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讯:金秋季节,原美国华盛顿地区上海同乡会会长、《苏州河畔青青草》绿化捐赠网页发起人冯佳琳女士和丈夫全美华人协会总会长邹作雄先生又一次来到上海,回到故乡母亲河畔。
冯佳琳此次是专程参加即将在成都北路苏州河畔“九子体育公园”建设的“苏州河畔青青草”绿化项目捐赠仪式。上海市黄浦区侨办主任方立平、副主任史海岭、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国庆、副书记陆辛愉等会见了远道而来的美国华人朋友。
望着高楼林立、满目青翠的苏州河两岸和由浊变清的苏州河水,冯佳琳思绪万千,唤起对故国家乡、往昔旧时、上海巨变的回忆。冯的曾祖父冯焌光是清朝举人,曾任江南制造局总办和上海道台,光绪二年捐银2万两创办“求志书院”,是当时上海县城内五大书院之一。冯佳琳少小离家,从上海到香港、日本,五十年代从美国大学毕业,成为出色的医学超声波专家,但几十年乡音未改,乡情依旧。她和丈夫邹作雄响应希望工程,在福建、贵州陆续捐赠了10余所爱心小学。2000年又捐款15万元在黄浦区“求知中学”修建了校史陈列室、音乐、美术教室。2003年经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金敏珠亲自赴港协调,由冯佳琳倡议,偕同其堂姐冯琳,代表冯氏家族将祖传珍贵历史文物《幽穽雪鸿》八段书画卷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永久收藏。
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冯佳琳是苏州河变迁的历史见证人,40年代她看到与旧上海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咫尺之遥的苏州河畔是一片破房简棚,几座年久失修的老桥横跨在浊水之上。50-60年代,她从海外媒体上看到,苏州河成了生产河、运输河,过度的工业化使河水更加混浊。70年代苏州河水变黑了,变臭了,外白渡桥附近苏州河和黄浦江汇合处,黑黄分明的两股水流的交汇,竟成了上海的一大奇特景观。她在大洋彼岸默默关注。1988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向上海市民发出了“决心把苏州河治理好”的号召,成立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小组、制定了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提出了到2000年让苏州河水基本变清的奋斗目标。合流污水治理一、二期工程相继开工、码头搬迁、临河高楼拔地而起,林木绿地如雨后新绿遍地开花。
上海的巨变使侨居海外几十年的老华侨震撼了,苏州河的苏醒使远方的游子感动了,她从美国东海岸的家中飞到上海,在临近苏州河的平江小区购置了一套高层住宅,她要在23楼的阳台上见证母亲河的历史变迁。随着苏州河治理的逐步深入,苏州河已成了景观之河、休闲之河,亲水平台、景观绿化、水景住宅环绕着十里长堤,红花绿草、长廊小厅点缀着逐渐清粼的河水,使沉睡多年的苏州河逐渐恢复其妩媚动人的青春活力。
在2000年首届“相聚上海,共谋发展”海外上海侨团负责人聚会时,冯佳琳提出请世界各地华人华侨为苏州河绿化植树种草的倡议,得到了与会侨团负责人的一致赞同,在上海市侨办和黄浦区侨办配合下,联络了意大利上海联谊会、阿根廷华侨商会、利男居食品有限公司(台湾)等13位海外侨领和侨台资企业家发起设立了《苏州河畔青青草》绿化捐赠网页——ww.suzhouriver.org。冯佳琳首先捐赠了5000美元,又在美国募集了1000美元捐款,9月上旬她还亲自带领20余位美国大华府地区华人华侨参观了苏州河环保和绿化工程,希望通过《苏州河畔青青草》网页的宣传,让海外华侨、华人为母亲河的绿化和环保出一点力。
目前,经黄浦区侨办和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共同努力,主要由冯佳琳捐赠的《苏州河畔青青草》绿化项目将在成都北路苏州河畔的“九子体育公园”建设。冯佳琳表示,海外华侨华人无论走到那、走多远,我们的根总是在中国,为上海的发展、为苏州河的绿化出一点力,是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的情之所系。(上海市黄浦区侨办/贺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