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文化教育

语文信箱:“龇”与“呲”

2024-05-20 09:3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字
小字

  “龇”与“呲”(杜老师语文信箱)

  杜老师:

  某媒体刊文说:“天真冷,冻得我直呲牙吸气,练了一套拳,暖和些了。”请问其中的“呲”用得是否妥当?谢谢。

  宁夏读者 方先生

  方先生:

  句中是说由于天气冷而露出牙齿吸气,表示“露出牙齿”的意思时,宜用“龇”。

  “龇”读作zī,表示“露出牙齿”。《现代汉语词典》中有“龇着牙”“龇牙咧嘴”的示例,其中都用“龇”。

  “呲”读cī时,表示“申斥,训诫”,带方言色彩,在口语中常儿化,例如“志刚挨呲儿了”。北京话用“呲”,常见说法有“呲得”(cīde)“呲愣”(cīleng)等。

  “呲”虽然有同“龇”的用法,但一般不采用这种用法,所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特别提醒读者“不宜写作‘呲牙咧嘴’”。此外,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中,只有“龇牙”而无“呲牙”。

  因此,句中的“冻得我直呲牙吸气”宜写成“冻得我直龇牙吸气”。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杜永道

【责任编辑:惠小东】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友情链接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