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社主办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中国新闻社诚聘记者、编辑
·第二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第一届世界江门(五邑)青年大会
·第十四届世界许氏恳亲大会
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华人视角
美国《侨报》:人文关怀拉近中西距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2008年05月23日 08:59 来源: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消息:美国《侨报》5月22日刊发社论文章称,此次四川地震,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超越了种族和时空的界线,让中国和西方在这个非常时期走得更近。中国政府和人民应对此次灾难的优异表现,对于树立中国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重塑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的道德信仰,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全文摘录如下:

  一个月前还在为奥运圣火传递遭干扰,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暴乱而愤怒的中国人惊奇地发现,此次四川大地震发生后,西方国家对中国似乎突然间变得友好起来。

  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统萨科奇、英国首相布朗、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都在震后第一时间发表声明或致电中方,哀悼受难者。4位首脑还分别到本国的中国大使馆吊唁。

  美、英、法、德、日各界及时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美国表示“时刻准备好以中方希望的方式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美国政府向中国提供131万美元现金;美军方首次向中国提供卫星图像,并派两架C-17运输机运送价值160万美元的救灾物资直飞成都;美国企业界到21日止为中国地震灾区捐款已逾3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主流媒体在重要时段和版面连续报道中国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基调大多积极正面。刚闹出辱华风波的CNN一个以小见大的特写式报道,叙述一位失去妻儿的中共乡镇党委书记含泪投身救灾的故事,感动着无数美国人;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在黄金时段播出评点式节目,中国女警察在救灾棚里哺乳他人婴儿的照片,让女主持人深深感动。以往被描绘成“威权”化身的中国军人警察和中共官员,在此次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尽显人性光芒和人格魅力。

  西方国家对华基调的悄然改变,固然有西方人遵循“道德底线”,在中国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刻主动放低批评声调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及时、有力、有效,中国人民面对灾难的团结、坚韧、友爱,让西方媒体无可挑剔。

  中国领导人轮番上阵,温家宝总理更是灾后不到两个小时抵达灾区,连续4天在废墟上奔波操劳,指挥协调,安慰灾民;十几万军警火速挺进灾区,筑起抗震救灾的“钢铁长城”;媒体和网络被允许进行没有隐瞒的全方位报道,使灾情空前透明地展示给世人;官方从善如流,奥运火炬传递缩小规模,降低声调,更史无前例地为普通百姓受难举国哀悼三天。

  我们看到,在过去10天的救援过程中,人的生命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胡温体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危机时刻充分彰显,这自然容易在一向标榜人权至上的西方社会引起广泛共鸣。

  曾几何时,很多人感叹中国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此次大灾难却让所有中国人经历了心灵的荡涤。中国人民在国难当头表现出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和济困扶危、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

  重视人的价值,关爱人的生命,让一些西方人以意识形态划线,以冷战思维观察中国的做法被边缘化。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超越了种族和时空的界线,让中国和西方在这个非常时期携起手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应对此次灾难的优异表现,对于树立中国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重塑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的道德信仰,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相信我们将看到,中国政府不仅会更加有效地保护本国人民,也会更多地关怀他国人道危机。从参与东南亚海啸救援到更多地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从调停苏丹达尔富尔危机到对缅甸飓风救灾施加影响,中国正在解决国际安全问题和人道干预方面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与西方大国合作的新亮点,并成为崛起的中国担当国际责任的重要标志。

  当然,我们不必幼稚地以为,人权真的高于主权,国家利益仍将是世界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考量;当然,我们不必天真地期待,西方对华责难不会卷土重来,遏制中国的论调仍会长期存在。但是,我们真诚地相信,关注人、尊重人、爱护人的普世理念,能够跨越文化的鸿沟,能够弥合价值观的差距,让中国与西方、中国与世界走得更近。


编辑:张旌】

   · 委内瑞拉《委华报》:大爱无边 真爱无言
   · 华报:灾难前见真情 全球华人的心为何挽在一起
   · 日本华报:“灾难中的携手”拉近中日国民的感情
   · 加拿大华报:震灾彰显现代中国能负起相应的责任
   · 华报:“全国哀悼日”凝聚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认同
   · 日本华报:汶川震难多个“第一次”折射国家情怀
   · 华报:同舟共济 地震废墟中站起大写的"中国人"

      
本站搜索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读者信箱】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