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拉近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距离。北京奥运会已经谢幕,北京残奥会仍在进行,中外交流因之有了更宽广的空间。留学在外的莘莘学子,拥有独特的文化身份,具有语言和地域上的优势,是中国与国门之外的世界相互了解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努力适应文化差异
“在这里,春节的气氛不浓。”英国曼彻斯特市萨尔福德大学国际关系与政治专业的马天乐很无奈地说。留英两年,马天乐春节都没能回国和家人团聚,内心的失落不只是因为想家,还想念中国的年味儿。她在高中时就参加教育部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到德国学习一年,回国后出了一本书——《天乐在德国》,记录下在德国的点点滴滴,本来以为到英国留学,在文化适应上不应该存在什么问题,但是还是忍不住有些许抱怨:“在这儿,中国人少,年味儿不浓。”
抱怨归抱怨,努力适应才是马天乐在做的。中国留学生有抱团扎堆的习惯,马天乐没有,她的外国朋友比中国朋友还要多很多。“体会和适应文化差异需要融入到外国朋友的圈子里。”马天乐很有感触地说。她认为要勇敢地去尝试,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就能较快适应异国文化。她和外国朋友一起参观伦敦维多利亚博物馆、一起到街上做问卷调查、一起在辩论会上进行智慧的交锋……这些都成为她美好的回忆。“跟他们交流,我慢慢了解了这里的文化,他们也通过我了解中国。”马天乐说。
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陈治舟也有类似感触:“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来适应别国文化。”刚到新加坡的时候陈治舟也有很多的不适应,失眠了很长一段时间,瘦了很多,有轻微的神经衰弱。后来,他找到在当地呆过一段时间的中国学生,向其求教,借鉴他们的经验,多参加社会活动,结交一些新朋友,慢慢适应了新加坡的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日昌表示,对留学国外的中国学子来说,出现不适应当地文化的现象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应对。要避免用中国的价值观来衡量遇到的问题,从而觉得难以融入。一定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这样才能了解所在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适应异国的文化。
告诉世界真实的中国
留学在外,很多中国留学生的感触是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够。马天乐在和外国朋友的交流中,发现他们知道中国的中医、中餐馆、名胜古迹,但是并不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而且,留学生在外,依然会遇到不被接受的现象。马天乐就有过在路上走被白人小孩扔冰淇淋的经历。面对这些不理解,马天乐没有忍气吞声,而是义正词严地告诉他们:“我们中国留学生是取得签证的合法入境人士,必须赔礼道歉。”回忆起这些,马天乐用“心酸”一词来形容:“我们在了解世界,但是让世界来了解我们做得还不够。只要我们不卑不亢、真心诚意,就不用担心别人不接受我们。”
陈治舟在新加坡读书期间,也曾被人问及“你们中国有电吗”类似的问题。当他第一次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时,“真的是愣了,在很多外国人的眼里,中国还停留在过去。”陈治舟说。
“面对国外对中国的不了解,首先要耐心地告诉他们真实的情况,这是获得尊重的基础。”谈及遇到国外对中国的不理解的问题时,很多留学生几乎给出了一样的答案。
要学会做交流使者
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学子中,很多学生已经从行动上去让世界了解中国。马天乐还在德国的时候,做了很多有关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报告,很大程度上让她所在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在她回国的第二年,她在德国期间就读的高中开设了中文课程,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马天乐的很多德国同学,受她影响,还选择来中国读大学。
“我觉得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小,在留学生这个群体中缺少一个比较大的宣传平台。”为此,马天乐暑假一直在忙着组织留英的中国学子办一份介绍中国的英文报纸,以让外国老师、同学更好地了解中国。报纸是非营利性质,在筹办中遇到了不少困难,马天乐请教了很多专业人士,她希望在新的学期,这份报纸能在学校试推出。“留学生的力量联合起来就不小了。”马天乐很有信心地说。
陈治舟在他所在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会工作,联合会经常举办中国文化的展出,大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包括字画、传统服装、音乐、饮食等等。
陈治舟还给笔者讲了一个小故事, “现在,我们学校的很多同学喜欢中国的布鞋,要我们国内的同学给他们带过去,搭配牛仔裤穿。真没想到,我们认为老土的布鞋竟然引领了潮流。”
有关留学专家认为,许许多多像陈治舟、马天乐一样的中国学子,为当地朋友带去了“中国风”,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身边的朋友,从而使中国文化变得鲜活起来。(郑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