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郭东坡在全国华侨农场科技进步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促进华侨农场加快发展奔小康

  郭东坡

  (2001年9月4日)

  同志们:

  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华侨农场科技进步经验交流会,就是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 以发展为主题, 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交流全国华侨农场深化改革,科技进步的经验,促进华侨农场加快发展,摆脱贫困,奔向小康。这次会议,也是自全国华侨农场建立以来,国务院侨办和中国侨联共同组织召开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华侨农场会议。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华侨农场发展增加动力

  同志们,进入新世纪伊始,我们召开全国华侨农场科技进步经验交流会,很有意义。正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的: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未来的5年到10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我们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是,紧紧围绕“十五”计划, 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说,未来的5年到10年也是我们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关键的时期。抓住当前大好机遇,真正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我们华侨农场就可以摆脱贫困,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广大归侨就有望过上安居乐业小康富裕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这次会议也是全国华侨农场以深化改革,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发展奔小康的动员会、交流会、鼓劲会。

  党中央、国务院对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十分关心。在我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做出了《关于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华侨农场要走我国农村改革的道路,彻底改变现行农场的经济体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切实扩大生产经营者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特别是归难侨的积极性,促进华侨农场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确实提高归难侨的生活水平。近年来,各省区在积极探索深化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在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及职工参加社会养老统筹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各省改革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管理体制的改革。按照有利于华侨农场发展的原则,尽快将华侨农场融入当地社会,列入地方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共同发展;二是剥离华侨农场社会职能,将现由华侨农场管理的教育、卫生、公安等行政管理职能交给地方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减轻华侨农场的社会性负担;三是积极帮助华侨农场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解决华侨农场离退休职工的后顾之忧,起到了稳定华侨农场社会的作用;四是稳妥地进行华侨农场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和附加值高的名、新、优、特产品的比例,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五是加强了华侨农场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提高了华侨农场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改革,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大家知道,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时,指导华侨农场改革的工作职能已调整给地方人民政府。但是,我认为,不管职能如何调整,华侨农场有一大批归难侨在那里,只要有归侨侨眷,各级侨务部门就应积极工作,这是侨务部门为侨服务的职能。基于这种认识,国务院侨办从领导到业务部门十分重视华侨农场工作。但是对华侨农场的工作方法,则相应进行了调整。目前,国务院侨办对华侨农场工作的指导主要是一抓政策,二抓典型。抓政策,就是抓中央有关部门对华侨农场支持的政策,争取财政部、国家计委、劳动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对华侨农场的政策支持,为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抓典型方面,国务院侨办积极支持各省华侨农场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探索改革与发展的路子,把一些方面成功经验及时加以宣传和推介。

  ----在深化华侨农场体制改革方面,我们推介了福建省政府理顺华侨农场管理体制,使华侨农场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华侨农场和经济开发区两块牌子一起运作,增强华侨农场活力的做法。

  ----在综合配套改革方面,我们推介了云南省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理顺体制、分离社会职能、实行场员制方面进行的大胆尝试。

  ----在面对现实,知难而上,积极推进改革方面,我们推介了广西自治区政府理清发展思路,从加强领导班子和管理体制入手,先易后难的做法。

  ----在树立“品牌”意识,扩大华侨农场对外开放方面,我们推介了海南省政府以兴隆华侨农场建场五十周年为契机,开展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的做法,并与海南省侨办共同举办了“中国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研讨会”。

  ----在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迎接入世挑战方面,我们推介了福建、云南、广西等省区在引进优良品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经验。

  近两年来,各省区之间,华侨农场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和次数明显增多。国务院侨办在总结和推广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的经验的同时,积极向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宣传,争取了各方面对华侨农场的了解和支持。

  通过以上方面的工作,推动了华侨农场深化改革,为华侨农场的发展增强了动力,华侨农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较大进步。工农业总产值已从1995年的60多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85.93亿元,年人均收入已从1995年的1450元增加到 2000年的2095元,华侨农场归难侨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华侨农场加快发展

