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终身教授嵇少丞之前,我上网在“谷歌”(Google)搜索资料,这一搜不要紧,我顿时傻了眼。“地球材料流变”、“地震波性质”、“变形机理”、“构造变形”……行行闻所未闻的名词几乎令我对完成采访任务丧失了信心:一个整天鼓弄这些字眼的人该是个怎样乏味的学究呢?
“天上的星星掉下来是什么”
我怎么也想不到声名赫赫的嵇少丞会盯着他办公室的天花板问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当我还像个小学生似的在脑海里搜寻答案,他已经说出了答案:“是石头,我就是一个和石头打交道的人。”这平平常常的一句话顷刻间消除了我“隔行如隔山”的恐惧,也让我看到年轻教授痴迷于本专业的那份浪漫情怀。
嵇少丞刚从铁抽屉里拿出一块岩石标本,我立即被那上面美丽的纹理迷住了。嵇少丞将几张纸摞起来说是代表地层,再褶来弯去的,告诉我这些纹理是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同地层在受到挤压后形成的变形图案;每一层由于化学成分不同,故而又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外行的我一下子就听懂了。
嵇少丞又让我观看显微镜下的石头切片,我更是惊得发呆,若不是面对着一位国际知名的教授,我一定认为正在被他人恶意愚弄。
“这真的是石头吗?”我问,这些油画般浓烈、抽象的颜色与图案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的,这就是普通的石头。”教授认真地说,“每一块石头被切簿到大约30微米的厚度,都会有这样的魅力。在显微镜下,石头簿片成为五彩斑斓、绚丽多姿、变化莫测的图案,所以也可以说我研究的是一种美学,研究宇宙间最博大精深的物质及其内部结构之美,从小至10的负9次方米到大至10的正9次方米的区间尺度都在我的研究范围之内。”
见我又茫然起来,教授在纸上边写边解释道:“10的负9次方米就是矿物的晶格,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而10的正9次方米就是大陆和海洋、高山和平原”。
谁还敢说地质学是门艰涩难懂、枯燥无味的学问呢?
“自信是成功的法宝”
嵇少丞是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40出头的他已有10多年的教龄,在他学习和工作过的中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有多项重要的科研成果,出版了几本英文专著,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他还是法国科技部最佳博士论文奖、中国侯德封奖的获得者和德国洪堡学者。
嵇少丞谈起了自己应聘教授的过程。1990年,已经在法国拿到博士学位,又在中国完成了2年博士后的嵇少丞在渥太华加拿大能源资源部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蒙大正在招一位本学科的教授,于是他传发了履历。
那天的面试,其实是从与系主任共进早餐就开始了,上午9~12点是3个小时的报告与答问,这当然是考察应聘者有没有当老师必备的语言、知识和应变能力;再接下来是与研究生和学生会干部们一道用午饭,到了下午又“挨家挨户”地访问了10个教授,平均和每人聊15~20分钟。说是吃饭聊天,其实这每一个环节都是一场测试,每一句问话都隐藏着潜在的台词,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那一天的经历一点也不会过分,因为这些人的手中,都攥着一张选票。最后,在5名候选人当中,嵇少丞以最高票当选。
嵇少丞认为,成功在于知识扎实基础上的自信,他举例说:“我那天作报告时,一位国际上名气很大的教授指着墙上的亚洲地质图质问我:为什么我所讲的与该图不一致?到底谁对谁错?我瞄了一眼图后坚定地指出:“那张地质图是前苏联人沙波罗夫在1959年绘制的,仅反映当时地质学家的认识水平, 而我的资料是当今最新的成果,当然是我的正确。”然后我还请他阅读不久前我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
嵇少丞的博学与自信也为他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他要求自己“时刻准备着”为学生答疑解难,同时对学生也严格要求。在课堂上他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野外实习时他要求学生不许迟到,他规定每迟到5分钟就扣5分的成绩,若晚了20分钟,那就甭想再参加了。这样别具一格的“老外”,结果被学生们评选为“年度最佳教授”。
为祖国西部培养人才义不容辞
用知识报效祖国是嵇少丞的心愿。他每年都要回国两三个月,和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等单位开展合作研究, 联合培养博士生, 共同考察中国地质构造。他还经常被国内一些大学和研究所邀请讲学和做学术报告。他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科学顾问和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并荣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和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
2006年初,在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的帮助下,魁北克华人教授协会成立了, 嵇少丞当选为协会的创会主席。2006年10月份,又成功召开了“中国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座谈会。嵇少丞介绍说:在魁北克全省,现有华人教授近40人,囊括了医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工程学、农学等各类学科,可谓精英荟萃。这股力量可以凝聚起来为祖国的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问到协会的具体方向,教授说目前正在做的有3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与国内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第二,给国内大学培训青年教师,特别是西部人才紧缺、经济又欠发达的地区;第三,提供新的科研思想和教育理念、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帮助西部地区大学争取国家科研经费。
乐做石头的知音
嵇少丞对专业的热爱溢于言表,他不光说起石头来眉飞色舞,带我参观他的学校也是充满了自豪。站在新教学楼六层大厅,教授向我介绍说这是一座环保楼,冬暖夏凉,节约能源, 各种设计,包括材料的选用都以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他说:“你低头看,那一楼的红色代表岩浆,就是地下深处;二楼的黄色代表地表土壤;三楼的绿色,那就是生命的环境;你再抬头看蓝色的顶层,那就是大气天空。”
嵇少丞从来认为石头是有记忆、有语言的生命体,他说;“当我研究它们的时候,我会觉得它们是我的朋友,它们正在向我诉说所经历过的幸福与苦难:它们如何在岩浆房受到锻炼,如何被地震所扭曲,如何在高温下蠕变, 又怎样从地幔中攀升到地表,石头的这些埋藏于内心的秘密都需要地质学家去揭示,因为它们的秘密只能够讲给知音者来听。”
嵇少丞通过研究石头内部的构造和成分,探索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漫长的历史和复杂的演化。例如,海陆如何变迁? 山脉如何形成, 然后又如何走向消亡?每块石头对嵇少丞来说都不光是深奥的学问,还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都别有一番新奇、生动、激情和雅趣。
我忽然觉得自己非常的渺小和肤浅,因为我也赏石,但到了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所赏的不过是石头“瘦、透、漏、皱”的外表,而嵇教授赏的则是石头科学的内涵与哲理。
“有人认为搞地质的人非常辛苦,我却不以为然,我到野外去,登巍巍青山,观蓝天白云,览峰峦沟壑,大自然磅礴恢宏的千姿百态永远令我心旷神怡。”他说。
正是:“究石心还静,登山气更豪。”
我面前的嵇少丞教授,是学者,也是诗人。(胡宪)
嵇少丞,江苏盐城人,1982年获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理学学士学位,1982-1983年,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习。1983年赴法国蒙彼利埃(Montpellier)大学构造地球物理实验室学习,1987年获博士学位。此后,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做博士后,在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构造实验室做客座研究和加拿大能源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工作。自1991年至今先后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文理学院和蒙特利尔工学院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终身教职)。
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球材料流变学、显微构造、变形机理和岩石物理性质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为运用和发展现代构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地球内部构造变形的动力学过程作出了贡献,在国际同行享有声誉。现任魁北克华人教授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研究所海外博导,国际学术期刊Tectonophysics编委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