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正当祖国处于危急的生死存亡关头,3000多名南洋华侨毅然奔赴祖国烽火弥漫的抗日战场,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篇章。回国参战的南侨机工中竟然有女扮男装被誉为“当代花木兰”的巾帼英雄,李月美便是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真实历史人物。
70年前,李月美女扮男装回国抗日,并与一位琼海籍南侨机工杨维诠结为夫妻。这段滇缅公路上成就的传奇姻缘,至今还在海内外传为佳话。得知李月美的大儿子杨善国至今生活在琼海,本报记者当即前往寻访,以期为读者揭开那段传奇又凄美的悲壮故事。
女扮男装踏上征途
李月美,又名李月眉,1918年生于马来西亚宾城一个华侨家庭,父亲李荣基是一位华侨商人。李月美自幼在当地华侨学校读书,学习成绩优异。“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宣告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也震惊了海外华侨的心。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1938年底,广州沦陷,香港通道被阻,积存在港的大批军火大部分移往仰光,准备由刚建成的滇缅公路运入云南。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号召华侨青年回国服务,李月美也前往筹赈会报名,但被拒绝,原来不招收女机工。中国自古就有女扮男装上战场的巾帼英雄,她终于以一个中华铁血“男儿”的身份实现了报效祖国的愿望,回到了祖国。
滇缅公路巧结姻缘
1939年2月,李月美在昆明受军训后被分配到总部设在贵州的“红十字会”当司机。1940年的一天,李月美因公在滇缅公路一急转弯处不慎翻车,身负重伤,脑部震荡。幸亏过路的南侨机工车队及时发现,海南籍南侨机工杨维诠(注:琼海福田人)奋力抢救,把她送往医院急救。一个月后,李月美康复了,她对杨维诠的诚实与善良深有感触,他们这两个司机终于相爱了。
此事经媒体披露后,轰动一时。李月美被誉为“当代花木兰”,廖仲恺夫人、著名社会政治活动家何香凝女士为表彰其爱国精神,特题“巾帼英雄”四个大字,赠李月美作永久纪念。此后,她改当护士,成为白衣天使,直到抗战胜利后复员回到缅甸。
周总理称“巾帼英雄”
1946年,李月美战后复员与家人团聚后,李月美与丈夫杨维诠带着孩子定居缅甸,经营一家咖啡店。
李月美永远不会忘记,1954年,当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访问缅甸时,李月美作为华侨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当缅甸侨团介绍她是当年女扮男装回国抗日的“花木兰”时,周总理连连称赞:“巾帼英雄!”(吴雅菁 张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