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国侨界侨乡传真 【字体 】【打印
曾厝安南洋建筑凝固百年侨史
2009年08月24日 17:36  来源:东南早报   

    与其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不如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特别是在曾厝安,完整可寻的南洋建筑已不多见,垂手可及的,是路旁的建筑构件——残缺的龙柱、来自吕宋的铁花、台湾日据时代生产的瓷砖等。这些物件静卧的姿态,恰恰是华侨经济铺卷而来又逐渐淡出的历史写照。

  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会员侯伟雄认为,以在海外的知名度论,厦门的农村里,曾厝安可以算得上第一,因为海外的厦门华侨都知道曾厝安这个地方。曾厝安社是曾厝安片区里最大的村。如今,这里的老建筑还很多,只是,如果没有知情人的指点,却很难分辨这些建筑的年代以及风格。其实,无论是清朝末年的红砖建筑,还是南洋的“番仔楼”风格的老房子,几乎都是华侨房屋,现在由他们的后代及亲戚居住和管理。

  “这些被遗忘的华侨建筑连接、过渡了闽南颇具代表性的红砖建筑与南洋的‘番仔楼’风格。有的住宅群则干脆综合两种建筑风格为一体,即古建筑的前面两落屋顶为马鞍脊或燕尾脊,后面的最后一落却是南洋风味的‘番仔楼’。”侯伟雄感慨,遗憾的是,这些房子现在如同鼓浪屿的老建筑,也正在一步一步地没落了。

  惟一可寻的一处完整的南洋建筑,位于曾厝安社83号,如今热闹地开办着一家幼儿园。位于曾厝安社131号的一幢楼房,用洋灰(当时的水泥为进口,故称)涂抹的外墙看似平淡无奇,却装有当时最为流行和昂贵的铁制窗花,可惜除了外墙,其他的建筑主体都是后来翻修过的。

  没有具体文字材料可考,但这些遗存的南洋建筑据称多建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而同样见证着华侨历史的闽南红砖建筑,则是在更早之前的清朝末年。

  比如,村里保存最完整的闽南四落大厝,据说就是一位吕宋华侨从清朝官员的手里买下。这位华侨的后人现今也已经超过八十高龄,他曾告诉侯伟雄,他的祖父在吕宋偏远的海边从事珍珠养殖,采到了一颗巨大的珍珠,被镶嵌在维多利亚女皇的皇冠上;虽然他的祖父曾经十分富裕,但只是“小侨”,还是比不上同村的“大侨”,那就是已故的曾厝安华侨曾国办先生。

  “这位先生高瞻远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投资了当时的环岛路了,当然,实际上只是曾厝安到镇北关的一段乡村公路,现在因城市建设已经发生变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又与人合股投资了厦门到同安(或安海)的海上运输。”侯伟雄所称曾国办的事迹,如今尚有石碑为证。这块石碑就位于离村口不远的国办路口,是当时国民党禾山海军办事处立的。遗憾的是,现在村里的直系侨属已经不多。

  “根据曾厝安宫庙现存的石刻,那些原本与台湾贸易的海商经过甲午战争之后只能转向南洋贸易,因为正当的海峡贸易变成了与日本殖民地的走私。在南洋的他们利用两次世界大战的空隙,发了财回来建设家乡,不料却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洗礼。”在侯伟雄看来,闽南华侨这一特殊的群体最终从曾厝安渐渐淡出,有着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

  而在84岁的老人曾华荣的记忆里,华侨经济的繁荣和淡出却有着感性的体现。老人说,曾厝安曾氏原来是厦门的望族,曾经有宗族公产的码头;有整条的街市,布店、金店、点心店应有尽有;他们还有公田,有企业,有厦门最早的戏院……那时候,曾厝安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下南洋的成员,他们每个月都会往家里寄来数量不少的大洋,维持着曾厝安的富庶。

  但是,抗日战争爆发了。曾厝安最好的房子都是在那个时期被烧毁的,尤其以小洋楼首当其冲。建在家乡的“番仔楼”没了,加之新中国成立后华侨们又度过了一段十分低调的时期,海外华侨与曾厝安的联系也便逐渐出现了断层。改革开放后,陆续也有华侨回乡谒祖,但他们的第三代回到曾厝安,往往已无法用闽南话交流了。(苏丽艳)

编辑:杨丽】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