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1年到1945年,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付出了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4年间,海外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共赴国难。
80年后的今天,海外侨胞们也从未忘记这段历史。他们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先辈、铭记历史,也不忘让年轻一代珍视和平、传递和平。
用艺术致敬和平
当地时间8月23日,《记忆与和平》80周年回顾大型文艺演出在澳大利亚珀斯举办。一首大合唱《保卫黄河》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序幕。

“直到那一天,乌云撕开了天幕。直到那一夜,卢沟桥的月色被刺刀撕得粉碎……”舞台诗剧《复兴之路》打动了在场的观众。
“大家的掌声让我印象深刻。”主办方、澳大利亚珀斯华星艺术团团长丁少平称,该节目将音乐、影片、诗朗诵与舞蹈相结合,希望用这样的尝试让观众重温抗战胜利背后的巨大牺牲。
“完成这次演出对身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有不一样的意义。”丁少平称,团队涵盖专业演员与业余爱好者,有年过六旬的长者,也有年仅七岁的孩童。通过四个多月的排练,《哆来咪》《松花江上》等经典歌曲得到重新演绎。“我们希望以艺术为纽带,回望峥嵘岁月、缅怀历史,并向世界传递勇气与希望。”他说。
绘笔下的白鸽与橄榄枝
近日,“携手纪念,共绘和平”中巴儿童绘画比赛收到近300幅作品。
作为承办方,巴基斯坦华文教育协会会长马斌告诉小侨,征集工作自6月启动,通过海外华校、中国公益机构设立线上、线下投稿渠道。
“在孩子的笔下,雪山草地间的行军队伍旁,暖黄色的篝火映照天空,寓意黑暗中的希望永远不会熄灭。”马斌介绍,孩子们发挥想象,武器变成了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和花束,炮弹也成了一只只飞翔的白鸽。
“所有获奖作品将于9月2日在巴基斯坦展出,希望孩子们的画作能向更多人传递:人人都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坚守和平。”马斌说。
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8月20日,菲律宾菲华联谊总会一行34人组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我们全体成员在广场静静伫立、鞠躬,并为遇难者敬献花圈。”菲华联谊总会理事长蔡明丰说,“铭记历史从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我们、让后人懂得更好守护现在与未来。”

在展厅,1万多盒个人档案组成的“档案墙”,还有1213位幸存者照片墙让菲华联谊总会秘书长王宏忠印象深刻。他说:“这些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张史料照片都诉说着战争带来的伤痛,它也在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
华侨华人青少年沉浸式学历史
当地时间8月24日,开普敦华星艺术团与开普敦华人华侨交流中心组织了一场特别的沉浸式学习活动。
34名华侨华人青少年在好望堡参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学习了包括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事迹。

在游戏环节,青少年们分为“远征军”“飞虎队”“亮剑”“启明星”和“同盟者”5个小组,各组根据任务线索,在展陈图片中寻找答案。随后,一场模拟战时情报工作的游戏开启,参与者需要在不发出任何声音的情况下传递指令,沉浸式体验抗战情境下沟通的艰难和所需的胆识。
开普敦华侨华人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吴志敏说,希望透过历史的光影,让孩子们了解抗战历史,理解和平的珍贵。

侨团联动纪念抗战
近日,由美国福建侨联总会、美国林氏宗亲联合会等近二十家侨团联合主办的《胜利八十载》专题视频栏目正式上线。该栏目通过五大板块,聚焦全球纪念活动、二战老兵及后代的口述历史等珍贵内容,以真实影像回顾抗战岁月。
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焦圣安为栏目制作联络相关专家。他说,近来,美国侨界陆续举办座谈会、图片展、文艺演出等各类纪念活动,各侨团秉承团结协作的理念,在各类活动的筹备与举办过程中紧密配合、相互支援,也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
“缅怀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今天我们也要继续守护这些两国共同的历史记忆,为年轻人搭建更多理解的桥梁。”焦圣安说。(金旭)
华人频道精选:
-
2025年9月1日 10:38:51
-
2025年9月1日 10:09:26
-
2025年9月1日 09:54:14
-
2025年8月30日 15:19:27
-
2025年8月29日 17:00:30
-
2025年8月29日 16:58:48
-
2025年8月29日 15:57:06
-
2025年8月29日 13: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