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鲜为人知的艾青轶事
——献给艾青先生辞世十周年








  文、图/ 尹世霖

    手头这本《村边的小河——农村孩子的朗诵诗》,是我刚刚出版的诗集,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个人作品集。原因之一是集子中的一首诗《爱你,艾青》,圆了我的一个梦——对艾青先生的感念之梦——

  他把喂养自己的保姆当作母亲/他为深爱脚下的土地泪流满面/他说自己是一个吹笛子的人/笛子和诗要“为人民代言”/当我在这座诗城漫步/当我面对艾青诗歌馆/仿佛有一个高大身影/在云端和我笑谈/“孩子,我羡慕你/羡慕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少年/我相信诗之国的新一代/将谱写出最辉煌的诗篇

  真的,当我站在艾青诗歌馆那洁白的二层小楼前时,我自己就像诗中那个孩子,怀着崇敬的心情,回忆着我和艾青先生一件件难忘的往事——

  教师光荣

  我这个从小爱诗的青年,早就读过艾青的诗,知道他在中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可以说神交已久。只是我知道他,他根本不知道我。就是在他倒霉的那些年月,我也像千万正直的人们一样,盼望着艾青和他的诗的重现。这一天终于在“文革”结束后不久到来了。

  艾青离开新疆回到北京,蜗居在东城区史家胡同一个极普通的居民小院中。他的小儿子艾丹和父母一同住在不大的房子里。艾青和夫人高瑛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业,希望他能进入和史家胡同仅一街之隔的北京二中读书。北京二中是北京乃至全国的著名中学,尤其以“出作家”闻名,像从维熙、刘绍棠、韩少华、舒乙,包括本人,都是二中“子弟兵”。可是按照文革以来“划片入学”的规矩,史家胡同的孩子根本不可能进入二中。大概艾青从朋友那里打听到我也是一个“诗人”,已经出版了个人诗集,恰恰又是北京二中的教师,所以就想通过朋友认识我。我听说大诗人艾青就住在离学校一个胡同之隔的民房,而且愿意见我,真是喜不自胜,恨不得立即前去拜访。

  那时“文革”余风犹存,并不是任何人都敢于接触艾青这样的“老运动员″的。果然,从艾青的居住情况,就可以看出他当时的“社会地位”。他们一家住在有许多住户的小院的北房,艾青的所谓书房,其实等同于客厅。当我以当年的标准,说他的房子还不错时,他禁不住哈哈大笑,孩子似的盯着我,诡秘地说:“尹老师,你知道我在哪里上厕所吗?就是说,我要到哪里去大小便?”

  我正不知如何回答,他却透过房门和窗户,指着院子大门说:“我要到大门外、胡同中的公共厕所大小便。特别是大便的时候,一边闻着味道,一边密切联系群众……”

  说到这里,艾青脸上依然挂着微笑,或曰讪笑,而我的心却酸酸的,一点也笑不出来。是的,当时我也住在小胡同里边的小院里;只不过是比史家胡同更小的细管胡同,更窄的居民小院,上厕所也要去胡同里的“大茅房”——公共厕所。我当时最害怕有高贵的朋友来访,怕他们要上厕所,去同众人一起,经受没有隔栏、可以相互“观赏”和“闻味儿”的尴尬。有一次,一位美国来的女士到访,中间提出要去“洗手间”,结果,她一进公共厕所的门就傻了眼,犹豫再三,只得与众不同地面向里墙蹲下……

  艾青身高体壮,头大脸方,说起话来,总爱微笑着盯着你,娓娓道来。他听说我是专门给孩子写朗诵诗的,微微点头称许。他还说教育太重要了,你们当老师的很辛苦。这些话在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的“臭老九”教师听来,真是如沐春风。

  北京二中的“四一”校庆要到了。“文革”中是没有校庆的,现在要过校庆了,少不了要请一些名人题词作画,我也代表学校,请艾青给学校写几个字。很快,他让儿子艾丹送来三幅斗方。艾丹对我说,“一幅给学校,两幅给您。”两幅给我?我实在没有想到,因为我并没好意思向这位诗界泰斗求字呀!

  到底是诗人,题词极精炼:给学校的一幅写的是“培育人才”;给我的,一幅写着“教师光荣”,另一幅写的是“懒惰的人等待幸运 聪明的人依靠勤奋”,还谦虚地写上“世霖同志指正”,落款“艾青”之下,是他的一阳、一阴两方印章。

  这两幅墨宝实在太珍贵了。我把它装裱好,并量身定做了两个镜框,收藏起来。我一直觉得这两件珍品,应该是属于北京二中的“文物”。恰巧,二十多年后的2005年,北京二中成立“教师博物馆”,我把珍藏的这两件文物献给了母校二中。次年,我把自己的50年教育教学文集,交由二中印刷,封面的书名就是艾老的题字“教师光荣”。

  忘年朋友

  我一直视艾青为长辈和诗歌创作的偶像,从来不敢视为平辈的朋友。可是从艾青那里,我感到的却是朋友般的对待。

  1979年的一个秋日,我应约去访史家胡同。那天艾青显得挺高兴,他坐在书桌前,让我坐在他身旁。只见书桌上有高高的几摞新书,艾青从最上面拿过一本。我一眼看见素雅封面上的四个大字:艾青诗选。我敢肯定,这是“文革”以来十二、三年中,除了鲁迅作品集以外,最厚重的一本个人诗集,又是文学出版界的翘楚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是艾青“倒霉”和“消失”二十多年后的第一本诗集。我想,这本诗集大概是给我的吧?

  艾青轻轻打开封面,“世霖同志存正”六个大字和签名、日期,占满了整个扉页,字迹奔放潇洒,一如他充满爆发力的诗歌。

  “你是老师,这第一本新书送给你!”

  好像是为了证明这确实是艾青送出的第一本书,正好高瑛走过来,也没有说话,只是把一张纸递给艾青。原来这是需要赠书的名单。艾青刚看了几行,就指着一个名字说,“他就不要给了。”我看不清、也不便看纸上的名字,只想听听高瑛怎么回答。

  高瑛似乎早有准备,她不紧不慢地说:“周扬嘛,还是应该送给他一本。”

  我知道,“文革”前周扬把持中宣部,整了包括艾青在内众多文学艺术界名人,艾青和许多作家对他耿耿于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文革”后,我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听过周扬一个讲座,他几乎是声泪俱下地向所有经他手迫害的文学艺术界朋友道歉请罪。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文革”中,他也受到四人帮残酷迫害,遭了不少罪,因此更觉得当初自己整人,给人家带来痛苦和不幸的愧疚……后来我听说,有人认为周扬态度诚恳,原谅了他;当然,不以为然,不肯谅解者也不在少数。我想,艾青恐怕就属于后者。但是今天,他将怎样回答高瑛呢?

  [1]  [2]  [下一页]



编辑:王海波】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