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中华风情舞动乌普萨拉 留学生在瑞典表演受欢迎

2006年09月21日 14:21




美不胜收



爱不释手



图片回忆



瑞狮舞闹

  9月9日,瑞典乌普萨拉一年一度国际性大型文化盛典——2006乌普萨拉文化夜在这座古城隆重举行,来自各国各地的数万观众同享此盛大庆典。由乌普萨拉华人学生学者联谊会和瑞典中国友好协会策划的这场展示会,是继今年4月中国文化夜之后学联会策划的第二次文化展示活动。透过这个窗口,乌普萨拉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多彩的中国,领略了中华神韵与风情。

  赏心悦目 大开眼界

  在百米见方的展示厅,中国书法表演、茶点品尝和“外国人起中国名字”等一系列颇有趣味的活动,让中国文化变得可观可尝可触摸。参加演出和工作的华人中,既有旅瑞多年的教授老师,又有年轻的留学生。

  来自江南水乡的中国留学生蒋逸雯以饶有趣味的阐释和现场书法表演,把外国朋友带入了中国的笔情墨趣之中。从事多年中文教学的张镜签老师亲自坐镇,为外国朋友起中国名字。在张老师的讲解下,瑞典朋友无不感叹中国姓名的奇妙和学问,兴高采烈地把写有新起的中国名字卡片收藏囊中。

  留学生童妍以一支轻盈柔美、婀娜多姿的傣族舞将观众带入了彩云之南;来自贵州的吕女士则以高亢的侗族大歌把观众引入古老而神秘的侗族山寨。随后,伴随着旅瑞多年的王敏行老师的同声瑞典语介绍,留学生田浩表演了圆融自在、充满激情的中国功夫,展示了道教养生的理念。

  每小时一次的轮回演出无不令各国观众兴奋、倾倒。演出结束后,大家纷纷和穿着民族服装的傣族姑娘、侗族姑娘合影留念。一位瑞典朋友说,在这里欣赏中国民俗文化的机会并不多,而像这样近距离观看聆听中国歌舞、功夫表演的机会更是难得。真是大开眼界过足瘾!

  百闻不如一见

  “瑞典人眼中的中国”则成为这场展示中最别有趣味的部分。

  来自乌普萨拉大学中文班的瑞典朋友,展出了他们今年夏天在中国北京和山东旅游学习的百余张照片。同时在另一个小展厅里,来自瑞中友好协会的瑞典朋友们还以幻灯片的形式,一边向与会来宾放映他们在贵州旅行时拍摄的照片,一边讲述他们在当地的所见所闻。他们的镜头中,既有中国的绮丽山水,又有中国欣欣向荣的经济风貌。

  瑞中友好协会的现任主席Alice女士兴致勃勃地说:她曾经在中国山东度过了她的童年,又在几十年后重返中国,前后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

  她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深吸引着,更为现在的中国感到骄傲。同学联会的年轻人联合举办这次活动,是要用瑞典人的声音为中国向世界诉说这样一个主题:中国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它有丰厚的底蕴,也有勃发的生机。

  4个小时的展示会始终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一位瑞典朋友说“你们给我们上了堂了不起的课!”

  她以前只知道北京和上海,通过这些图片,使她发现贵州和山东竟也是美丽并令人向往的地方。她表示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中国各地好好旅行,也让她的孩子们去了解中国这个神奇而古老的国度。

  舞狮带来的震撼

  如果说下午的中国风情展示舞动着乌普萨拉人的心,那么,晚上6时30分闪亮登场的中国舞狮,则震撼了围聚在市中心广场的近万名乌普萨拉市民和其他各国朋友。锣鼓激荡,瑞狮舞闹,围观的观众驻足喝彩,并追随舞狮千米直至市公园草坪,观看精彩的中国功夫表演。这次中国文化展示活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效应。

    乌普萨拉大学作为瑞典最古老的学校,近年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华人前来学习深造。潜移默化地,这里已经成为瑞典中国学生学者进行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场所。

  本届乌普萨拉文化夜中国文化展示会主要策划者、乌普萨拉华人学生学者联谊会执委会主席夏涵和监委会主席张务鸣均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以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活动和坦诚的交流来演绎当代中华的神韵与风情。今天,乌普萨拉人的掌声和喝彩是对这次活动成功举办的最好诠释。”(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唐伟杰】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