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老人在地铁飚英语怒骂? “倚老卖老”有代价
中国侨网5月23日电 题:华裔老人在地铁飚英语怒骂秀优越感?不管事件如何反转,但这件事儿,我们得谈谈!
这两天,一则颇有“戏剧性”的新闻赚足了大家眼球:



“一波三折”,还真是吊足了大家胃口!
事情经过
前两天,一则视频在网上传开,事发地点是北京地铁10号线。
视频显示,一位自称来自美国的老人嫌一位小姑娘低头玩手机而没有让座,从而责骂小姑娘。姑娘意识到后立即起身让座,但还是遭到了老人的指责。
旁边一路人小哥看不下去了,顶撞了几句。结果,老人气势汹汹,开始回怼,用的还是高大上的英文。
仔细听听老人夹杂着脏话的英文,让人不淡定了:
老人:“I don't fxxk care. I only care (about) you. Get out of here! Get fxxk out of here! ”(我不在乎,我只关心你。出去,滚出去!)
男子认为没必要和老人就这件事争吵,不予理睬。但老人随后把头转向镜头方向,继续针对该男子,“Talk to my (me in) English! Come on!”(跟我讲英语,来啊!)。
起初,视频被网友传播成了第一个版本:姑娘没给老人让座,老人责骂姑娘,并与男子发生争吵。
后来,有自称是孕妇的当事人,联系视频拍摄者澄清:老人本来是给自己让座,但自己不好意思坐,所以老人就让身边的小姑娘让座,后来与男子发生争吵。这便是故事的反转。
在“当事孕妇”的请求下,拍摄并上传视频的网友删除了微博。
然而,今天早上又有爆料,视频拍摄者称,全程并没有看到什么孕妇,“但还是选择相信她。” 这便是事情的再反转。
截至目前,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我们尚不得而知。但是,小侨却觉得,在非老年人座位区,老年人是否有要求让座或者让别人为其他人让座的权利,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这位老人与男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老人满口不礼貌用语是事实。
不管在何种情境下,这种不讲素质的“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的言行,都让人反感。
“倚老卖老”有代价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且不要求老人们为年轻人树立多么好的表率,但在小侨看来,遵守规则与公德、行为检点也是最起码的要求。而现实中,仗着自己“年龄优势”,“倚老卖老”的老年人并不在少数。
闯红灯拒执法,被打
2014年,74岁的老人黄春康(音)在美国不顾指示灯乱穿马路,被现场执勤的警察拦下。
据目击者称,黄春康似乎并不懂英文。在警察给他开罚单时,试图走掉。但在遭到警察阻拦后,他推搡了警察一把,从而引发一场搏斗。
黄春康当场被按倒在地,带上手铐。随后被多名警察包围,疑遭警方爆打成伤,被警方带离现场。因其头部和面部受伤,黄春康被送往医院缝了4针。
即使如此“倒霉”,“倚老卖老”的黄春康也没有获得同情,而是遭到警方正式起诉,罪名包括拒捕,妨害治安和妨害行政等。
开车追尾,推卸责任
据网友爆料,自己儿子在英国被一位75岁的中国老先生追尾。
老先生看到对方是中国人,又是孩子,马上用中文问:“你说中文吗?”
对方回答“是”。于是,老先生就把责任推给了网友儿子,说网友儿子车停快了,要其赔偿。
好在附近恰巧有一辆巡逻车,车主愿意做目击证人。老人态度才缓和下来,问能否私了。对方保险经纪坚决不同意,要一切按法律程序走。
网友给出的解释是,对于这样“为老不尊”的人,适当端正一下他的心态还是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类似老年人在国外碰瓷儿,在国外“偷”卫生纸的事情,屡见不鲜。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约束行为需时刻注意
我们认识的老人,大多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但真不乏有些老人,仗老欺人,认为“我老,干什么都有理”。
老年人如果不端正自己的品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给自己惹麻烦,在自媒体网络如此发展的现在,也会给家人、社会、甚至祖(籍)国造成不好的影响。
中国有句俗话,“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张脸”。老年人们可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某些言行,而轻易断送了自己长期以来苦心经营的形象。
有人说,“倚老卖老”者,不是因为年龄大了变“坏”,而是“坏人变老”的自然体现。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更应该时刻约束、端正自己的行为,这样到了老年,才依然能够活得体面,受人尊重!
(来源:中国侨网官方微信,ID:qiaowangzhongg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