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香港《镜报》社长发表署名文章 纪念中缅建交70周年

2020年05月31日 17:4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5月31日电 据缅华网报道,日前,香港《镜报》社长徐世英发表署名文章《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开启中缅关系新时代──中缅建交70周年》,原文摘编如下: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2日,缅甸华侨在缅甸首都仰光升起了东南亚第一面五星红旗。1949年12月16日,缅甸外长伊蒙致电周恩来外长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8日,中缅两国正式建立邦交,今年正好70周年。回顾中缅建交70年的历史,这四个日期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缅人民胞波情谊深

  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居住在缅甸的华侨华人世代与缅甸人民友好相处,情同手足,被缅甸人民视为同胞兄弟,以缅语“胞波”亲切称呼他们,两国人民之间的这种“胞波”情谊是中国和缅甸独有的情谊。在缅甸土生土长的《镜报》创办人徐四民先生,在缅甸侨居50年间不遗余力推动中缅友好。

  中缅建交之后,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关怀和推动下,两国的友好关系和胞波情谊掀开了新的篇章。1954年,中国、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取道昆明、仰光赴印度尼西亚参加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此后十几年中国国家领导人都通过这条航线访问缅甸或转赴其他国家访问,双方的来往更加密切。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访问缅甸,适逢缅甸泼水节,两人身穿缅甸民族服装,在缅甸总理吴努陪同下,与缅甸民众一同欢度泼水节,感动了两国人民。

  中缅山水相连,缅甸的母亲河伊洛瓦底江上游的东支起源于中国西藏,缅甸最长河流萨尔温江上游中国境内的河段称为怒江。陈毅1957年访问缅甸时写下了“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的深情感人诗句,至今传为佳话。

  中缅创下多个“第一”

  缅甸人民经过多年的艰苦斗争,成功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于1948年1月4日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仅两个多月,新生的缅甸联邦迅速宣布承认新中国,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个新建立的国家,在70年的交往史上创下了多个“第一”。

  中缅有两千多公里的边界线,中缅两国总理于1960年1月28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这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也是亚洲国家中第一个与新中国签订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在经贸方面,中国是缅甸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来源国。

  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2020年1月17至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缅建交70周年之际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将缅甸作为新年首次出访的国家。

  习近平主席会见缅甸总统温敏时表示,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奠定深厚基础,中方愿同缅方积极推进务实合作,加快“一带一路”倡议同缅甸发展战略对接,使双边互利合作结出更多硕果,造福两国人民。

  1月18日,中缅两国发表联合声明,把2020年确定为“中缅文化旅游年”,指出双方一致同意以建交70周年为契机,弘扬中缅传统“胞波”情谊,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中缅命运共同体,推动中缅关系进入新时代,丰富和增进了胞波情谊的内涵。双方同意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中缅经济走廊从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阶段,着力推进皎漂经济特区、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仰光新城、电力能源等互联互通架构建设。

  中缅建交走过了70年光辉历程,双方在互尊、互信、互助的基础上,让中缅友好关系迈上新台阶,增进和深化了中缅两国之间的胞波情谊。中国坚定支持缅甸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缅甸积极响应和参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祝愿中国和缅甸发扬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继续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让中缅胞波情谊万古长青。

【责任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