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原创精选

遇见中国的N种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之美结合

2023-10-20 10:11    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
大字
小字

  中国侨网10月20日电 题:遇见中国的N种方式

  随着中华文化不断“走出去”,越来越多的外国民众正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理解现代中国。

  日前,在英国伦敦第十五届世界华商大会上,依文·中国手工坊创始人夏华带着22000多名深山绣娘的手工作品站上世界服装舞台,以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之美结合的视觉盛宴惊艳世界。

图为新“五朵金花”演出剧照 主办方供图

  秀场上,模特展示着中国民族传统元素的原创设计服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传承人潘玉珍和其他绣娘,如在乡间一般静静地坐在绚丽的舞台上,任丝线在指尖上下翻飞,尽情展现着时尚设计理念里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记忆。

  从纸巾盒、靠枕、笔记本,到服装、包包、沙发、壁画,绣娘们的作品销往全世界,“因为美是没有国界的。”夏华说。

图为河北省石家庄市刺绣传承人刘玉霞展示“刺绣扇子”。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在美国纽约帝国大厦的咖啡厅,美国中文电视台主持人谈秋月拿出毛笔,点蘸墨汁后,有条不紊地在圆筒状的纸杯上书写下《兰亭集序》,不一会儿,小小的圆桌前就挤满了海外友人,他们不住地点头称赞,一时间,咖啡厅里拉开了一场探究古老神秘东方文化之旅的序幕。

  走出国门,谈秋月向渴望了解和学习中国书法文化的人打开了一扇门。春节期间,她曾在纽约时代广场写春联,引得海外友人纷纷驻足,拍照记录;夏天,她在迈阿密的比斯坎湾旁写《宣示表》,被海外友人围观;甚至在日常普通的Bruch餐厅写《寒食帖》,也会被海外友人询问中国书法艺术……

  “在国外写书法时,经常有可爱的孩子想要拥抱我或和我说说话,听我讲中国书法文化;还有一些外国人拿着自制的小礼物跟我互换作品,甚至询问我下次‘街头开讲中国书法课’的时间。”谈秋月笑说,越来越多外国书法爱好者也执笔研墨,从撇捺横竖开始,学习探究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和文化底蕴,这也是一种中国故事的表达方式。

图为观众在观看展览。于海洋 摄

  走进中国,切身感受中华文化,进而才能了解真实中国。

  1984年8月的最后一天,来自美国的林登搭乘西伯利亚铁路的一列火车来到北京,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在这个距离芝加哥千万里之外的地方,他说,感觉找到了家。

  从四川康定逛到浙江乌镇,从广东开平游历到甘肃夏河,林登最后选择定居云南大理,在喜洲古镇经营着一家民宿。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外国人感受到中国的魅力。

图为2023年春节,林登夫妇和中国大理喜洲当地民众一起过节。受访者供图

  从美景到居民,大理喜洲处处展现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林登见证了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大理喜洲如何从传统乡村,成长为新型时尚的文化空间。在他看来,这些变化更能展现好客、开放的中国。

  于是,林登把自己多年来的所见所闻写进了《寻乡中国》中。“我相信如果这个世界可以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智慧,他们必将拥抱这个古国。”他说。

  巴西女孩艾茉莉从小就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来到中国后,拜师学艺成为京东大鼓非遗传承人的弟子。在一次次登台表演中,艾茉莉不仅领略了琴声鼓韵的美妙和中国说唱艺术的魅力,更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资料图

  “我的师傅告诉我,京东大鼓里打的板是板,敲的鼓是眼,所以京东大鼓表演艺术是有板有眼的。京东大鼓是你要唱,但这种唱像说话一样,同时打板敲鼓,它是一门中国民间的说唱艺术。我们巴西也有鼓,我们巴西的鼓是狂欢节听到就想跳舞的鼓,京东大鼓听起来有种亲切感,让你想安静地欣赏,就像中国的很多文化一样,会引发我们很多的感情,会入心。通过和师父一起去各种地方参加演出,给了我很多机会去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体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感受真实的中国文化内涵。”艾茉莉说。

  (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ID:qiaowangzhongguo;文字综合中新网、欧洲时报、央广网、中国妇女杂志等,作者:金旭)

【责任编辑:惠小东】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友情链接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