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郭蝈
“窄轨铁路”中国造?
有关中国旧军阀阎锡山修铁路的故事,中国人已大多耳熟能详:为了防止外敌入侵,土皇帝阎锡山在山西修铁路时,将铁轨的间距比外面的缩小了一号,外面的火车要进入山西,对不起,你必须要换上符合山西铁路要求的轮轨才可以行驶。
近两年来,一项由中国推出的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也被美国指责为“中国的窄轨铁路”。围绕这项标准的争执,双方你来我往,到现在也未能看到有达成妥协、停止争吵的迹象。WAPI标准究竟是什么?它的出世为何会引出如此强烈的反响?
这一切都要从2003年5月开始:
——2003年5月12日,中国有关部门正式发布了我国境内惟一合法的无线网络国家标准:GB15629·11和GB15629·1102。此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制订了WLAN标准中新的安全机制——无线局域网监权和保密基础结构(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wre)简称WAPI标准。
——2003年7月,在WLAN国家标准宣传贯彻会议上,WAPI标准被中国政府部门明确批准成为中国境内惟一合法的无线网络技术标准。
——2003年11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无线局域网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的公告》,以政府令的形式正式向世界推出WAPI标准。
——2003年12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又联合发布了对无线局域网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公告。公告明确规定:从2003年12月1日起,禁止进口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无线局域网产品;至2004年6月1日起,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施加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无线局域网产品不得出厂、进口、销售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WAPI是什么?用内行人的话说:“它就是一个安全标准,一个被强制推行的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标准,仅此而已。”
谈及制订这标准的法理依据,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是一位主权国家,完全可以制订强制性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业标准。这些标准不但中国企业和公民要遵守,将产品销到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和外国组织也必须遵守。”
然而,人们未曾料到的是,WAPI标准一经发布,立刻就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
全球WLAN三大芯片巨头之一,国际WI-FI(无线保真)联盟核心成员Broadcom的首席执行官罗斯率先对中国的WAPI标准发难。他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扬言:“我们不会玩他们的游戏。即使到了只有使用他们的加密技术才能进入中国市场的地步,我们现在也不打算承诺照办。”负责802·11系列标准认证的WI-FI联盟也对中国的WAPI标准表现出强硬姿态。WI-FI联盟主席邓尼斯·伊顿强调:如果这些规则在2004年6月生效前仍未有折衷方案,WI-FI芯片制造商将考虑停止向中国销售WI-FI芯片,也不会遵守那些(中国制订的)规则。”
IEEEE的802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委员会主席保罗·尼科利奇也担心:“WAPI标准的强制实施,将会导致802·11产品被禁用从而限制了选择,增加了用户成本。”他警告说:“WAPI标准的强制实施将会给世界无线局域网产品市场造成不必要的分裂。”
在对中国的WAPI标准作出强硬抗拒姿态的同时,这些美国企业也向美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公关工作。2004年3月,美国时任国务卿鲍威尔、商务部长埃文斯、贸易谈判代表佐利克三人联合致函中国政府,要求取消WAPI标准的相关规定。美国政府发言人甚至威胁说,一旦谈判不能奏效,美国政府将可能会通过向WTO提起申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美国企业和美国官方的态度来看,他们认定中国推出WAPI标准,就是在搞技术壁垒。
鉴于WAPI标准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2004年4月19日,吴仪副总理率团到美国主持第15届中美商贸联合会议时,经中美双方协商,中国政府宣布无限期推迟WAPI标准的实施时间。而美国政府也承诺,同意IEEE与中国合作,共同修改WAPI标准,使之成为世界标准。至此,惊动世界的WAPI标准大战以双方各让一步暂时告一段落。
安全隐患和版本互不兼容催生WAPI标准——中国为什么要推出WAPI?
WI-FI联盟制订的802·11系列标准的安全漏洞,一直是被世界通信界诟病的一个话题。该系列标准最先遭到抵制是在欧洲。执行WI-FI标准的欧洲国家在实践中发现,因军用品和民用品都是在执行同一个通信标准,使用起来,不仅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之间的频率相互干扰,而且极容易造成军事秘密泻露。为了解决这一安全顾虑,欧洲电讯标准研究院制订了两个WLAN标准,其中规定,在欧洲出售的WLAN产品必须具备TPS和DFS这两个功能,即功率控制和主动频率选择。面对欧洲国家的“叛逆”,IEEE和WI-FI表现的很配合,也很心平气和,他们既没有象对中国的WAPI标准那样指责中国搞技术壁垒,也没有宣布要抵制,而是在现有的802·11A和802·11B标准的基础上,为欧盟国家量身定作了另一套新的标准——802·11H标准,以适应欧盟的特殊需要。
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面对WI-FI标准的安全漏洞,不可能不为自己的信息安全问题作出反应。
WI-FI现有标准除了安全漏洞外,802·11A和802·11B两个标准之间互不兼容是它另一个大弊病。从2002年开始,WI-FI开始制订802·11I系列标准,以克服802·11A和802·11B标准之间存在的问题,但以现实的态度看,这套标准大概要到2006年才可以在全球开展全面强制认证。所以业内人士认为以中国市场目前年三位数的高增长率,如不实施中国的WLN标准,到2006年,将会有大量含有安全隐患和设计缺陷的WLAN产品成为中国企业和个人用户手中的“鸡肋”,而更换新产品,则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大量浪费。
中国的WAPI标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以西安西捷通电子通讯有限公司为主的几家中国公司,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对现行无线局域网技术和标准作了深入研究和剖析,对相关标准做了修改和完善,推出了认证机制更加严格,保密性更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WAPI标准,从而比较好地解决了通信安全问题和不同标准之间兼容性问题。
变了味的WAPI标准之争——话语权的争夺
WAPI标准推出后,国内芯片制造商如海尔、联想等厂家都表示了支持,上游的芯片供应商也不是所有人都象Broadcom那样完全予以“棒杀”,WI-FI联盟的重要成员之一,Netgear首席执官劳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电子企业来说,遵守各种国家和地区标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技术界习以为常的事,我们处理起来得心应手。”
一个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度,处理起来又得心应手的普通的“安全标准”,为什么会让国际上的芯片制造大鳄视之为洪水猛兽,非得要置之死地而后快呢?中国业内人士也愤愤不平地质问:中国制订标准和欧盟制订标准的动机与性质并无两样,为什么却遭到截然不同的两种对待呢?
