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刃
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有关他的文字和影像汗牛充栋,从纪实到虚构洋洋大观,总是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清的传闻,以致以讹传讹,真假难辨了。这或许正是这位传奇人物的魅力所在。
不过,历史终究是不能随意涂抹的,对张学良这样的历史人物,即使传奇,也不可离谱。特别是他的家人、家事,报刊介绍多有舛误。现就笔者所知,试加补正,撮录于次,以飨读者。
从“少帅”的称谓说起
说到张学良,人们都称他“少帅”。这个称谓应该是从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被称为“大帅”那里“延续”下来的,似乎颇为名正言顺。其实,张学良本人并不喜欢这个称谓,觉得它和“衙内”差不多,会令人把他看作是倚仗父亲权势的“公子哥儿”。据张学良当年的侍从副官朱海北说,张学良与家人、同僚之间,彼此称呼都很讲究礼仪。他要求部下只称呼他不同时期的职务,如军团长、司令长官、副总司令;与大帅张作霖能够称兄道弟的张景惠、张作相等作为父执,则可直呼其字“汉卿”;于凤至、赵四小姐称他“小爷”,透着亲昵。至于张学良的乳名“小六子”,则除了他的生母赵夫人和大帅,别人是不敢随意乱叫的。
“小六子”的由来,一说是东北风俗,行六的孩子好活又长命,另一说是他在同辈叔伯兄弟中大排行老六。后者比较靠谱。
张学良身为长子,是大帅的眼珠子,最受宠爱,也精心栽培。18岁就被大帅送入东北讲武堂学炮科。他原本的志向是当医生,结果奉父命做了军人,也因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讲武堂毕业后,不满20岁的张学良就当上了团长,两次直奉战争中都亲自带兵出关打仗,积累了经验,锻炼了才干,成为统帅大军的军团长。
1928 年6 月4 日,张作霖在皇姑屯遇害,左臂炸断,头部重伤,奄奄一息中,仍断断续续说道:
“我不行了……快叫小六子回来!”临终,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张学良身上。张学良从北京回沈阳奔丧,接替大帅出任东北保安总司令,统率东北陆海空三军,那年他才27岁。值得一提的是,大帅死的那天是旧历四月十七,正是张学良的生日。张作霖27岁得子,张学良27岁丧父。为了悼念父亲,那以后,张学良再过生日,总会避开父亲的忌日,可谓父子情深。那以后,也再无人称他“小六子”了。
张学良家人知多少
张作霖生前,在沈阳帅府里出头露面的妻妾共有七人,有的称“夫人”,有的叫“太太”,依序排列为赵夫人、卢夫人、三太太、许夫人、寿夫人、六太太、续六太太。谁称“夫人”,谁叫“太太”,全由大帅“封赐”。夫人自然高于太太一等。
张学良的生母是张作霖的元配赵夫人,寿短,只活了30来岁。赵夫人除生长子学良外,还生了学良的大姐首芳(冠英),次子学铭。卢夫人,生次女怀英、四女怀卿,活了94岁,1974在天津去世。三太太,外界不知其名,无出,亦不得宠,后来出家做了尼姑,死于庙中。许夫人,生三子学曾、四子学思、三女怀瞳、五女怀曦,死于北京,卒年不详。寿夫人,生五子学森、六子学俊、七子学英、八子学铨,最受宠,后在台湾病故。六太太王氏,无出,早被遗弃。续六太太马月卿,人称“月姑娘”,小大帅31岁,与怀英同庚,生六女怀敏,末及“册封”,大帅就遇难了。后母女同去台湾。
张作霖的七位夫人和太太中,最有权势的是为大帅生了四个儿子的寿夫人,帅府内外的应酬一律由她出面,一切开支须由她批准,连多房夫人、太太吸食的鸦片烟膏也由她发放。而为人精明强干、不卑不亢的则是张学思的母亲许夫人。
