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桂兰 李宗儒
三十八军昼夜穿插前进了50至70公里,歼灭德川之敌伪七师,毙伤1041人,俘2087人,其中包括美军顾问团全部,缴各种炮156门,汽车218辆,电台33部,还击落敌机1架。
各师捷报传来、军部一片欢腾。
然而梁兴初却没有喜形于色。他那审慎冷静的目光,紧紧盯着作战料送来的战报,“共计毙伤俘敌3128人”。梁兴初脑子里响起了彭总的声音——“我要的是聚歼”。这个歼敌数字,与战前掌握伪7师的人数不符。他思索着,难道又叫敌人跑了?可南逃西窜的闸门都已经关死,敌人不会往东跑,更不可能北来。难道敌人上天入地不成?李伪军作战,不论进攻,还是防御,战斗力均不强,但有个特点,一旦失利,就化整为零隐没山林。一次战役时,一一二师向球场攻击,突进市区后,不见敌人踪影,就继续前进。后来一一三师到达球场时,敌人竟然又占了市区。这次德川战斗也是如此,几个主要战场的敌人被围,消灭了一部分,其余都四散山林。这些伪军散兵,虽然形不成多大的战斗力,但对我军后方威胁很大,不少师团指挥所都曾遭到散兵袭击。
梁兴初想到一次战役的教训,马上通知作战科:“命令各师组织搜山。”
一一二师指挥所设在德川西面一座山前的村子里。战斗结束后,副师长李忠信正盘腿坐在炕上写战报。铃响,他拿起电话接听。耳机里的声音很低:“副师长,你别出声。有一股敌人正走近你的房子……”原来是查线回来的电话员发现了残敌。这时政委李际泰一瘸一拐进来了。他被这伙散兵打伤了腿。李忠信要叫卫生员给他包扎。李际泰说:“快组织反击。”当时指挥所里只有一个班,还看守着两个美军俘虏。李忠信沉着冷静,命令警卫班抢占后山,又叫司号员吹号。他手提驳壳枪闪身出门,见一伙敌人正坐在屋前休息,“哒哒哒”就扫了一梭子。顿时枪声、号声骤起,敌人慌忙逃窜。正这时,前方指挥作战的杨大易师长,开着辆刚缴获的大汽车回来了,见此情况,命令侦察科长魏德才快组织捉俘虏。三三六团一个炊事班,刚好抬着行军锅送饭路过。扬师长说:“你们也去捉俘虏。”
一一四师指挥所也遇到类似情况。师指挥所设在德川以北的新城里。部队组织搜山,不断报告着战绩。电话响,三四O团报告又捉了40多个俘虏。师长翟仲禹高高兴地说:“好,继续扩大战果。”就在这时,竟有100多伪军散兵向指挥所袭来。此刻,江拥辉副军长也在师指挥所,情况异常危险。翟师长命令警卫排拼死抵抗。幸亏三四二团二营就在附近,听到枪声,姚玉荣副营长率队赶来,及时消灭了敌人。
三三八团指挥所同样得到散兵的威胁。26日晚,团政委邢泽和政治处主任崔浦正在解手,突然听到远处人声嘈杂,朦胧中看到黑压压的一群人奔来。他俩还没来得及回到指挥所,枪声就响了。后勤处长杨喜明带着徒手司机开缴获的汽车,路过指挥所见有敌人,立即指挥后勤监护排和徒手司机从敌人后面发起攻击。前后夹击下,敌人败选,还捉了500多俘虏。
德川战役打得干脆利索,震惊了西方世界。27日清晨,美国一位著名的新闻广播评论员说:“大韩民国第二军团已被完全消灭,不复存在,再也找不到该部队的痕迹了。”后来美国参校教官罗波特•C•柴夫朗中校在《德川战役与韩国第二军团被歼之检讨》中写道:“在中共军队大规模攻击之下,不到24个小时即告逆转,演成被歼的悲剧。”“此一战役是中共军队在韩国战场第一次大规模突击,亦是中关方面反击的前奏。”
聚歼德川之敌,引起美军官兵一片沮丧。西方通讯社惊呼,“联合国军已被割裂为二,东线部队与西线部队的联系目前已被切断”,“现在前线战壕到第八军司令部,人人皆知圣诞节回家的希望已告破灭。故土气较之寒署表的降落还要快”。
封堵逃路 置敌死地
