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日召开的广东省江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二期建设成为讨论热点,江门市政协委员冈虎提出尽快启动“华博馆”二期建设!2月26日,记者采访了江门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王炳森。今年,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二期工程正式启动,争取10月进场布展,预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
“华博馆”二期建设将三个馆舍同时布展,面积达1万平方米,声广电科技手段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将“华博馆”打造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华侨华人博物馆!
提案摘要
在近日召开的江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民进江门市委会提出《启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二期建设》提案,其中提出:“华博馆”已展出和库藏文物的保护亟待完善。“华博馆”征集的文物,大多数是纸质文物,易虫蛀、霉变、腐烂和老化,对保藏条件要求较高。若不能妥善保藏、修缮,将使我们永久失去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建议:尽快启动“华博馆”二期建设。
“华博馆”现状:文物丰富 布展简陋
26日,记者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了解到,目前馆内征集文物为全国之冠,到目前为止,共征集到华侨华人实物39000多件(套)、图片1700多张,华侨刊物、资料3200多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居全国同类博物馆之首。
华博馆负责人介绍道:“华博馆开馆3年来,‘华博’丰富的华侨历史文物、深厚的侨乡文化历史底蕴,每天都能吸引五邑地区包括外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因为有实物展览,这里已成为五邑青少年了解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课外基地。”
“华博馆的筹建过程中,海外乡亲都十分支持‘华博馆’的建设,主动捐献出自己珍藏的历史文物和家人遗物,希望这些文物能够让家乡人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这也让华博馆有了不少镇馆之宝,如‘卖子救国’文物等。”
记者了解到,华博馆原规划由三个馆舍(台山馆、恩平馆、鹤山馆)组成,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但现在仅在台山馆临时布展,还有大量丰富的文物不能展出。目前的布展也比较简陋,展览形式比较单一,缺乏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市民在参观的过程中,普遍感受到:内容丰富,但形式单调。
市文广新局:二期工程今年正式启动
26日,记者从江门市文广新局获悉,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二期工程今年正式启动,争取10月进场布展,预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
江门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王炳森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将进入文物挑选阶段,从3.5万多件文物中,根据布展方案挑选出3000—5000件左右,争取上半年进入招标施工阶段,10月份进场布展。二期工程主要是解决布展方式问题,声广电科技手段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去展示文物。我们还会考虑让展馆与观众多一些互动。目前的展馆,今后将作为流动展馆,主要用作主题展览,而另外两座目前还没有开放的展馆将作为固定展馆,等到布展结束,广大市民可以看到一个面积达1万平方米,文物与情景相结合,运用科技手段解读展示历史的现代化博物馆。”
华博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华博馆”二期建设将三个馆舍形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华侨华人博物馆,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陈列大纲”经过了20余次修改完善,布展方案已初步确定。现在的华博馆主要是由工作人员来讲解历史,今后,会把实物的历史、来历、故事用中英文制作好,观众可直接点击导览器。 (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