  我们在积极推动华侨农场深化改革的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积极引导华侨农场走科技兴场和科技致富的道路,努力促进深化改革与科技进步紧密结合,从而有利地推动华侨农场加快发展。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华侨农场要启动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两个动力的轮子,才能真正驶上小康富裕的快车道。

  要真正做到依靠科技进步促发展,就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

  (一)强化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发展的观念。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加快发展的关键。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要自觉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今年6月召开的中国科协大会上,江总书记又进一步提出:“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华侨农场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华侨农场仍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老化,经营管理粗放,市场竞争能力弱,经济效益低下,职工科技素质差等问题,这些都是制约华侨农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状况表明,我们华侨农场还没有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不解决这个问题,不强化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发展的观念,不加快华侨农场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步伐,在我国即将进入WT0,面临新一轮严峻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就可能打败仗。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科学技术落后,就会被动挨打。我们的同志一定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自觉地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强化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发展的观念。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福建、广东、云南、广西、海南的一批华侨农场的同志们积极探索科技兴场,科技致富之路,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推动当地的华侨农场加快了发展,不少华侨农场归难侨职工依靠科技脱贫,走上了科技进步奔小康之路。这次大会上几个省的代表都有精彩的发言,希望到会的同志们认真学习,相互借鉴,不仅是学习人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发展的观念。树立了新观念,转换了新思路,在新世纪里,相信会有更多的华侨农场依靠科技进步打开新局面,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二)加大高新技术应用推广力度,加快华侨农场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长期以来,一部分华侨农场由于多种原因,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种植结构单一,栽培管理水平低,品种老化产量低,效益低下,发展缓慢。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有的华侨农场以引种新品种,新栽培方法,加大高新技术应用推广为突破口,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福建漳州常山华侨农场引进了台湾脆桃、晚熟洋桃、菠萝雪茄、火龙果、黑珍珠、人参果等名优水果和食用菌,推广面积2000多亩,成为华侨农场归难侨职工增产增收的重要来源。他们还针对现有2万多亩水果品种单一,品质不佳,难以适应市场需要的现状,引进新工艺,采取高位接种、控梢、控穗等新技术,把4500亩低产劣质果园改造成高产、稳产、丰收果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依靠科技进步,华侨农场初步实现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华侨农场的发展,最大的课题是要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这方面,一批华侨农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广东光明华侨畜牧场依靠科技兴场,积极占领国际市场。他们生产的鲜奶在香港市场有重要份额。广东惠州潼湖华侨农场,科学饲养肉鸡,每年出口香港80万只,每年为华侨农场增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有的还利用科技进步,推动农场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如福建江镜华侨农场,是个海滩围垦的农场,长期以种植单一水稻为主,生产食盐为辅,结构单一,效益低下。该场依靠科技进步,把低产田、低洼地改粮为鱼,发展淡海水养殖1.6万亩,养殖业成了农场的支柱产业,闻名全省,效益明显提高。2000年人均创产值3万元,人均纯收入4802元。

  我举这几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华侨农场在加大高新技术应用推广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在加快农场市场化、产业化进程方面仅仅是少数几个华侨农场破了题,大有文章可作。因此,各地华侨农场都应从本地实际出发,选好自己科技进步的突破口,大力推进科技兴场,促进华侨农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华侨农场脱贫致富的发展步伐。

  (三)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华侨农场可持续发展。

  在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华侨农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眼前的、近期的成效和收益,更要注重华侨农场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我们相当一部分华侨农场地处丘陵和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加之多年来的粗放经营,造成水土流失,降低了土壤肥力和地表蓄水能力,使华侨农场的生态和生产环境更加恶化。同时,我们一些华侨农场职工的环保意识差,茶、果、菜园内大量使用农药,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不同程度超标。不合理使用化肥,更进一步导致土壤肥力减退,增加了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WT0,国际市场将对我国农产品进一步开放,同时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指标将比现行国内标准更为严格,如茶叶的检测指标就将提高10—100倍,这是个严峻的挑战。

