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媒体

希腊文化之旅:来雅典找雅典娜

2014年09月25日 10:20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当命运某一天把你空降到雅典,很快就会有人告诉你,这座城市是以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在希腊语里,“雅典”和“雅典娜”的拼写完全相同,只是重音有别,即 Αθήνα 和 Αθηνά。19世纪德国古希腊语研究大家罗贝克(Lobeck)提出,“雅典”的词源来自古老的词汇άθος 或者 άνθος,即花卉。那雅典娜应该是“花女神”了(这可是我个人的推断)!在中国,很难考证是哪个世纪的哪位传奇翻译家给这座城市挑选了“雅典”这两个汉字;这样一来,她就有了“典雅”的隐喻。

  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确辉煌“典雅”了一个时期。雅典城邦连续三次战胜了波斯大军的入侵,把古希腊历史带进“古典时期”。伟大的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主持并点将,在卫城上建造了流传千古的古典风格建筑,其中以雅典娜神殿—帕特农(贞女)神殿最为壮观。苏格拉底是伯里克利时代的思想家,想必他都亲眼目睹了那座完美建筑的竣工。那时的雅典,是希腊世界的文化艺术中心,柏拉图学园、亚里士多德学园也相继诞生。后来,西方学者一致推崇,将“雅典”定性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雅典与“典雅”还算搭界,而“雅典娜”就不同了,她是个女战神、“花木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在《神谱》中称雅典娜为“执神盾的明眸女神”。她执的盾牌是主神宙斯的,叫做埃癸斯,有刀枪不入的功能;盾中心镶嵌着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头(传说谁与美杜莎对视,她的毒眸就会立刻把谁变成石头)。“明眸”一词是大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翻译荷马史诗《奥德修纪》时敲定的;荷马史诗中频繁出现的、描写雅典娜的原文是“长着猫头鹰眼的女神雅典娜”;杨先生觉得这么直译有损雅典娜的形象,而译为“枭目女神”又没几个人能看懂,于是就选了个意译:“明眸的雅典娜”。

  猫头鹰的确是雅典娜的标志。在古希腊,战争期间如果能见到活着的猫头鹰,常被看作是胜利的吉兆。公元前480年,雅典人在萨拉米斯海域大败波斯舰队,赢得了希波战争的第二次重大胜利;就在次年,也就是公元前479年,雅典城邦铸造了猫头鹰图案的四德拉克马钱币,它通用到公元前454年。公元后2002年,欧元区再次选用这个图案铸造了希腊的一欧元钱币。如果你细心观察,猫头鹰右肩的上方有一个新月标志,它代表猫头鹰的特性,即夜行性飞禽,是智慧的象征。当你发现,自己手里也捧着这样一枚钱币的时候,雅典娜便迅速穿越时空,把古人的问候传递到你的手上。傍晚,坐在卫城圣山的岩石上,瞭望星空和明月,阿提卡的微风把橄榄树和针松树的馨香吹入遐想;雅典娜似乎就在你身旁,保护着你。

  钱币上的橄榄枝是神话中说的雅典娜带给雅典人的大礼。当雅典娜与她的舅舅海神波塞冬争夺雅典城的保护权时,她带来了象征和平与繁荣的橄榄树,而波塞冬用象征海上势力的三股神叉在卫城山上扎出一眼咸水泉;以农业为主的雅典(农民)心向和平与富足,于是就选雅典娜作了城邦的保护神。尽管波塞冬败北,雅典人出于航海安全的需要对他也特别尊崇;他们在距雅典以南六十公里、阿提卡半岛的海角苏纽为海神波塞冬建了一座大型的海神殿。“雅典娜和波塞冬”争夺雅典保护权的神话故事在公元前432年被制作成大型群雕,安置在卫城上的帕特农雅典娜神殿的西山墙顶上;而东侧山墙描写的是“雅典娜出世”。