张学良兄弟姐妹八男六女,姐妹中最小的怀敏,外界了解极少,只知在台湾师范大学教书。兄弟中最小的学铨,生于1926年,适逢张作霖平息郭松龄兵变不久,大帅高兴之余为他起个乳名叫“小太平”。那时,大哥张学良已是统帅大军作战的军团长了。
张学良12岁丧母,15岁奉父命与元配于凤至结婚。于比张大三岁,北方民俗“女大三,抱金砖”,象征吉利。于凤至的父亲是郑家屯(今吉林双辽县)商会会长于文斗。1908年,张作霖任27师长时驻防郑家屯,与于文斗相交甚深,主动为儿子提亲做媒。于凤至相貌清秀,读过师范学校。张学良14岁时,曾到郑家屯相亲,见了于凤至之后,写了《临江仙》词一首:“古镇相亲结奇缘,秋波一转销魂。千花百卉不是春,厌倦红黛群,无意觅佳人。幽芳兰挺独一枝,见面方知是真。平生难得一知音,愿从今日始,与姊结秦晋。”可见很满意。次年完婚,夫妻相敬如宾,张学良始终称于凤至为“大姐”。于凤至生一女三子,女闾英为长(小铁),依次为子闾玗(小福)、闾珣(小禄)、闾琪(小三,幼年多病早夭)。1940年,于凤至携闾瑛姐弟旅居美国,闾玗兄弟于1980年代相继病故,于凤至1990年在美国病逝,享年93岁。
赵四小姐种种
说到于凤至,不能不说赵四小姐。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故事,近年来被媒体炒作得有些离奇了,实有澄清的必要。
赵四小姐原名赵绮霞,又名赵一荻、赵媞。祖籍浙江,1912年生于天津,小张学良11岁。其父赵庆华,字燧山,曾任津浦铁路局长、北洋政府交通次长,有一妻二妾。与赵四一母同胞的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姐妹排行她是老四,故称四小姐,乳名阿香。四姐妹的名字依次为绛雪、紫霜、绮云、绮霞。一荻是她的英文名Edith(伊迪思)的译音。赵媞则是张学良为她起的,典出《楚辞•七谏•:,怨世》“西施媞媞不得见兮”喻“美好貌”。
1924年11月,张作霖打败吴佩孚,奉军入关,编津榆部队驻防,设司令部于天津,24岁的张学良出任司令。从此至1933年下野出国,他在天津断断续续住过很长时间,结下渊源。
张学良初到天津时,分别住过大华饭店(海河边,今已无存)、利顺德饭店(今仍营业),后来才买下法租界32号路一座欧洲风格的三层建筑做了公馆(今赤峰道78号)。当年的天津,是满清遗老遗少、官僚军阀富豪聚集之地,一群阔少、军阀,如外交总长曹汝霖之子曹璞、内务总长朱启钤之子朱海北、黑龙江督军吴俊升之子吴泰勋、军火买办雍剑秋之子雍鼎臣,以及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多少钱、多少老婆的“三不知”将军张宗昌等,整日陪侍年轻的张学良出入酒楼、舞厅,花天酒地,放浪形骸。张公馆自然也免不了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无论哪里的舞会,伴舞的多有名门闺秀,也正是在这期间,张学良结识了赵四小姐。
坊间盛传张学良与赵四小姐1927 年即相识于天津蔡公馆(位于今曲阜道市政府后院,已拆毁无存)的舞会上,订下终身,并把这些传闻搬上荧屏,大事渲染,还加进了一些子虚乌有的情节。实际上,正如张学良后来在台湾所说,“根本不是那回事。”
1992 年夏,为了弄清楚这段历史,笔者专门采访了当年的蔡家小姐,时年83岁的蔡佩珍女士。她听了我的问话,断然否认说:“我父亲当时负责天津海关,虽与洋人打交道,但治家极严,我家从未办过什么舞会,更没有请来什么洋鼓洋号,那都是电视剧瞎编的。”“那时张学良她回忆说:才20岁出头,虽身为司令官,却像个小孩子,整天蹦蹦跳跳的,很爱玩。我们陪他跳舞,多是在他下榻的利顺德大饭店,要么就去他在天津的公馆。”“记得赵四她说:是她姐姐带来参加舞会的,她有一张圆圆的脸,很爱笑,挺招人喜爱。但我没见她在舞场跳过舞。她与少帅相识相恋,应该是在别的社交场合,而且时间也应该稍晚。她当时只有十三四岁,还是中西女中的学生呢。”
