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厦门七月四日电 题:探访华侨农场首家博爱超市
中新社记者 陈悦
见到记者时,厦门竹坝华侨农场的小朋友梁其很开心,因为他的奶奶刚刚从竹坝农场博爱超市领回了他最喜欢吃的饼干和方便面。一脸天真的他对着记者大声说,“很好吃”。
在竹坝农场,还有许多困难户、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像梁其一样,能够定期从博爱超市免费领取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这便是厦门于中国内地首创的“爱心超市”模式。今年一月成立的竹坝农场博爱超市,则是中国众多华侨农场中的第一家爱心超市。
竹坝华侨农场管委会曾副主任带着记者探访了这家博爱超市。他同时也是今年一月成立的福建首个华侨农场红十字会的会长。
博爱超市位于一座独立小楼中,占地七十余平方米,里面陈列着五、六个大货架,还有许多未拆封的物资摆放在屋内。货架上的生活用品品种丰富,有米、油、饼干、服装、学习用品。
曾副主任告诉记者,博爱超市成立不到半年,就接收了市区红十字会五万多元人民币的物资。符合条件的华侨可定期免费选取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一次领取的物资价值可达一百到一百五十元人民币。目前,已发放近万元物资,受救助困难民众达一百余人。
“我们还随时根据华侨的需求调整超市内的货品”,曾副主任告诉记者,“比如从发放情况看,华侨对衣服需求量不大,我们就准备把这些套装换成其他生活用品”。
竹坝农场所在的厦门同安区副区长黄新英告诉记者,竹坝华侨农场成立于一九六0年,先后安置了印尼、越南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目前有华侨侨眷一千二百余人。此前在市区财政的全力支持下,竹坝农场建设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小区,内含六幢二百余套装修好的廉租房,供应给符合条件的第一代归侨,目前已有一百四十二户四百余人入住,侨民每月只需支付每平方米五角人民币的租金,大大改善了归侨的住房条件。
“侨民住上了新房子,居住条件改善了,我们还要进一步向他们提供更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黄新英向记者表示,新小区内除了设立博爱超市,让侨民在家门口就可以领取爱心物资,还配套建立健身房、书屋和卫生诊所。
黄新英说,下一步,农场还准备组织小区内居住的侨民成立互助互乐组织,让小区居民互相提供家政服务帮助和共同维持小区治安,“这一切,我们把它称为为侨民的‘为民工程、爱民工程、乐民工程和安民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