包打德川,韩先楚曾对梁兴初说,你军必须在5天内完成任务,时间从25日黄昏算起。如今提前结束战斗,大大出乎韩副司令的预料。欣喜之余,他与梁兴初正谈话时,译电员送来电报。
这是份敌情通报:“确息,美第八集团军预备队、土耳其旅由价川向德川方向运动,美骑兵第一师由顺川向新仓里方向机动……”
“确息”,是指我军从截获的敌人电报中得到的消息,比地面侦察得来的情报准确。韩先楚说:“看来敌人派部队来是想恢复战役态势,企图重占德川,保住他的所谓‘老虎钳’的支撑点。”梁兴初接过电报,来到作战地图前。
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沃克中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在巴顿将军麾下驰骋欧洲战场,表现出了他的机敏和干练。在所谓“圣诞总攻势”之前,他比麦克阿瑟小心谨慎。丢了德川、宁远,形成了这么大的战役缺口,沃克当然知道其严重性——进到清川江以北的5个师(旅)侧翼暴露在志愿军的铁拳之下。他必然会急调预备队堵塞战役缺口。
商讨下一步行动时,梁兴初说:“按原计划,三十人军的任务已经很明确,插向价川、军隅里。我的意见,一一二师、一一四师马上西进。一一二师的第一日标介川正东的鸣风里,然后插向介川以南;一一四师第一个目标是嘎日岭,然后沿杨站、南溪里,截断敌人南撤的去路。德川地区伪七师散兵多,留一一三师打好战场,然后尾随一一二师前进。”
韩副司令基本同意梁兴初的部署,接着说:“四十二军按毛主席的指示,攻占北仓里,然后沿大同江西进,由三所里南下,在成川、顺川地区独立作战,歼灭骑一用两个团。”
韩先楚最后说,“为了争取时间,要马上行动。我把这个部署报告彭总,有什么变化,再通知你。”
三十八军第二阶段的任务,关键是一一四师能否先敌就占嘎日岭。为加强指挥,梁兴初派江拥辉到一一四师。韩先楚叮嘱江副军长:“你一定要在今晚先敌占嘎日岭,控制住垭口,保证三十八军两个师在28日拂晓前顺利通过,为全军攻占价川、军隅里创造条件。”
四十二军接到韩副司令的命令后,行动也很快,但到了北仓里,遭到了敌人的顽强反击。韩先楚要通了一一三师电话。接电话的是副师长刘海青。他命令道:“第一,你们必须保证今天下午6点以前出发;第二,路上不论遇到多大困难和伤亡,都不能停下来;第三,到达三所里,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必须把敌人截住。”刘海青大声答道:“副司令放心,我带前卫团坚决完成任务。”
11时,“志司”发来了西线各军并报军委的电报,内称:我军应根据毛主席电令,截断改退路,分割包围,各个歼灭西线美四个师及英二十七旅之任务。四十二军攻占北仓里,得手后向假仓里、月浦里、新仓里攻进,迅速攻占顺川;再得手后,以一个师向慈山美九军团指攻击;再得手后,向平壤推进,军主力向肃川攻击前进,截断安州敌人南退要道。三十人军应以一个师速向价川钳制攻击,军主力应向北仓里(价川南十余里)骑五团包围攻击。得手后,应向协兴里(安州、肃川之间)南北线攻击前进。四十军应即尾球场南退之敌,向军隅里、价川追击……(见《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第90页)
电报中三十八军的任务,基本是按韩副司令的部署,但没提到一一三师插向三所里的任务。梁兴初想:不在三所里截住敌人,很可能会打成击溃战,这一点彭总不会没考虑到,也许这任务彭总另有安排吧。
