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肯尼亚华商讲述创业故事:在非洲拥抱中国机遇

2019年08月12日 10:5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肯尼亚华商卓武讲述创业故事——

  在非洲拥抱中国机遇(侨界关注)

  本报记者 李嘉宝

  从初出象牙塔奔赴肯尼亚工作的年轻人,到如今深耕中非国际贸易的企业家,卓武已经和非洲结缘20多年了。体验过成功和失败,经历过摸索和尝试,卓武将自己的创业故事向本报记者娓娓道来。

  这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机遇的故事。

  爱上非洲这片土地

  “当时,我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对非洲知之甚少,基本停留在书本上。”谈起20多年前初到肯尼亚的情景,卓武回忆说。

  1996年,卓武从河北工程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进入河南省一家国企工作。不久后,卓武被公司派驻肯尼亚,负责当地市场拓展工作,并处理产品的遗留库存。

  对走出象牙塔、初入社会的卓武来说,这次非洲之行是“无条件执行公司安排的任务”。他没有犹豫,背上行李,踌躇满志地踏上了这片陌生又神奇的大陆。

  在肯尼亚工作两个多月后,表现突出的卓武又被公司派遣至乌干达分公司担任总经理。“那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卓武感叹说,“肩上的责任要求我不得不更快地提升自我,更快地了解、融入非洲这片天地。”

  说是总经理,其实就是一个光杆司令。“在国外独自生活的好处之一,就是迅速适应了当地生活。我在乌干达很快组建起自己的销售团队。”卓武说。

  1999年底,工作快3年的卓武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次选择。

  当时,卓武与公司签署的合同即将到期。鉴于他驻外期间的优异表现,公司决定将他调回总部,从事国际业务的综合管理工作。

  即将挥别非洲的卓武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爱上了非洲。“我喜欢这里的环境,喜欢这里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我觉得非洲是一个充满了机会、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大舞台。”

  辞职,留在非洲。卓武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抉择。凭借此前从事销售的经验和基础,卓武的创业之路起步顺利。他开始在非洲销售河南生产的轻工业产品,后来进口山东烟台的苹果等鲜果产品在非洲销售,之后他成功加入联合国驻乌干达维和部队水果供应商的名单,很快站稳了脚跟。

  逆境之中再出发

  困难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创业没多久,卓武就遭受了连番挫折。“首先是从国内进口的一批日用搪瓷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损失惨重。随后,又因为物流问题,一批苹果在运输途中全部烂掉,造成了大笔损失和商业违约。我失去了供货商资格。之后,我投资饮料业,因为用人有误,再度以失败告终。”卓武向记者细细盘点着当时接踵而至的打击。

  一系列的失败,让卓武几乎损失了此前的所有收益。他开始萌生退意,有了离开非洲的想法。当时,他申请了英国留学,并成功拿到了一所英国大学的入学通知。

  “真的不甘心就这样离开非洲。”卓武撕掉了入学通知书,决定破釜沉舟。

  时隔多年,谈起当年种种挫折,卓武显得云淡风轻。“我一直很喜欢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一句话——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那段难熬的岁月,让我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

  2004年,再次起步的卓武反思了前几次生意失败的原因,总结出两条经验:一是不能经营易坏的产品,容易像苹果一样砸在自己手里;二是要在国内找到一个能够信任的合作伙伴,避免收到不合格产品。

  卓武瞄准了建材业务。他发现,鲜有中国人涉足的东非建材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以瓷砖为例,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瓷砖价格竟是中国同样产品的10倍。”说干就干,卓武重新筹措资金,联系国内供货商,从物流公司赊账,从零开始。

  从2条货柜变成4条货柜,从4条货柜变成8条货柜……卓武一头扎入建材市场,从乌干达转战卢旺达,再回到肯尼亚,他的事业再次回归正轨。

  如今,卓武依然在销售建材产品,不过他的商业版图已经扩展到了国际物流、旅游、医疗器械、生物科技、咨询公司等行业。

  机遇来自中非发展

  卓武扎根非洲已经超过20年了。“感受最明显的是,来非洲工作生活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深耕非洲市场多年的卓武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在非同胞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

  2017年,卓武和一些华商朋友共同筹建的肯尼亚中国总商会挂牌成立,由他担任会长。“为遇到困难的侨胞发声。”这是卓武的初衷。

  近年来,中非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一带一路”倡议和新时代中非关系并肩前行。处在国际贸易第一线的卓武,深切感受到中国机遇给非洲带来的澎湃活力。

  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正式建成通车。该铁路全长480 公里,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条铁路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卓武感慨说,以前货柜从蒙巴萨港口用货车运输至内罗毕需要几天时间,现在通过铁路运输仅需几个小时,而且方便、快捷和安全。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在非洲的深入推进,卓武正拥抱新的机遇。“许多在当地承建基础设施的中国企业,都从我这里购买过建材、家具、设备等。我和中航国际、中国路桥等许多国内企业也开展了密切合作。”

  如今,事业有成的卓武依旧闲不下来。他活跃在中非经贸和人文交流活动中,为推动中非友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曾奔走牵线,和多位中非友好人士一起,促成黄山风景区与肯尼亚山国家公园签订建立友好公园备忘录。

  “非洲是我的第二故乡。”卓武动情地说,“我在这里取得的成就,全部源于中国和非洲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