  正如专家所指出的: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比其他任何行业更加依赖周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然而,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农业所依赖的环境资源正遭受严重的破坏,水土污染加剧,空气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繁,这些严重威胁了农业的发展,也同时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

  因此,去年国务院侨办和中国侨联一起,积极运用福建省农科院的生态农业模式化技术,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探索华侨农场可持续发展之路。

  福建长龙、丰田2个华侨农场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是以生态恢复和建设果茶园为重点,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业,推动生态园区生产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获得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目前,2个“示范园”的起步发展比较顺利,在这次会议上,要组织大家参观,并有福建省农科院专家的专题介绍。我想这对我们地处中西部生态条件较差的许多华侨农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我代表国务院侨办和华侨农场广大职工对福建省侨务部门的积极探索,对福建省农科院领导和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以及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真诚的敬意和感谢。

  (四)建立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机制。

  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华侨农场发展的运行机制。

  首先,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国家(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将继续通过专项经费对华侨农场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项目予以扶持;农场企业要面向市场,逐年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投入,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积极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成果与企业合作,并参与分配;鼓励职工特别是有条件的职工参与科技投入,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其次,要建立科技示范推广机制。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应用有一个由点到面,逐步发展的过程,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是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各地华侨农场在推进科技兴场中,要注重通过建立科技示范户、示范田、示范园,以及建立产业化基地等多种方式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要让广大农场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科技进步的成效,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自觉性。 第三、要建立科技合作、引进机制。应当承认,我们大多数华侨农场自身的科技实力,特别是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要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依托其科技资源,应用其科研成果,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双边技术协作机制,提高华侨农场的科技开发水平。同时,要注意发挥“侨”的优势,在科技进步方面,抓好资源、技术、人才的“三引进”工作,力争有新的突破,借“船”出海,推动华侨农场的科技创新,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方面,广东、福建、广西、云南都有成功的实践,现在的问题是要把对外开放的窗户开大,道路拓宽,让更多的华侨农场借助“侨”的优势,加快发展。今后,国务院侨办、各地侨务部门都要把为华侨农场做好“三引进”服务,作为我们为侨服务的重要内容,长期开展下去,国务院侨办所属的华声龙脉网将利用电子媒体互联网站为全国华侨农场开展网上招商服务工作。

  (五)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为华侨农场科技进步提供人才资源。

  目前,全国84个华侨农场和60万人口中,有,22万归难侨、还有相当多的职工来自当地农村。从业人员中既有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也有一部分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差,不善于科学种田和市场经营,土地经营粗放,处于低产甚至闲置状态。不改变华侨农场人员素质的状况,华侨农场就难以实现快速发展。为此,各地华侨农场应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加强科技人才和职工队伍的建设。要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加强人才的培养。以企业领导骨干和科技人员、经营人员和专业户为重点,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其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要重视人才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科技骨干和专业户“领头羊”的示范作用,在广大华侨农场职工中,要广泛地普及科技知识,更大面积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广大职工共同走上小康富裕之路。

  三、政府重视,多方支持,共同推动华侨农场的发展

  自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国营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各有关省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广大华侨农场的干部、职工在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艰苦创业,辛勤劳动,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华侨农场由计划经济的体制和管理模式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由计划导向转为市场导向,由单一结构向调整优化结构发展,需要有一个相当的过程。除少数农场外,大多数华侨农场发展仍比较缓慢,相对滞后于当地村镇的改革进程,不少农场归难侨职工的生活还比较艰难。海内外侨界人士对此也十分关注。

