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美国成全球疫情“重灾区” 在那留守的同胞还好吗?

2020年03月26日 07:36   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海外侨胞抗疫录|美国成全球疫情“重灾区” 在那留守的同胞还好吗?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国的华侨华人怎么抗“疫”?中国侨网(ID:qiaowangzhongguo)按国别推出“侨胞抗疫录”系列综编,讲述华侨华人的“战疫”故事。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5日11时30分,美国确诊病例升至55148例,其中790人死亡。

  全美50个州及华盛顿特区均已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纽约州、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及艾奥瓦州已被列为“重大灾区”。美国国会、白宫及美国军队也都出现确诊病例。包括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夫妇、多名NBA球星在内,多名美国学界及娱乐圈名流已确诊。

  当地时间3月19日,加利福尼亚州宣布封城,要求居民留在家中,以防疫情蔓延。此前,包括洛杉矶等多个城市已经要求居民不要离开居所。

  在疫情最严重的纽约州,有逾2万人确诊新冠肺炎。美国白宫当地时间24日建议,近期所有离开纽约大都会区的人进行自我隔离14天。

  美国正加速成为全球疫情“震中”,留守在美国的同胞们还好吗?

  民众:重视防疫 提前准备不慌张

  疫情之下,华人的生活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

  呆在家、多洗手、勤消毒、囤物资、戴口罩已经成了“标配”。

  洛杉矶的吴先生近期在接受当地华媒采访时称,妻子是医务人员。疫情期间,吴太太回家吃饭都会有意与他们错开时间,还会跟孩子们分房睡。不仅如此,吴先生还要求孩子们勤洗手,门把手要频繁消毒,并且一家人也不去公共场所。

  纽约的陈女士在一家公司当前台。最近几周,她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自己工作地方的大堂、电梯、楼梯等地方进行消毒。而她的两个孩子因为学校关闭,也都留在家中远程上课。

纽约市华人聚居区法拉盛的罗斯福大道,往日人头攒动的街头行人寥寥。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纽约市华人聚居区法拉盛的罗斯福大道,往日人头攒动的街头行人寥寥。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许多华人家庭在疫情初期就已经做好了防疫准备,该去超市囤货的囤货,家用消毒用品也都一次买足,戴口罩、手套、墨镜,更是每天出门必不可少的步骤。

  有华侨表示,疫情初期,美国人对疫情并不重视,很多人还都出去聚会,去海滩晒太阳,但很多华侨华人在那时就很注意自我保护,很少参与到这些聚众的活动中。

一家华人超市内,收银员“全副武装”,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工作。<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马德林 摄
一家华人超市内,收银员“全副武装”,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工作。中新社记者 马德林 摄

  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一些人还主动支援当地抗疫。纽约一名华裔女子在十多天义务前往各家医院,为前线医生送上紧缺的口罩等医疗物资,却从不留名,“别公开我的姓名,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

  侨团:积极行动 助力当地防疫

  美国当地的一些侨团积极行动,捐赠发放物资,宣传防疫知识、为反对歧视发声,为当地防疫工作贡献力量。

  美东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梁冠军向纽约大学朗格尼医院捐赠200个N95口罩和200件防护服;

美国医疗物资告急。视频截图
美国医疗物资告急。视频截图

  美国福清同乡会向年长同胞发放5000个口罩,并提醒广大乡亲按照纽约当地的防疫工作要求,做好防护措施;

  美国华人医师会近期发起帮助纽约医护人员的活动,截止至3月24日,医师会共收到300多笔捐款,总额超过10万美元。这些捐款来自华人医生,华人社区侨团,华人民众和华人学生;

  加州佛利蒙当地公司和华裔民众于近日发起捐赠活动,收集超过5000个口罩捐赠给佛利蒙市的华盛顿医院和凯瑟医院;

华裔民众与当地公司一起捐赠口罩给佛利蒙市抗疫一线人员。(美国《世界日报》/林亚歆 摄)
华裔民众与当地公司一起捐赠口罩给佛利蒙市抗疫一线人员。(美国《世界日报》/林亚歆 摄)

  北京大学大纽约地区校友会最近也发起募捐活动,校友会成员希望能为本地抗疫做些事情,据悉,活动开始后三天已筹集到3.2万美元;

  圣地亚哥以及其他州的华人华侨在全美华人文化教育基金会、圣地亚哥中国人协会、湖南同乡会等当地几大华人组织的发动下,也踊跃为美国医院募捐紧缺医疗物资……

  华商:中餐业受重创 “逆境”中寻生机

  疫情暴发后,许多华人的生意一落千丈,不过也有人在疫情中觅得新商机。

  大家都留在家里,不能出去吃饭了,有一部分做中餐生意的人,就开始集中力量扩展外卖业务,以维持餐馆生意。

纽约市华人聚居区法拉盛的一家餐厅,受疫情影响停业。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纽约市华人聚居区法拉盛的一家餐厅,受疫情影响停业。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洛杉矶圣盖博谷华资餐饮商在疫情期间全面停止了餐饮堂食服务,转为电话及网上下单购买。

