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留创园、高新区已成为怀揣着技术、满怀创业热情、渴望一展宏图的海归创业首选之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核心也正是这些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和企业家。而不论是孵化器还是创业者自身,他们共同关心的焦点就是:如何生存下去?创业资金哪里来?
每一次的海归聚会,每一次的创业恳谈,创业资金哪里来这一问题总会反复地被提上议事日程。那些意气风发的创业者不约而同地念叨着一件事:缺钱。
当然,他们指的是他们手中的企业——研发型、创新型的中小企业缺钱。
在中国,海归创办的科技创新企业中,在初始阶段几乎都是中小企业,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有技术、缺资金。
然而,长期致力于中小科技企业孵化的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处长张峰海的意见是:不缺钱,缺渠道。“我们不缺钱,民营企业、大型国企有大量资金,但是这一大笔资金却漂浮在流通领域;我们缺渠道,创新型中小企业缺钱,但根本的原因是缺好的渠道、缺如何将资本与技术结合起来的渠道。”张峰海表示。
那么渠道哪里找?哪里有足够的资本?
呼声很高的渠道之一是风险资本。这是中小企业最为企盼的来源。这种风投既来自于国外,现在也可源自国内。但中国投资环境的现实是,相比于高新技术研发领域等周期较长和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来说,我们国内风险资金有太多短期的投资意愿。“我们不能抱怨投资公司的短视。”上海安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强表示。
然而,要国内的风险投资真正走进种子期的企业,张锋海认为“有难度”。
原因有二,一是与实际投入公司资金相比,成本太高。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初创期资金需求大概在200万-300万,而风险投资公司仅花在前期论证的费用(包括前期对公司的调查、团队调查、市场研究等)就需要几十万,后期跟踪、管理支出费用还需要几十万。二是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而言,其本身项目、产品研发就有很大风险。
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副会长程东建议联姻民营资本。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已经完成资本积累,在国内推进产业技术升级的背景下,他们正期待着与技术的结合,在新一波的发展机遇中为资本找一个好买家。
张峰海则建议,创新型中小企业需要结盟各地区主导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有市场、有资金、有渠道,但是陷于企业庞大、人员老化的困局。在技术产业升级改造的压力之下,提高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关系公司的核心发展战略,他们亟需新鲜的创新血液的输入。这正好与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互补,双方的合作可以实现双赢。
当我们在探索“向风险投资要资金、联姻民营资本、结盟龙头企业”这三大国内渠道时,外资已向这些科技兴中小企业伸出了橄榄枝。在全国各地高新区、创业园,跨国公司中国研发机构遍地开花,他们或向这些中小企业购买产品和技术,或兼并中小企业,或直接招揽中国研发人才,凭借其雄厚资本实力借力中国创新力量。另一方面,国外风险资金也正积极入投这些中小企业,从海归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中可窥见其活跃程度。
当中国资本尚在观望时,外资已率先进入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这种竞争态势下,疏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国内融资渠道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徐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