  雅典娜的出世非常奇特。古代诗作《荷马颂歌》中的《致雅典娜》这样说道:(雅典娜)从英明的宙斯那令人生畏的头颅中,父神亲自将女神诞生;她身披战袍,金光闪闪。在一旁目睹此景的众神无不惊叹。女神跳出那不朽的头颅,站到了手持埃癸斯(神盾)的宙斯面前,摇动着手中的长矛:在明眸的雅典娜的神力中,雄伟的奥林波斯圣山振颤着,周遭大地惊恐地喊叫,大海翻滚着黑色的波涛、夹杂着白色的泡沫汹涌向前:光明的许珀里翁之子(即赫利俄斯太阳神)将捷足之马勒住许久,直到纯洁的帕拉斯•雅典娜从她不巧的肩膀上脱下神圣的甲胄。“帕拉斯”是雅典娜的别名,这个词(Pallas,Παλλάς)来自一种士兵舞蹈,词源是动词παλλάω,意为摇动;摇动身躯就是跳舞。根据需要,雅典娜以不同的称呼出现。如雅典娜胜利女神、处女神、健康女神、冲锋战士雅典娜等等。

  雅典娜奇特的诞生方式被南开大学古希腊神话研究学者王以欣教授解释为:这是父权制社会对男性生殖作用的一种矫枉过正的宣传。赫西俄德的合理化版本,即宙斯吞吃了怀孕的墨提斯,因而生出了雅典娜(墨提斯是智慧女神,她配制了一种催吐草药诱惑前神王克洛诺斯服下,吐出了早年吞下的宙斯的哥哥姐姐。宙斯靠着他们的帮助,战胜了父辈人马,成为奥林波斯山的新一代神王,墨提斯因此成了宙斯的首位妻子)。显然,生孩子没了女人,男人们还是一筹莫展。

  雅典人对雅典娜的崇拜集中体现在专为雅典娜庆生举行的“大型泛雅典人节”上,这个传统节日始于公元前566年,四年一度。帕特农神殿的雕带上描写的就是这一节日庆典的盛况,目前在新卫城博物馆三楼展出。节日期间,除声势浩大的游行外,也举办体育竞技赛会。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比赛场地的就是前古代雅典的“泛雅典体育场”,也被称作“大理石体育场”。雅典非常希望在1996年现代奥运100年之际,再在雅典举办一次奥运,但终没能如愿;“现代奥运百年”的荣光被美国的亚特兰大抢走。人们都说,那是商业战胜传统的范例。2004年,雅典终于喊出奥运回家“Welcome Home!”(欢迎回家!)的口号;为了那一声激情呐喊,希腊人现在还在还债。有人大胆设想,每届奥运会都应该在雅典举行,吉祥物也永远是雅典娜和阿波罗。似乎只有这样,体育竞技精神才能与它的发祥地接轨,永不变质。

  如今的“大理石体育场”是一年一度的“雅典马拉松赛”终点,这个赛事每年11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

  2014年,已经有400多名中国同胞报名参加了。公元前490年9月的一天,一名雅典士兵从马拉松战役的现场飞奔到雅典城,当他气喘吁吁地喊出“我们赢了”的时候,全雅典沸腾了!历史书称,“马拉松”是民主战胜专制的胜利标志,而如今的“马拉松赛”成了挑战自我的比赛项目。

  雅典新卫城博物馆里有12个雅典娜形象,它们被巧妙地运作为一个名为“寻找雅典娜”的儿童游戏。小朋友们拿着贴纸在博物馆里到处找,找到一个雅典娜,就贴一个贴纸。在这些雅典娜形象当中,最著名的当属一块西方艺术史上有榜的《哀悼中的雅典娜》浮雕;它制作于公元前460年,1888年在卫城上的考古发掘中被发现。这个雅典娜低头望着一块墓碑,从表情到姿态都流露出忧伤和思虑。

  热爱希腊和雅典的外国人统统被称为“热爱希腊人士”,世界上这类人士以英国诗人拜伦最为著名。拜伦于1810年来到雅典,爱上了一位12岁的雅典少女;在他离开的时候,写下了爱情诗作《雅典的少女》。尽管拜伦最终没能与这位雅典少女结上姻缘,而那句“雅典在紧抓着我的心和魂”的诗句成为他热爱希腊文明的佐证。雅典人为了感谢这位支持希腊独立的超级“热爱希腊人士”,在雅典市中心为他树立了一座纪念雕塑,上面用希腊文写着:希腊于拜伦。    (摘自:希腊《中希时报》/乂昔)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