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美国侨报:华工奉献构成美国的“国家遗产”

2019年05月14日 17:55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5月14日电 美国《侨报》刊文称,在2019年美国犹他州的“金钉节”上,美国联邦内政部长戴维·伯恩哈特(David Bernhardt)宣布,犹他州金道钉国家历史纪念地升格为美国国家公园。经过150年之后,这一纪念地,以及当年在修建这条铁路的工程中创造出奇迹的劳工们的贡献,终于得到了美国国家的肯定。其中,华人的牺牲与贡献是其不可磨灭的重要部分。

150周年金钉节向在修筑铁路的工程中罹难的华工与爱尔兰裔劳工敬献花圈。(图片来源:美国侨报记者 邱晨 摄)
150周年金钉节向在修筑铁路的工程中罹难的华工与爱尔兰裔劳工敬献花圈。(图片来源:美国侨报记者 邱晨 摄)

  文章摘编如下:

  当地时间5月10日,在美国犹他州的“金钉节”上,美国联邦内政部部长戴维·伯恩哈特(David Bernhardt)宣布,犹他州金道钉国家历史纪念地升格为美国国家公园,台下2万名观众为之鼓掌、喝彩。

  观众席中有当年赴美修筑铁路的华工的后裔,也有犹他州当地的印第安人,更多的是来自各地的普通民众。人们喝彩,是因为这一纪念地升格后,可由联邦直接管理,对其筹款维护、及推广其影响力,都会出现与现在不同的情况。

  然而,人们喝彩更是因为,经过150年之后,这一纪念地,以及当年在修建这条铁路的工程中创造出奇迹的劳工们的贡献,终于得到了国家的肯定。从今往后,“金钉节”的庆典也将是“国家行为”。

当地时间5月10日,纪念美国太平洋州际铁路接轨150周年的“金钉节”在美国盐湖城举办。 主办方在多个环节致敬铁路华工。<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刘关关 摄
当地时间5月10日,纪念美国太平洋州际铁路接轨150周年的“金钉节”在美国盐湖城举办。 主办方在多个环节致敬铁路华工。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对于庆典现场的华工后裔来说,看到先人对美国的贡献获得更高一级的承认,固然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但华人不会忘记,美国社会对华工修筑铁路的贡献所给予的肯定,起码在铁路通车后的一百年内,几乎是看不到的。华人经常抱怨的一件事是,1869年5月10日,这条铁路在犹他州合龙后的庆典照片上,没有华工的身影。

  横贯美国东西两岸的铁路通车了,各地的经济在蓬勃发展,然而,此后仅13年,美国国会即通过了《排华法案》,由此,美国社会对华人、包括当年那些赴美修铁路的华工的歧视,成了合法的政府行为。为了生存,大量华工躲进了中国城,变成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一群人。

  直到1943年,《排华法案》才被废除,然而,华人为美国修筑铁路牺牲奉献的事迹,却仍未获得肯定。华裔历史学家虞容仪芳(Connie Young Yu)在150周年金钉节的庆典仪式上说,1969年5月10日,其父母参加了庆祝贯穿美国大陆铁路的合龙100年的庆典仪式,而那时,华工的贡献几乎不能算作庆典的一部分内容。

当地时间5月10日,纪念美国太平洋州际铁路接轨150周年的“金钉节”在美国盐湖城举办。 主办方在多个环节致敬铁路华工。<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刘关关 摄
当地时间5月10日,纪念美国太平洋州际铁路接轨150周年的“金钉节”在美国盐湖城举办。 主办方在多个环节致敬铁路华工。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50年后的今天,华人在金钉节庆典上的地位已大不同,这在当天的文艺节目中即能看出:在一场再现铁路合龙的歌舞剧上,有8名扮装成华工的艺术家排成一队,怀抱铁轨,与另外同等人数扮装成怀抱铁轨的爱尔兰及其他族裔的劳工的艺术家,将最后两根铁轨对接,其中意味明显,华工在当年修筑这条铁路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联邦交通部长赵小兰应邀在150年金钉节庆典上讲话,她称赞华工当年修筑铁路的经历,是美国历史遗产。这不仅因为赵小兰碰巧是华裔,同时反映出的是美国社会的进步。

  为了凸显华工的贡献,今年的“金钉节”庆典,还首次邀请了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通过现场大屏幕向庆典致贺。

  崔天凯称赞华工在筑造铁路工程中的贡献不可磨灭,同时表明19世纪完成的这一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是当时的世界奇迹。

  150年来,这条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不仅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也刺激了各地,特别是美国西岸的经济发展,为美国迈向世界第一强国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参与庆典的侨界代表评论说,这条铁路的贯通,也增强了美国社会的凝聚力——以历史眼光看,的确如此。

【责任编辑:曾小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