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展现中国形象 海外侨团擦亮“大国侨民”招牌

2019年06月03日 08: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海外侨团擦亮“大国侨民”招牌(侨界关注)

  严 瑜 陶紫东

  5月29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的第九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大会以“拥抱新时代、共圆中国梦”为主题,来自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位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齐聚一堂,就海外华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进行了讨论。大会就树立新时代大国侨民形象发出倡议,强调侨胞要成为树立新时代大国侨民形象的亮丽名片,侨团要成为树立新时代大国形象的坚强基石,侨领要成为树立新时代大国侨民形象的示范表率。

  展现中国形象

  进入新时代,海外华社悄然发生着新变化——力量更壮大,活动更多彩,心态更开放。

  “最近几年春节期间,我们走出唐人街,在曼哈顿时代广场举办了百猴迎春、中国旗袍等各类快闪活动,人气十足,在‘世界十字路口’生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梁冠军认为,华社新貌的呈现离不开侨团对文化活动的形式创新。

  作为澳大利亚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余俊武深有同感。在悉尼,一系列中华文化品牌已经成型。他说,“从春节期间的‘华星闪耀’,到中秋佳节的‘华星之夜’,这些活动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与欢迎。”

  本届大会上,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等10家海外侨团被授予“华社之光”荣誉称号。

  在发展成果分享中,众多侨团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认为,侨团与住在国民众的距离“更近了”。海外华侨华人不再拘泥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而是与当地民众同心合力、共同发展。

  “如今,参与我们活动的俄罗斯民众越来越多。”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暨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会长虞安林告诉本报记者,在侨团的积极推动下,中俄两国的民间交流更加频繁。

  在吉尔吉斯斯坦,侨团还主动为当地民众送去温暖。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华助中心主任杨彩平介绍,去年冬天,当地侨团走访慰问了比什凯克30多户贫困家庭,向平房区贫困户送去40吨取暖燃煤。“受助居民纷纷表示,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的好邻居、好朋友,感谢中国朋友带来的新年礼物”。

  注入新鲜力量

  近年来,随着华人新移民与华裔新生代的比重增加,海外华社在人员构成上日趋多元。如何用好这股新鲜力量,成为侨团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对此,虞安林感触颇深:“老龄化已成为各国侨团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要多和年轻一代接触交流。”为此,每次举办活动,俄罗斯侨团都会热情邀请莫斯科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前来参与。“他们都很有兴趣。”虞安林说。

  “中日友好在民间,中日未来在少年。”西日本华文教育协会名誉会长张述洲介绍,他所在的协会十分重视对“华二代”、“华三代”的培养。每年,协会都会定期举办在日华侨华人青少年汉语演讲比赛,并组织华侨华人子女赴华“寻根之旅”。“这已成为协会的两大品牌活动。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到华文教育等侨团各类活动中来,这种传承很重要”。

  令人欣喜的是,在不少国家,许多年轻的华侨华人已经接过接力棒,成为侨团的亮眼主角。

  “在悉尼华星艺术团的主创成员中,近1/3都是年轻人。”余俊武介绍,年轻的“华星人”将摇滚、现代舞等艺术形式与传统中华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向当地社会呈现出更加立体的中国形象。

  巴拿马华人工商总会会长罗炳年告诉本报记者,在依托商会成立的巴拿马华助中心,年轻成员的比例高达90%以上。“2017年成立华助中心时,我们就有意识地吸纳年轻华侨华人加入。”不仅如此,商会还支持鼓励“华二代”、“华三代”积极参政议政,在主流社会自信发声。

  推动人文交流

  华侨华人身处中外交流、交往、交融的最前沿。一直以来,海外侨团都扮演着桥梁与纽带的重要角色,努力推动中国与住在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近年来,我们通过与泰国行业工会定期聚会,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宣介‘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双方信息沟通。”泰国中华总商会副主席林楚钦将商会比作中泰两国经济交往的“媒人”。

  英国伦敦华埠商会主席邓柱廷也表示,商会不仅致力于当好侨胞维护自身权益的“发声人”和侨胞融入英国主流社会的“引路人”,还始终在做与中国紧密联系的“贴心人”。

  作为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之后举行的首次大会,本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让海外侨团更有干劲。

  “28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第九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和中华海外联谊会五届一次理事大会全体代表,这让我们感到莫大的鼓舞。”张述洲说,“我们愿做中外交往桥梁上的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在海外把侨团工作做得更扎实。”

  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李新铸表示,未来,侨团在做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应热心投身公益活动,努力回馈当地社区。“这样,当华侨华人遇到困难时,住在国民众也会更乐意出手相助。”李新铸说。

  “润物细无声。”余俊武认为,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海外侨团既要立足华社,服务华侨华人,也要积极“走出去”,融入主流社会,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外人文合作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