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骑楼老街因其百年沧桑的历史沿袭,极富中西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在全国各省市参选的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入选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7月20日,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在海口市海甸溪畔举行了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海口骑楼老街”揭牌仪式。
海口骑楼老街是由多个老街区构成,包括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老街覆盖面积约2平方公里,总长4.4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骑楼建筑近600栋。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而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海南华侨,将南洋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近代骑楼老街欧亚混合的城市建筑风貌。
海口骑楼老街是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海口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于避雨、遮阳和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在揭牌仪式的致辞中说,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是海口市展示个性、增加魅力的需要,也是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文化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和推动海口市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需要。他指出,海口骑楼老街作为海口市打造“阳光海口·娱乐之都·品位之城”的重要内容,对促进海口市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促进文化建设和城市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杜文科 秦铭 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