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晴喜雨快雪
苏州出差完毕,自费在周末停留,参加下一周的一个文学研讨会。 趁机走访自九年前完成常驻上海返新定居后,再也没重访过的苏州园林。
时间有限只能择其一,便选了留园,我生命中第一个“邂逅”的江南古典园林。
千禧年第一次到苏州出差,一样自费停留,却完全是为了观赏在书中早已认识的几座名园。只身来到留园,只见其门面一点气派也没有,仅得一面粉墙一个门洞。但随着走过一段曲曲折折的通道,经过一扇扇使园景若隐若现的漏窗,来到中园而后一切忽然豁然开朗, 那种感觉是教人毕生难忘的。
这次想重拾这种感觉,当然是瞎想——生命中第一次邂逅的震撼绝无法再现。更何况自那次的古典园林密集之旅后,我这个“园林粉丝”在驻沪期间不但在不同季节重访名园,连那些不广为人知的,甚至连扬州的园林也都看了。一切渐变得“熟口熟面”,再无新鲜感。
以为这次游留园可能会巧遇“小蓬莱”老紫藤开花,怎料它只是一片青绿,或许花期已过。整座园林除了一些不太起眼的石榴花外,真的没什么其他的花可看。但满园翠绿自有满园翠绿的雅,且此时游客虽多但总没花季拥挤,也是快事。
比起从前,一大进步是园内再听不到许多向导用扩音机为游客讲解,仅仅用自然声音述说,较前清静得多。 另外,是园内不同时段不同地点有女子穿着古装,或弹古筝,或吹洞箫,或唱评弹,或演昆曲,虽有点为迎合游客口味而设,却颇能增添游园乐趣。
信步闲庭,在园子东部第一次注意到有栋叫“佳晴喜雨快雪之亭”的小筑,觉得很有意思。据一本导览书说,这三个词语各有出点,并都是对农事有益的自然现象,表达园主祈愿四时风调雨顺,农家丰收。阿伯我对它却有另一番体会。 我想,自然的日子也好,人生的日子也好,总离不开天晴、下雨、下雪。天晴时,不管太阳多猛,我们都视它为佳晴;下雨下雪时,无论雨势雪势多急,一律为喜雨快雪,岂不妙哉!
用这样的态度来看待留园再访的“熟”与“翠”,不也是美事一桩。(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