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竹筠,现年75岁,早年毕业于南昌师范学校,先后在南昌晚报、南昌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她的大儿子尹小松考上江西师范大学,成为她家第一个大学生,后留学美国,现就职于美国国土安全部。
二儿子尹小健,从江西财经大学毕业,曾留学美国迈阿密大学,现担任省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三儿子尹小康,从南昌三中毕业后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后至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读研,继而留学美国取得法学博士学位,现定居美国。
孙子尹寒为,1990年跟随父亲尹小松出国,现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工程专业。
高考录取比例从以前的百里挑一,到如今的2比1;中国教育也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深深影响了其间经历过高考的几代人的生活。
曹竹筠一家可以说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大受益家庭之一,她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先后留学国外,接受教育的程度实现了四次大跨越。这一家四位留学生不同的留学经历,见证了30年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迁。
第1次变迁
从公司职员到美国顶级公务员
我的父亲是清华大学毕业的,是我们家的第一个大学生,先后在辽宁、沈阳、重庆等地的大学教过书。我自己是在南昌师范学校毕业的,先是当老师,后来在南昌晚报和南昌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1968年,因为“成分”问题,我们家下放到了南昌县八一公社(现小蓝工业园附近)劳动。当时小松只有11岁,在南昌县斗门附近的小学念书。
到了1972年,我们家才调回南昌,一年后,小松就去了南昌电影公司,从事宣传工作。那会儿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只有“根正苗红”的工农兵子弟才能被推荐去上大学,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孩子有朝一日能上大学,去接受更好的教育。
1977年,国家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凡是具有高中及同等学力的人,都可以报考大学。知道这个消息是当年的6月份,而那年的高考是在12月份举行的。
可以说,系在脖颈上的政治枷锁被彻底打烂了,极大地鼓舞了我的信心。于是我鼓励孩子不断学习,在很短的时间里补习了文化。就这样,小松1977年参加了高考,并顺利成为了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恢复高考后招收的首批大学生之一。
那个时候上大学不要钱,每个月还能获得17块钱的补助。大学毕业后,小松留校当了老师,直到1989年成功考取了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生,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在美国读完大学后,小松也就留在美国工作了。美国的公务员分为1至15级,小松现在就职于美国国土安全部,是美国最高级别的公务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