这里面,当然会有利益驱动。
中国宽带无线标准工作组新闻发言人刘朝阳就曾撰文指出:“2002年以来,WI-FI组织的高层频繁光顾中国,广泛接触运营商、设备商和媒体对在潜力巨大的中国WLAN市场开展其收费高昂的认证业务给予很高期望。然而,2003年WLAN中国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却使得WI-FI联盟的梦想成空。”“WI-FI组织不玩是因为其无法在中国市场收取名目繁多的高额会员费和产品认证费用。”
在今年的法兰克福会议上,一位英国标准专家的话也印证了刘朝阳的观点。这位英国专家在谈到WAPI标准之争时坦言:“这不是一桩几十亿美元的贸易争端,而是涉及上千亿美元市场的争论。”
那么,WAPI标准之所以争得面红耳赤,久拖不决,纯粹就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专家认为:问题也没有这么简单。
一位资深记者在一篇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长期以来,美国人一直充当着标准制订者的角色,因此无法接受目前被人制定标准的事实。美国人习惯了充当别人的警官,无法接受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事实。说到底还是美国人忍受不了身为第三世界的中国人也开始不对美国人惟命是从了,也要自己制订标准,不管是什么原因,安全也好,变相的贸易壁垒也罢,美国人不能忍受被视为第三世界的中国人也想翻身做主人。正因为如此,美国人对WAPI标准的抵制已变了味,这既是为了美国企业在全球的霸权,也为了美国在全世界的警察角色,更为了高于其他民族的大美国的文化、价值标准。”
中国移动通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标准专家岳旭鹏、李进良也认为:“WAPI标准遭强烈抵制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国家标准(WAPI)的制订,威胁到WI-FI联盟的话语权,具体来说就是威胁到标准的话语权和利益分配的话语权。”
这两位专家认为,多年来,WI-FI联盟以“猴王”自居,已经习惯于把中国看成是贫穷落后的“小猴子”,认为中国在通信技术标准等领域根本就没有资格拥有制订标准的话语权。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如今这个“小猴子”——中国居然也敢摆着架子对“猴王”——WI-FI说:“喂,想进中国市场吗?那只能照我们的游戏规则来玩了!”WI-FI自然不会买账。让WI-FI恼火的不仅仅是因为其无法在中国市场收取名目繁多的高额会员费和产品认证费用,怕失去产业链的主导权可能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争论何时结束——WAPI标准路在何方?
为了抵制WAPI标准正式付诸实施,由美国人主导的WI-FI联盟和IEEE组织可以说是使尽浑身解数:从2004年11月份美国奥克兰会议的“拒签事件”,到今年2月德国法兰克福会议上国际标准化组织全力阻止中国的WAPI标准进入国际标准申报流程,这些事件的背后无不透着国际利益集团操纵的黑手。
据业内人士透露,为打压WAPI标准,国际利益集团现在主要采用以下四个策略:(一)高层施压;(二)寻求补偿和建立国际合作,要求将WAPI标准由强制性改为推荐性,并同时公开密码算法;(三)在中国建立一个拥有更加广泛组织的合作关系;(四)建议中国WAPI标准只在高机密领域使用。
WAPI标准推出之后,一波三折、风波不断,也引起了国内业内人士的反思。有关人士在肯定了WAPI标准的诸多优点的同时,也中肯地指出WAPI标准存在的不足。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研究中心研究员凌善康在目前就曾撰文指出WAPI标准存在的以下不足:一是在提出标准的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充分的分析和估计;在没有市场实际使用和标准缺乏透明度的情况下,匆忙把WAPI标准强行推出,运作上有些操之过急。二是在谋求国际合作伙伴方面做得不够,对于一项标准,尤其是含有技术专利的“事实标准”,不应该完全封闭、孤军作战,应该从移动始端到移动网络,设备制造商构成的产业链中吸收一些同盟者作为合作伙伴。中国的WAPI标准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中,成分过于单一,一些在国际上具有相当能量的大厂商基本上都不支持WAPI,这些WAPI步履维艰的主要原因。
尽管WAPI标准存在着这些不足,但凌善康还是为WAPI的诞生而高兴,他说:“这是一个方向!”
凌善康认为:WAPI标准的推出很重要、很有意义,它标志着在标准的制订和争夺中,中国开始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这对以后中国参与数字电视,TD-SCDMA等标准制订工作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和借鉴意义。尽管推出WAPI标准引起了一些争议,但这对中国业界是个很好的洗礼,让中国业界认清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
凌善康最后说:今后中国制订标准,必须把市场和标准结合起来。中国市场这么大,没有自己的标准怎么行!
至于这场引人注目的标准大战何时才能结束,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日期,有的人甚至作出悲观的判断。日前,笔者在国家质检总局采访时,却听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标准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称,这场争论有可能在2005年底结束。
这位人士透露,2005年年底,中国将重新推出修改后的WAPI标准,新标准与旧标准的最大区别就是将公布WAPI的密码,使WAPI成为公开的、不含技术专利的新的国家WLAN标准。
对处于僵持中的争斗双方来说,共赢,也许永远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