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刘雪君
在电视里滕矢初那微笑和蔼的模样早已刻在我的记忆里了。于是在秋日一个雨后阳光如金的上午我们驱车来到了他位于顺义的家。
走进大门,好像是个农家小院,清新自然。院子里有各种小花,小雏菊、矮牵牛、三色堇……还有一丛丛修竹,院墙上满是爬山虎,绿意盎然。一群母鸡在草丛里自由自在地觅食,一只小狗冲着我们摇尾巴……他笑着说:人家问我飘飘何所似?我就回答说:顺义一老农。
可是一进了那宽敞的客厅,看到那一架漂亮厚重的钢琴,你就知道他是说笑话了。四壁的墙上挂着几张照片,有在凝神指挥的,有沉浸于美妙琴声的,还有他们一家三口的幸福照。
坐在客厅里的椅子上,阳光透过窗帘泻进来,中西合璧的客厅显得又温暖又明亮,沐浴在一片浅黄中。宾主落座之后,他那种熟悉的微笑再一次展现在我面前。
我简单地做了一下自我介绍,他忽然问我,“你是哪里人啊?”本以为我的普通话说的已是炉火纯青,我考级还考了个一级呢,何况还当过好几年老师。不愧是一级指挥,耳朵好灵。我赶紧说:“山东聊城人。”一听我是山东人,他赶紧说,我也是山东是掖县人。这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觉得坐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离家多年的老乡。
名字的来历
我觉得他的名字非常奇特,于是毫不讳言地说了出来。他微微一笑,慢慢告诉了我原委。
“我原来不叫这个名字。说句不自谦的话,从小还算聪明,小学考试经常名列前茅,姥爷怕我长大之后没有后劲儿,象“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所以给我改了一个跟‘强弩之末’正相反的名字——‘矢初’,姥爷希望我永远象利箭刚刚射出那样饱满有力。”
“姥爷多才多艺,不仅疼爱我,还是我的启蒙老师。”说起姥爷,他的眼睛向远处望去,象在遥望和姥爷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想他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感激和怀念之情。
“我是从小跟姥爷姥姥生活在哈尔滨,单独住一个院子。童年的我,有三件事要做。第一,就是跟姥爷学儒家启蒙书。像《三字经》、《百家姓》等等,也学习《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的警句。还有就是唐诗宋词。第二,就是习武,增强体魄,也锻炼意志。第三,就是学音乐,陶冶情操。那时什么乐器都学,不单单是学钢琴,逮什么学什么,都是姥爷教。那时候的学习影响了我的一生,不仅是音乐,还有儒家思想的影响。”
我说:“您姥爷真是多才多艺,您也算是有家学渊源了。”
滕老师笑着说:“是啊,正是姥爷做了我最早的启蒙老师,不仅带我走进了那美妙的音乐殿堂,还教会了怎样做人”
后来我们搬家,搬到了哈尔滨中国十三道街,就像现在的大院子,可以有很多小朋友玩。那时院里的小朋友也都有乐器。当时我就非常迷恋各种乐器,特别好奇,总想看看各种乐器什么样,听听它们到底能发出什么声音。可是毕竟家里不能买那么多乐器。怎么办呢?就只有跟别的孩子换着玩。
那时我有两大法宝,一个是两轮自行车。人家的都是三个轮子的,我的是两个,所以别的孩子觉着好玩。可以跟人家换乐器玩儿。再一个法宝就是黑枣,姥爷给买的,也可以拿来跟小朋友换乐器玩儿。”
我问道“那时您就对乐器这么着迷了?”
“那时我们院都这样。有那么一种氛围,音乐的氛围,让你不由自主地就沉迷于其中了。我自己也有好几种乐器,笛子、二胡、大众琴、小提琴、钢琴等。那时的哈尔滨住有好多白俄,他们有的要回国,有的去澳大利亚,就把钢琴当家具卖掉,价格很便宜。家里便也买了一架回来。可高兴死我了!从此就开始玩上了钢琴。”
从小就是“人来疯”
他迷上了钢琴,小学二年级时他从哈尔滨回到了北京父母身边。就在中央音乐学院业余附小向凌安娜老师学习钢琴。钢琴于他是伙伴是最亲密的朋友,往往一弹起来,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有时候妈妈叫他吃饭,连叫数声他都充耳不闻……从此在他成长的道路上,他的脑中、眼中、心中充满着的是巴赫神圣严肃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是肖邦优雅浪漫的《华丽大圆舞曲》……他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那里有高山流水那里有百鸟啼鸣,那里有云垂海立……
伴随着琴声和汗水,鲜花和掌声,他慢慢长大了。毕业了,分配到中国广播艺术团。
说起来,滕矢初的业绩可谓辉煌。作为作曲家,他曾创作器乐曲30余首、歌曲近百首、配器600余首。1975——1980年他编配的木琴与乐队曲《火车向着韶山跑》《凉山的节日》等曲被中国唱片社大量发行。1978年与朗诵家殷之光合作创作的钢琴配乐诗朗诵《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续集通过广播电视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1981年创作的童话交响诗《咕咚来了》作为当年选送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唯一的一部中国音乐作品被香港百利唱片公司录成唱片作为当地学校音乐欣赏的教材。同年创作的电视音乐风光片《镜泊湖》获当年的电视音乐创作奖,其中的歌曲《镜泊湖之歌》和《古道当年响马蹄》被中国唱片社录成唱片,被当年的演唱者李双江传唱。
作为一名钢琴家,他除了经常在中央电视台、全国及港澳等各地演出之外,还在日本、美国等地举办过音乐会,曲目包括难度很高的肖邦、李斯特的练习曲、匈牙利狂想曲等。
作为指挥,他是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指挥,曾应中央电视台邀请指挥各种题材的交响乐、歌剧序曲、世界经典乐曲、世界经典歌曲、管乐、合唱等专题音乐会并进行现场直播。在1988年因成功指挥“交响乐鉴赏晚会”而荣获星光杯奖。他还与中国电影乐团合作录制了大量影视音乐。在赴日本、美国、新西兰、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出访演出中,他也倍受赞誉,曾被舆论界称为华人的骄傲。1999年底他率中国广播交响乐团赴澳门演出庆祝回归,取得巨大成功。
他曾连续5届为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组)担任指挥,并在第八、九、十、十一届的大奖赛中担任综合素质评委。2005年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大赛邀请他任评委主席。
由于不断的耕耘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他多次受到国内外的各种奖励,还荣获了美国荣誉公民证书及美国海军中校军衔证书。
取得如此显赫的成绩,背后的辛苦可想而知。好在他热爱他的工作,别人也许把这些当作职业,可是在他却是乐趣,因为在做所有这些的时候,他觉得是享受,沉浸在优美的钢琴旋律里,沉醉在指挥家的音乐享受里。
我问他:“我看无论弹琴、指挥还是做评委您都是瞻定从容、胸有成竹,我想问您的胆子,是怎么练出来的?”