  一些商家引进了食品外卖打包机,还有一些商家为了挽回流失的顾客,降低成本,全天候供应物美价廉的餐点,还有商家提供免费送外卖服务。

洛杉矶县罗斯密的一家大型华资餐饮商家启用食物打包机,希望外卖客人吃得放心。美国《世界日报》/杨青 摄
洛杉矶县罗斯密的一家大型华资餐饮商家启用食物打包机,希望外卖客人吃得放心。美国《世界日报》/杨青 摄

  蒙特利公园市的深井烧腊老板刘先生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做餐饮生意4年多,这是最艰难的一段时期。为了留住客人,他将特价午餐价格延长至全天,例汤和米饭都不另加钱,达到50美元的市内订单还会免去送餐费。

  罗斯密市的早茶及海鲜酒楼888海珍,也关闭了堂食服务。经理Lucy说,他们第一时间订购了两部食品打包机,希望客人放心。虽然关闭了堂食,但外卖业务却非常红火,店里各种半成品的菜品也十分受欢迎。

柔似蜜市的“888海珍大酒楼”,食客捧场新外卖模式。美国《侨报》/李青蔚 摄
柔似蜜市的“888海珍大酒楼”,食客捧场新外卖模式。美国《侨报》/李青蔚 摄

  不过,也有中餐业者表示:“外卖再强,生意还是损失很多。”不少中餐馆因为只供应外卖,很多员工都暂时回家休息,经济来源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美国一些城市出台了一系列救助措施,为疫情下的小企业增添保障。

  加州奥克兰成立了一项新冠肺炎救助基金,专门帮助老年人、小型企业,为游民提供住所和服务,包括中餐业等在内的华人小企业都可以申请。

  新泽西州的OceanFirst Bank也主动提出,给申请低息灾难恢复贷款的餐饮业者最多90天的还款限期。

新泽西州商场3月17日晚8时起关闭。美国《世界日报》/谢哲澍 摄
新泽西州商场3月17日晚8时起关闭。美国《世界日报》/谢哲澍 摄

  中国留学生:学校陆续停课 面临两难抉择

  随着美国疫情形势的不断恶化,各大高校纷纷发布通知,宣布停课,住宿生也都要求搬离校园。

资料图:纽约某大学校园外。<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廖攀 摄
资料图:纽约某大学校园外。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是留下来继续上网课,还是回国等待,中国留学生不得不做出选择。

  纽约大学的学生周雨在接受当地华媒采访时表示,17日,纽约市长白思豪宣布可能要封城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下午就收到校方邮件,提了48小时内尽量清空,从当天下午开始,滞留在市里的中国留学生就全部开始寻找短租房和打包行李。

周雨及室友在收到邮件后慌忙收拾行李。(周雨提供)
周雨及室友在收到邮件后慌忙收拾行李。(周雨提供)

  另一位学生王子豪则表示,选择留下的人即使搬出宿舍找到短租,但疫情结束也是遥遥无期,况且短租结束又不得不再找新房源、搬家、等待校方通知,实在“心累”。

  在华盛顿的王同学决定留守美国,在家上网课。他的学校将春假延长了一周,并且春假结束后将开始网上教学。王同学纠结了很久要不要回中国,但是考虑到自己的学业,还有回国路途上会有意外感染的危险,他还是决定不走了。

美国纽约州的学生在家中进行线上学习。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美国纽约州的学生在家中进行线上学习。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波特兰州立大学金融学学生林坤也选择留在美国,他表示:“现在也不用到学校上课,在家待着还是比较安全的,所以决定不回(中国)去了。”

  但也有学生因为马上要毕业,受疫情影响,继续留在美国也难找到实习和工作的机会,所以选择回国。

  驻美使领馆:提供多方支持 助力侨胞抗疫

  疫情来势汹汹,驻美国使领馆积极展开各项工作,如及时发布办公时间、业务调整等信息。

  为海外侨胞提供科学的防疫建议、开通疫情期间的协助热线等,给海外的中国公民吃了一剂定心丸。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开放两条涉疫情协助热线。网页截图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开放两条涉疫情协助热线。网页截图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已经特别开放了两条涉疫情协助热线,方便旅美中国公民和留学生咨询;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也于近日作客央视直播间,与在美中国留学生连线,为他们解疑答惑;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与留学生视频连线。视频截图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与留学生视频连线。视频截图

  大使馆还及时发布了疫情期间电信诈骗的提醒,为同胞敲响警钟;

  多个总领馆也频频发布科学防疫的相关信息,为当地同胞送去第一手抗疫资料;

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网站截图。
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网站截图。

  面对中国公民遭遇的种族歧视事件,使领馆也积极发声,维护同胞权益……

  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疫情终会过去!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