梁兴初按“志司”电令向各师下达了战斗任务,最后强调:“我听说有的战士端起饭碗没吃上两口就睡着了,部队打了两天两夜,实在太疲劳了,这个情况我们心里清楚。但为了胜利,我们必须在时间上同敌人争分夺秒,现在,时间就是胜利。把这个道理同战士讲清楚,我们全军上下,必须咬紧牙关打好这一仗。”
下午2时,梁兴初又收到“志司”的电令:“一一三师(欠三三九四)沿安山里、船街里、龙沼里于28日拂晓前播至三所里、龙湖里,阻击南逃北援之敌。”
梁兴初这才一块石头落地。不过,电报中提到的“龙湖里”在三所里附近找不到,最后在价川东南、鸣凤里以西找到了个“龙伏里”。音相似,字不同,而且还不是一个方向。梁兴初有些纳闷,但又一想,甭管怎样,三所里是确定无疑的。于是他把原电转给一一三师,又电话叮嘱:“到了三所里,准备南北两面作战,阻击南逃北援之敌。”
嘎日岭是位于德川、价川中间的一座大山,在“八一四”与“八O五”高地间形成一个宽不到50米的垭口。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德川通往价川的公路在岭东盘山而上,穿过垭口在岭西顺山势逶迤而下。当地群众称这段公路为“十八盘”。垭口是咽喉要道。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得知德川失守,急令其预备队西进占据嘎日岭,在回德川,恢复战役态势。
嘎日岭虽然德川、价川各20公里,然而敌人乘汽车,我军是靠两条腿。11月27日21时,当一一四师的三四二团赶到嘎日岭山下时,敌人已先我占领了垭口,并在公路两侧生起了篝火。江拥辉见此大吃一惊,立即和一一四师师长翟仲禹赶到前卫团,研究夺取垭口的方案。
这一带地形,三四二团很勤悉,10天前防守遮日峰、袭击龙峰里就是在嘎日岭下进行的。为了一举成功,团长孙洪道亲率三营八连从侧面攀登悬崖,迂回到敌后,政委王丕礼亲带三营七连从正面沿公路两侧接近敌人。
王丕礼要求七连只携武器、弹药,绝对轻装。准备完毕,他随前卫班向岭上摸去。头两天刚下过雪,百十人雪地行军“嘎吱、嘎吱”的脚步声授大。王政委带头脱掉大头鞋(皮棉鞋),绑好准带挂在胸前,光脚踏雪。战士们也都脱鞋前进。就这样部队悄没声地接近了敌人。
嘎日岭垭口的公路上,敌人点燃了十几堆篝火,每堆火旁围着二三十人,背着枪,烤着手,吸着烟,说笑着。燃烧的树枝不时发出“嘎巴、嘎巴”的响声。他们万没想到,此刻志愿军已来到身边。七连分成了十几个小组,每组包一堆篝火。当返敌20米处,王丕礼大喝一声“打——”,顿时串串手榴弹在各个火堆中爆炸了,战士们喊着杀声冲向敌人。
团长孙洪道带八连爬到嘎日岭上方,这里距公路还有三四十米的陡坡。七连打响后,八连立即顺陡坡滚下公路,跳起身来向敌猛攻。敌人突遭攻击,腹背挨打,慌忙溃散。在七、八连的合击下,仅20分钟,战斗结束了,还捉了20多个俘虏。
嘎日岭西侧的敌人见势不妙,爬上汽车准备西逃,可车头朝着东,急忙掉头,几十辆汽车开启大灯来回倒进转向。“十八盘”路面狭窄,掉头不易,再加上我军的攻击,有的司机慌乱失误,连车带人翻下山沟。霎时间,嘎日岭上枪声、手榴弹声、汽车的马达声、志愿军的喊杀声以及敌人的惨叫声混成一团。
终于有十几辆汽车掉过头来向西逃去,明亮的车灯光柱,顺着“十八盘”来回盘绕渐下。孙洪道命令八连一排前去截击。一排长带领战士们离开公路,直插过两个小山头,再下面是80度的陡坡,他命令:“往下滑。”战士们坐到雪坡径直溜下去。滑到坡底,棉裤开了档,肉都露了出来,有的还淌着血。但终于在“十八盘”下赶到车前。用手榴弹打瘫了第一辆汽车,挡住了西逃的车队。敌人慌乱不堪,跳车四散,或往汽车底下钻。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