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国侨界侨史钩沉 【字体 】【打印
陈嘉庚祖孙三代与南侨机工不了情
2009年04月07日 12:57  来源:海口晚报   

    4月6日上午,南洋华侨机工及其后代近三百人会聚椰城华侨宾馆,纪念海南南侨机工回国抗日七十周年。图为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的长孙陈立人特从新加坡回国参加纪念会。 中新社发 付美斌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4月6日,海南省海口市华侨大厦内,陈嘉庚先生长孙、社会慈善家陈立人先生的手与老南侨机工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个自称最不会说话的人面对南侨机工说出的话同样简洁:“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在陈嘉庚纪念馆里,添了一所新馆,它的名字叫做南侨机工纪念馆。”自1939年,3000余名南侨机工响应陈嘉庚先生号召归国抗战以来,陈氏家族祖孙三代与南侨机工的情缘就一直恒久不断。

  征募机工 海南华侨应者如云

  1939年,八年抗战的第三个年头,沿海港口沦陷,香港至广州和香港经海防转越桂线入广西的两条国际通道也被日军切断。抗战物资紧缺,战事吃紧。云南10个民族20万名民工紧急动员,8个月,中国抗战新的生命线滇缅公路通车。运输物资的车辆也在国际组织与华侨的援助之下到位,可是司机与修理工何在?没有司机与修理工,一切的硬件都是枉然。

  关键时刻,爱国侨领、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振臂一呼,发出《征募汽车修机驶机人员回国》的通告,一时应者如云。当时,南侨总会的征募条件是男性,20岁至40岁。为了回国抗日,海南籍南侨吴惠民先生将19岁改成了20岁,《再会吧,南洋》一书作者陈达娅父亲陈昭藻先生将39岁改成了32岁。海南籍工程师王文松放弃高薪工作,告别妻儿,带着全副机器奔赴祖国,后因车祸,长眠昆明。马来西亚华侨白雪娇女扮男装,跟随机工队伍征战南北。南侨机工队伍3200余人,海南籍南侨就超过800人,占1/4强。陈嘉庚先生的一句话在海南籍南侨机工队伍中广为流传:“海南地方不大嘛,但参加的人数多,这说明海南华侨是对祖国最关心的,是最爱国的,是最革命的。”华侨圈流传由于海南籍南侨抗日坚决,日本人在占领东南亚各国之后有这样的政策———对华侨“检证”的对象主要包括:南洋华侨筹赈会中的活动分子,陈嘉庚的追随者,还有就是海南人。被认为有问题的华侨立即拉去枪决。

  陈嘉庚先生将南侨机工们一个个送进工厂培训,又一批批地置酒送行。南侨机工们没有辜负嘉庚先生的期望。滇缅公路全长1146公里,多S型路线,很多地方半面悬崖半面山石,加之敌机轰炸,险象环生,极难驾驶。谢章农老人回忆说当时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危险,只想着赶紧把物资送到前线,救同胞的命。炮火连天中,1000多名南侨机工将自己的鲜血与生命奉献给了这条抗战生命线。

  生存艰难 嘉庚先生雪中送炭

  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的工资微薄,有研究者称当时三成的南侨机工需要家中救济。行车途中,棉衣、宿舍、医药缺乏,经常一辆车瘫痪之后,由于缺乏工具,机工们要在车中冻饿2天。

  1940年,南侨机工们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嘉庚先生。南侨总会的刘牡丹先生随即受嘉庚先生委托,前往调查。一个月之后,刘牡丹先生归来,称南侨机工生存艰难。嘉庚先生迅速要求在滇缅公路上设立七个停车站,每站建几个停车场。同时,南侨总会还给每位机工赠送蚊帐、毛毯、工作服、卫生衣、运动鞋、奎宁等日用品及药品。嘉庚先生两次致电西南运输处建议在沿途设立机工宿舍、医疗站和停车场。

  1940年3月、11月陈嘉庚先生以花甲之身两次来到滇缅公路慰问南侨机工,并带钱到沿途医院看望了生病及受伤的机工。1940年底,缅甸华侨筹赈会在陈先生授意下购买了100辆车、一些修车工具和大批柏油送交西南运输处,由畹町至惠通桥一段由此铺上了柏油路。

  1942年,为阻止日军由缅甸侵入中国,惠通桥被爆破,滇缅公路这条达通道被废弃。驼峰航线代替了滇缅公路的运输功能。大部分机工失业,生活困顿。1946年,在陈嘉庚先生的斡旋下,国民党政府同意南侨机工复员。约460多名南侨机工回到他们的侨居地,牺牲和失踪共1800多人,还有600多人滞留国内。

  先生已去 血肉联系绵绵不绝

  陈家的子孙继承了嘉庚先生与南侨机工的血肉联系。1986年,南侨机工在昆明成立了“南洋华侨机工抗日回国服务云南联谊会”,健在的南侨机工有了他们共同的家。10多年来,南侨机工联谊会不断发展状大,联谊会的成长足迹里,陈嘉庚基金会和陈嘉庚先生的侄子陈共存先生、长孙陈立人先生,孙儿陈君宝先生的身影屡屡显现。陈共存先生早年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就经常去看望南侨机工,多年来也一直关注着南侨机工。1986年底,陈共存先生率“华侨机工考察团”重走滇缅公路,挖掘整理了大量南侨机工的历史资料。1989年,在陈共存先生的帮助下。昆明西山,一座刻有“赤子功勋”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巍巍耸立。2000年年底,在陈共存先生的赞助下,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制组和健在老机工及第二代组成的宣传慰问团重走滇缅公路,机工后裔由此重识迷雾重重的父辈。

  2009年,陈立人先生不远千里来海口参加“纪念海南南侨机工回国抗日70周年大会”。这么多年来,陈立人先生的足迹遍及四川、云南、海南等南侨机工曾经战斗、聚集的地方。(徐慧)

编辑:孙金诚】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