  华侨农场是国家为了安置被侨居国迫迁回国的归难侨而建立的,它与国营农垦企业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时还有自己的特殊性。一是由国家安置大批归难侨,是当时国际政治斗争的产物,有很强的政治性;二是绝大多数归难侨是被迫离开侨居国的,在海外还有许多亲戚、朋友,具有涉外性;三是当初安置时间紧,批量大,选址和布局不甚合理,多数华侨农场所处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较差,发展起来比较艰难。为此,在(85)26号文件中,强调指出:“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省、自治区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把它作为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任务,认真抓好。”“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有关省、自治区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今天,华侨农场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面临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仍然是华侨农场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希望有关各地党委、政府进一步重视并加强华侨农场的工作。一是在政治上对华侨农场摆脱贫困,加快发展予以更多的关心,把华侨农场的发展纳入地方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在组织上进一步加强华侨农场领导班子建设,为华侨农场配备好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三是在经济发展上对华侨农场继续予以扶持,在华侨农场发展政策、减轻社会负担、科技发展、扶贫帮困等方面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中央“五侨”,即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全国政协侨港澳台联络委员会,致公党中央,国务院侨办,中国侨联,代表全国侨界十分关心华侨农场的发展和广大归难侨生活的改善。今年春节之际,“五侨”联合组成慰问团到广东、广西华侨农场慰问归难侨职工,回京后,“五侨”领导共同出面与财政部领导座谈,争取国家财政在“十五”期间继续给予华侨农场以必要的支持。最近国务院侨办、有关地方侨办、中国侨联和致公党中央,联合派出多支医疗队,到广西、云南、江西等地华侨农场开展“送医送药”活动,为在华侨农场的广大归难侨送去全国侨界的一份爱心和温暖,受到农场归难侨职工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中央有关部门的同志也对华侨农场发展予以积极的支持,他们多次到各地华侨农场调查座谈,了解第一手资料,制订有利于华侨农场的政策。经过各方努力,国家计委在“十五”期间将继续支持华侨农场的基本建设项目;财政部在“十五”期间除在华侨事业费上对农场继续予以扶持外,还增加了对农场困难职工的生活补助;劳动保障部会同财政部积极帮助解决华侨农场职工退休养老保障等问题。政府重视,多方支持,这些都将为华侨农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同志们,华侨农场是我们党和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的事业任重道远。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在人。也就是说,华侨农场的明天,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的重任就在于诸位。大家既肩负党的重托,又肩负着华侨农场广大归难侨职工的期望,责任重大。希望大家要认真负起责任,勇挑重担,发扬勤政、廉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归侨侨眷服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团结一致,共同把工作做好。华侨农场的发展,关键在于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努力建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各行各业都在迅猛发展,华侨农场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加快发展的步伐。我们要认真学习在改革和发展中作出突出成绩的省区和华侨农场的先进经验,认真总结自身在改革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华侨农场广大职工和归难侨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在新的世纪里,华侨农场一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摆脱贫困,走上小康富裕之路,并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开幕 知名人士捐款近200万
·加国华人赞“神六”开创中国航天新纪元
·美俄克拉荷马大学中国学联电贺神六升空
·中国新一轮航天员选拔方案包括女航天员
·“神舟”六号发射升空 中国首次多人多天飞行
·纽约侨胞庆祝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福布斯公布全球富豪榜 李嘉诚仍为中国首富
·祖籍台山三华人扬威北美传媒圈
·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 提出“十一五”主要目标
·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
·上海静安区侨界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定位大讨论
·鹤岗市外侨办积极举措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
·600多海外游子回乡 斗门恳亲大会开幕
·美13岁华裔少年读大学
·成长背景迥异:“代沟”扰乱在日华人生活
·印尼晋江同乡会在雅加达成立
·飓风再临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做好撤离准备
·中方望印尼保证今后不再向中国渔船开火
·成思危会见全球华人竞争力品牌大会主席
·生前致力促统大业 著名侨领程君复在美去世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