蔡佩珍女士还谈起当年见到于凤至的往事:她们这些天津的“洋”小姐,看到刚进关时的于凤至,无论打扮、举止都像个“东北土妞儿”,还背后偷笑。是她们教会了于凤至如何化妆更时髦,怎样跳舞更高雅,后来她们成了朋友。
关于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邂逅,比较可信的说法是,1929年,张学良的幼子闾琪病夭,那是他最疼爱的孩子,长得也最像父亲。为了帮助张学良排遣丧子之痛,他的副官朱海北请来妹妹朱洛筠的同学赵一荻陪伴少帅,两人遂萌爱心。当年夏天,张学良就邀请赵一荻去了北戴河避暑。后来,因为张学良要回关外坐镇沈阳,便把赵一荻接去住在北陵别墅,对外以秘书身份出现。可见那时赵一荻还没有获得于凤至的认可。1930年,赵一荻在沈阳生下一子,取名闾琳(小宝)。
“赵四小姐失踪”,天津小报大事渲染,赵庆华颇感辱没家风,震怒之下登报与之脱离关系,迁居 北 京,父 女 从 此 再 未 见 面。1940年以后,赵一荻陪伴张学良共度幽居岁月,流徙各地,与其家人也没有了联系。到台湾后,赵
一荻获准每隔两三年去美国一次,探望独子闾琳一家,才与旅居美国的胞姐绮云见面。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囚禁,赵一荻携子避居香港。1940年,她把10岁的儿子托付友人带养,自己只身赴贵州修文,接替因病赴美治疗的于凤至,从此洗尽铅华,不求名份,无怨无悔地陪伴张学良共度幽居岁月,被世人传为佳话。此情最终感动了于凤至,同意与张学良解除婚姻关系,使赵一荻终于成为名正言顺的张夫人。1964年7月21日,台湾《联合报》以“卅载冷暖岁月,当代冰霜爱情,少帅赵四正式结婚,红粉知己白首缔盟”为题,报道了他们补行婚礼的消息。当时,张学良已63岁,赵一荻也52岁了。正如报道中描绘的那样,“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赵四小姐之子闾琳,又称罗宾,在美国与陈济棠(粤系军阀,曾长时间主政广东,有“南天王”之称)的侄女陈淑贞结合,育二子,名居信、居仰。张学良为爱孙赐名“信仰”,不是信手拈来,据当年台湾《中央日报》称,“张学良可怜现代年轻人普遍缺乏信仰而心灵空虚。他特别指出,最坏的是大家只注意金钱,但金钱不能解决一切。”
错综复杂的姻亲延伸
张学良家族的婚姻关系错综复杂,兄弟姐妹大多与官宦人家结亲。这与大帅张作霖把儿女的婚事作为筹码,以图扩张和巩固自己势力的政治谋略有关。且看:
他把长女首芳嫁给了吉林督军鲍贵卿的儿子鲍毓才,次女怀英嫁给了蒙古达尔汗王的儿子,三女怀瞳嫁给了奉天督军赵尔巽的独生子赵世辉,四女怀卿嫁给了满清遗老、复辟狂张勋的长子张梦湖。对儿子的婚姻,他也包办,长子学良娶了于凤至,次子学铭原配姚佩明,三子学曾夫人就是传闻中张学良邂逅赵一荻的蔡公馆蔡家小姐,四子学思曾与直系的贿选总统曹锟之女订婚,后因直奉交恶而告吹。五子及五女往下的婚姻,张作霖来不及包办就遇害了。
大帅包办的儿女婚姻多不美满,未得白首。首芳、怀英、怀卿三姊妹先后离异,有的再嫁,有的寡居。学良终与“大姐”分手,学铭与姚佩明离婚后,又娶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六女儿朱洛筠为妻。而朱洛筠又是赵一荻的同学,赵原比朱小,两人成为妯娌后,朱洛筠笑称:“小妹”变“大嫂”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