听了我的话,他笑了:我因为学钢琴,从小就得演奏。因为小,不懂得害怕,傻大胆,还是个“人来疯”,人越多越来劲儿,有点“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意味。希望得到大人的承认和夸奖,而且我基本没让他们失望过。特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久而久之,越来越自信。没有心中的藏书百万,没有手指的上下翻飞,怎么会有如此的大将风度?
我要加入农工党
滕矢初是全国政协委员了,我问他,“您为什么还要加入农工党呢?”
说到这里,滕老师严肃起来。他说:我加入咱们农工党,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我现在得到的一切都是社会赋予我的,我要回报社会,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我要团结志士同仁,使这个社会更加美好和谐。
第二,我之所以加入农工党,是受这个党派领导人人格魅力的感召。看一个党派如何,一定要看他的领导人。农工党中央蒋正华主席的朴实,做学问的扎实,我都很欣赏。我了解较多的是李蒙副主席。在全国政协委员里边,李蒙副主席是有口皆碑的。真的,我所在的文艺组,很多委员都非常有个性,也很挑剔,很难有人让他们特别欣赏折服。但是凡是跟李蒙接触过的,都对他赞不绝口。他的才华能力,尤其是他的对人平等的精神,他的处处为他人着想、处处换位思考的精神等,都表现出极强的人格魅力。
我个人见的人也多了,包括高层领导。我认为,无论是谁,最后的魅力都是取决于人格。有位哲学家讲过,“人的一切学识都沉淀在人格里。”李蒙主席对每个人的尊重平等,对事物的敬畏精神,他淳朴的平民意识,表现在每一件小事上,我觉得跟这样优秀的人交往,会学到很多东西,所以加入了农工党。
第三,现在中共政府很务实,许多政策都公开化透明化。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表现了爱民、亲民精神,对人民的信任。于是媒体上有了许多报告贪官污吏、各种事故等揭露社会阴暗面的文章。有的媒体是实事求是,有的却是哗众取宠。报的多了,有时老百姓就会产生这样的怀疑,这个党是怎么了?我们当然知道,全国有7000多万中共党员,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都是兢兢业业的。我加入民主党派,就是想站在客观的角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出点力。
后来他又调侃道:何况我们家全是中共,我爸妈,我兄弟,我岳父岳母……我加入农工,也算家庭里的多党合作。
跟孩子是平等的
滕矢初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儿子,说到孩子,滕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慈爱,他说:“我跟孩子是平等的,道理面前人人平等,决不因为他是孩子,我们家长就凌驾于他之上。”他的话让我脑海中浮现出他曾经的微笑,温柔和蔼可亲,使人如临春风如沐春雨。他作为评委,在歌手回答问题时,无论他们回答得正确与否,他总是微笑着,这微笑是宽容是鼓励是惋惜是最祥和的语言。以至于人们把这种微笑称为“滕矢初现象”。我想之所以这样,是基于他内心深处的平等意识,是他认为自己跟歌手是平等的,正如他觉得自己跟孩子是平等的一样。“自由、平等、博爱”,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生活态度。
他说,马克思曾经说过,“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很多人认为这句话过时了,但是我不这样认为。这句话落实到我这里就是“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使他们感到快乐,你才能真正的快乐。”
我问他,“您将来会让孩子子承父业吗?孩子现在学钢琴了吗?”
他回答道,“孩子的将来要由他自己决定,看他自己的发展。我们不会强迫他,但是有一点就是他一定要学点儿音乐。音乐可以培养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培养他的毅力和记忆力。而且儒家早就有礼乐教人、礼乐治国这一思想,所以我想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现在他只是听,他很喜欢听,也许是耳濡目染吧。但是现在我没有让他自己弹琴,孩子太小,正是需要玩乐的时候,我不想这么早就约束他,也许等他大一点我会考虑让他学钢琴。
其实,说到底,礼乐都是身外的东西,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仁爱之心,也就是人要善良。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不善良,礼乐对他是没有用处的。我想不管孩子将来做什么,首先就是要善良,要有仁爱之心。
临走的时候,我问他:“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要善待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