马儒沛称侨捐是侨胞与祖(籍)国感情联系的纽带
2009年05月08日 15:54 来源:中国侨网

5月31日,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马儒沛一行来到四川省彭州市察看该市通济中学在地震中受损情况。 中新社发 伊西科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中国侨网消息(张冬冬):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马儒沛5月8日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华侨捐赠不仅是对中国公益事业的支持,更是海外侨胞与祖(籍)国感情联系的重要纽带。
马儒沛指出,海外侨胞长期关注国内的捐赠项目,希望捐建的学校越办越好、资助的学生有更大的进步,抗震救灾的捐建项目也是如此。很多捐赠人都提出要把学校或卫生院作为将来的联系点,长期关注支持它们的发展,包括后续捐助学校所需要的桌椅、图书、文具、电脑、设备等。
他说,捐赠人不仅捐助硬件建设,也关心学生的品格教育、学校的师资培训、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培训等,并希望受助者把爱心传递下去。
马儒沛还称赞捐赠人眼光高远。捐赠人将支援灾后重建公益项目与建设新农村相结合,与国侨办“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相结合,在陕西、甘肃、重庆灾区各建设一个侨爱新村;北京大学美国北加州校友会与北加州台湾大学校友会联合捐助重庆灾区一所侨爱学校,开启两岸同胞共同捐助同一个捐赠项目的先河;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不仅在灾区捐建侨爱小学,还十分关注民众的心理救助,及时向四川、陕西、甘肃等灾区赠送了六万两千本《地震灾后心理救助手册》,让灾区孩子们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自我安抚,快速抹去地震给孩子们造成的心理阴影。
马儒沛指出,此次抗震救灾华侨华人捐赠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捐赠额度之大,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海外侨胞大爱无疆、血浓于水的赤子情怀,他们的善举爱心将铭载史册。(完)
【编辑:孙金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