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徐婧)2024年是北京颐和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1月10日,经国家文物局划拨,由三位爱心人士捐赠的1页曾流失海外的宝云阁铜窗芯入藏颐和园。
颐和园宝云阁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采用中国传统的拨蜡法铸造而成,通高7.55米,重约207吨。宝云阁坐北朝南,四面装修菱花窗、门,双层四角各有1个铜铃。宝云阁的梁、柱、枋、椽、斗拱、顶瓦、宝顶、门窗以及匾额皆为铜铸。
20世纪初,宝云阁共散佚10扇铜窗和31页铜窗芯。自1993年至2024年的31年间,在国家文物局的关注和积极推动下,通过国内外友好人士的捐赠,宝云阁历史上失散流失的铜窗及铜窗芯陆续回归入藏颐和园,宝云阁文物建筑完整面貌不断恢复。
颐和园副园长杜娟介绍,本次回归的铜窗芯与宝云阁现存铜窗的窗芯形制、构造相同。通过专业的分析仪对窗芯正面、反面不同部位进行测试,其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宝云阁其他构件较为一致。文物专家与颐和园藏品征集工作小组鉴定得出,本页铜窗芯属颐和园宝云阁原有铜窗芯之一。(完)
【责任编辑:惠小东】
文化教育频道精选:
-
2025年8月15日 10:38:53
-
2025年8月15日 09:05:32
-
2025年8月14日 16:48:40
-
2025年8月14日 13:08:46
-
2025年8月14日 10:20:23
-
2025年8月14日 09:09:09
-
2025年8月14日 09:02:36
-
2025年8月13日 16: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