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单一并无突破
除了李连杰,在好莱坞发展的另一位“功夫大哥”成龙也遇到了麻烦。《尖峰时刻》可以说是成龙在美的成名之作,但直到他目前接拍的该片第三部《尖峰时刻3》时,他的英语仍没有被美国导演认可。成龙抱怨道:“难道在以我为主角的电影中,观众们听到‘成龙式英语’不好吗。”但美国导演仍强调,成龙的电影就是花哨的功夫和搞笑的情节,说英语对他来讲并无必要。
“功夫明星”仍然是中国明星在美国影片中的典型符号。无论是大红大紫的《卧虎藏龙》,还是“打遍全球”的《杀死比尔》,甚至是在动画为主的《黑客帝国》里,中国明星都会功夫,但似乎也只会功夫。连最新的喜剧片《终极密探》中,在美打拼多年的华裔影星刘玉玲,饰演的仍是武艺高强的联邦女探员。最令许多中国影迷至今不解的是,李连杰竟在前两年出演了《狼犬丹尼》,片中李连杰几乎是一言不发,只知道像狼犬一样为主人拼命杀人。
除了以武见长的中国明星外,好莱坞影片中的华人大多以弱者形象出现。尤其是像《超人》、《蜘蛛侠》等美式英雄片中,华人总是面对灾难时不知所措,等待着神灵的保佑。
期待改变要靠自己
客观的讲,美国影片中的华人形象并非一成不变。上世纪30年代,好莱坞影片中的“付满洲博士”简直就是一个邪恶妖魔的化身,他残暴成性、诡计多端,精通五花八门、鲜为人知的酷刑,能调制稀奇古怪的毒药。另外还有同时代的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神探“陈查理”,他的所作所为虽然不错,但行为举止却缺少阳刚之气,动作矫揉造作,颇具女性化。
现如今随着赴美发展的中国影星增多以及中国国力的增强,美国影片中的华人形象已有改观,但形象单一也是不争的事实。有美国影评人指出,华人在美国影片中以被打败或被拯救的形象出现并不奇怪,为了不凸显美国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矛盾,将其他少数族裔刻画成弱者形象是一种讨巧的做法。
短时期内改变美国影片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并不现实。要想使华人在电影中的单薄形象丰富起来,只有更多的中国人拍自己的电影并成功走向世界才最为可靠。(王海、吴凯龙)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