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7月30日下午,虽然突如其来的暴雨倾盆而下,上海黄浦区南京东路社区的10多位早期归侨们还是冒着大雨,在居委干部的搀扶下来到南京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在那里举行的早期归侨就医保健绿色通道签约仪式。黄浦区侨联主席王国庆、南京东路社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冯新建、市侨办国内处处长沈洪波、市侨办国内处副处长王玲,区侨办副主任史海岭、南京东路社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陆幸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单俊和数十位归侨侨眷、居委会侨务干部出席了签约仪式。
在社区归侨代表的见证下,陆幸愉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戴立强分别在《为早期归侨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协议书》合作协议上签字,迎来了归侨老人们一片掌声,单俊分别为纳入保健服务的14位老归侨一一颁发了《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侨服务保健卡》。此卡记载了为侨服务的具体项目和联络方式等内容,从即日起通过这张卡就可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优先入院、优先诊治、优先建立家庭病床的“三优”服务。根据协议和区侨办、区卫生局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达的目标任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为每位早期归侨建立就医记录册,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社区保健医生定期上门联系(每月至少一次),为早期归侨提供基本保健、卫生防病、疾病筛选、慢性病监测与防治、心理咨询与疏导、健康教育促进、康复指导等;提供疾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处方或卫生宣教资料;组织专题健康保健讲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等专门针对早期归侨特征的优质卫生服务。史海岭代表中共黄浦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雅萍对在场的所有早期归侨首先表示慰问。他表示:区委、区政府领导对归侨的生活和就医高度重视,南京东路社区为早期归侨提供就医保健通道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早期归侨的关心,也是社区街道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沈洪波对社区此项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解放初期,许多归侨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冲破重重障碍,回到祖国怀抱,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促进海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国家宝贵的财富。现在他们年事已高,国家和社会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他对社区侨务工作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大力宣传,做到社区归侨人人知道,使党和政府对早期归侨的关心和服务深入人心;二是好事要做好,让卫生中心的医务人员人人知道,措施要落实,服务要到位;三是好事要做实,让海外华人人人知道,让他们都能充分享受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早期归侨代表满怀激动心情的发言道出了他们最炙热淳朴的心声,他们爱祖国,祖国更爱他们,两者之间的这份感恩之情是真挚的,是永久的。
为早期归侨就医开辟绿色通道这项工作可以说是南京东路街道为早期归侨办实事的一大举措,多年来,南京东路街道一直将它列入为侨服务的重点工作项目,今天的签约仪式也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从而使社区早期归侨的医疗保健服务更加完善。今后,街道还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为早期归侨服务的相关工作制度,通过定期走访慰问,及时了解和反映老归侨的所思所需、及时掌握老归侨的身体状况,人户分离的要电话或上门联系,确保全覆盖,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工作联抓、服务联动、项目联办、信息联通的“四联”工作机制。区侨办将加强对早期归侨的关心,了解掌握辖区内早期归侨的身体状况,提供早期归侨的相关信息,下拨相关的工作经费予以支持。同时会同卫生局落实专人每月负责检查,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全面推进和落实为早期归侨提供便捷、优质的卫生保健服务的实事工程,真正为早期归侨服务办实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早期归侨的身边。(黄浦区侨办南京东路街道宣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