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远在海外的侨胞黄文兰,照例给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打来越洋电话,询问去年10月奠基的综合实验楼建设进展情况。校长蔡建华告诉笔者,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每月一问,这种惯例黄先生已经坚持了整整20年。
已是82岁高龄的黄文兰,祖籍莆田涵江区江口镇,1951年远渡南洋谋生,几年后因事业有成、乐于慈善而成为侨领。从1954年开始,他为家乡捐资办学等慈善事业做了整整半个世纪;而他平生捐资最多、用心最勤的,还是位于家乡石庭的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简称侨职)。
1985年,在黄文兰的动议下,原为附属初中的侨职另行选址新建,其中,黄文兰捐资80万人民币,独家建设一座可容纳1000多名学生的大礼堂。自1989年搬入新校址起,侨职进入最佳发展时期,1995年即被确定为省部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成为莆田市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缩影。1996年,黄文兰因此荣获福建省政府“乐育英才”表彰,今年又荣获莆田市“捐教助学”银质奖章。
“职业教育有许多好处。”笃信实业发家报国的黄文兰,深知技术工人的重要性,只要一回家乡,他必定到学校去,和广大师生座谈,结合莆田企业众多、熟练工人短缺实际,全面分析职业教育的美好前景:“一是能促进就业;二是能解决工荒;三是能促进劳务出口……”20年来,在以他为首的华侨董事会的支持下,侨职先后开设模具设计与制造等6个热门专业,建立数控机械等5个多功能实训室,并率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成为莆田市赴新加坡劳务输出的重要培训基地。
髦耋之年的黄文兰依然倾力支持职业教育。去年5月,为支持侨职创建国家级重点职校,黄文兰又带头捐献30万元人民币,用于建设综合实验楼。去年底,黄文兰再次颁发“文兰奖”。据悉,设立于2004年的“文兰奖”已颁两届,受奖(受助)师生达300多人次,奖励金总额超过7万元。
“文兰先生为发展家乡的教育、文化事业,捐献的数百万港币,都是他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见证了侨职从附属初中到省级重点中专的原校长黄瑞麟,是文兰的同乡,提起黄文兰的慷慨捐助与俭朴生活,很有感触,他说,今年2月14日,文兰参加莆田市“捐教助学”表彰大会,穿的一件蓝外套都已经修补了3次。(来源:福建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