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文化教育

流淌在沂蒙山水间的中法情缘

2024-05-24 16:48    来源:山东侨报
大字
小字
沂河源田园综合体

  □ 本报记者 李婵娟

  本报通讯员 宫进春 杨霞

  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一个来自中国农村的乡村振兴项目一路漂洋过海,“走”到法国,亮相于近日举行的巴黎国际博览会“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它通过微纪录片、乡村建筑模型、乡村特产展示等形式,全方位呈现了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丰硕成果,被多国媒体报道,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这便是来自沂蒙山的沂河源田园综合体。

  随着相关报道的刊发、播出,一个沉浸其间的跨国合作故事也逐渐被世界所熟知。随之被赞誉的,还有流淌在沂蒙山水间的一段中法情缘。

  2016年,从淄博市鲁村镇龙子峪村走出来的董方军带着资本返乡,在沂源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启动建设总规划面积3.2万亩,覆盖龙子峪、姬家峪、刘家坡等7个行政村的沂河源田园综合体项目,致力于描绘沂蒙老区“桃源山居图”。同一时期,在首届“中法文化论坛”开幕式上,曾设计过法国戴高乐机场、中国国家大剧院,并获得齐鲁友谊奖的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发表演讲:“我不仅喜欢设计机场、剧院,更希望把我的才华奉献给中国农村,像对待自己家乡法国波尔多一样,将一些作品留在中国的田野上、乡村里。”

保罗·安德鲁在沂河源田园综合体

  很多想法不谋而合,董方军马上和保罗·安德鲁对接,并发出邀请:“沂河源田园综合体项目所在的沂源县因地理位置偏僻等原因导致经济发展滞后,却意外保留下一片原汁原味的村野山居,请您在这张‘白纸’上绘制一幅美丽的画卷!”两人一见如故,78岁高龄的保罗·安德鲁随即来到龙子峪村。一份当时的新闻报道里这样写道,“当保罗·安德鲁站在龙子峪村的石头胡同中,手掌轻抚斑驳的土坯泥墙,那双阅尽世间美好的眼睛缓缓合上,他陶醉了。安德鲁说,‘不管是在法国还是中国,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城市。可我们文化的根基都在乡村,应该多关注乡村。幸运的是,乡村都还在,我们还有机会重新找到它。’”

  当年,保罗·安德鲁便在综合体核心区桃花岛成立工作室,担任桃花岛“艺术活化乡村”总设计师,将他的艺术视角延伸到了中国乡村。

  “桃花岛承载了一方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单纯依靠一方小岛,资源是有限的,应以小岛为核心,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向周边发展。”带着这样的想法,之后的两年间,保罗·安德鲁走遍了综合体覆盖的7个村庄,结合自然、天文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对桃花岛沂河源国际艺术集聚区精心规划、布局,几易其稿,将自己对中国乡村的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全部融进了作品中。“我一生忙于城市建筑,但要把最后一个作品献给中国的农民。”他说。

保罗·安德鲁在沂河源田园综合体

  2018年10月初,最后一次来到中国的保罗·安德鲁与董方军的沂河源田园综合体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正式转交了五本厚厚的设计方案。一周以后(法国当地时间10月11日),保罗·安德鲁在巴黎去世。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保罗·安德鲁的夫人娜蒂致悼词,“他热爱生命、光、巴赫和布拉森斯、树木、葡萄酒、波尔多天空的浮云、宏伟的景色、中国、黑和红、爱。”她说,安德鲁是一个自由的人,他活得很极致,活出了想要的生活。“戴高乐机场、中国国家大剧院及一系列伟大的建筑之后,他将生命的最后价值贡献给了中国乡村。”

  沂河源田园综合体成为保罗·安德鲁艺术人生的最后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农村题材的作品。其中,综合体标志性建筑“墨”“观天台”和“沉思之路”,成为这位著名跨界艺术大师的收官之作。

  2019年10月,保罗·安德鲁去世一周年之际,他的45幅画作运抵沂河源桃花岛。

  2020年10月,娜蒂带领团队来到桃花岛,按照保罗·安德鲁的遗愿完成后续工作。在参观过岛上的刘玉堂文学馆及李心田文学馆后,娜蒂憧憬地说:“倘若也能建造一个保罗之家该多好!”董方军随即回应:“要建就建一个保罗·娜蒂之家!”娜蒂听完,像孩子一样高兴得跳了起来。她亲自挑选地点,并参与设计,与村民们一起完成了“保罗·娜蒂之家”,让保罗·安德鲁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他生前挚爱的这片土地上。

保罗·安德鲁在沂河源田园综合体

  “保罗·娜蒂之家”的会客厅设计兼具保罗·安德鲁的深沉和娜蒂的活泼,5只200年历史的镶螺钿海黄西式座椅浪漫气息浓厚,卧室全面仿照了他们在法国的家,工作室则真实复原了保罗·安德鲁在法国家中工作的情形。“保罗·娜蒂之家”还同时展示了保罗·安德鲁遗存于世的多部作品,其中,一幅硕大的“墨”效果图高悬于一面墙体的中央,它是保罗·安德鲁留给沂河源的标志性设计之一。

  据悉,沂河源田园综合体自启动建设以来,已建成“编织系结”等各类艺术文化场馆20余座,祖屋苍舍、燕喃蓝舍等特色乡村民宿10余套,带动引进七河生物、楷园农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大大改善了乡村产业结构。综合体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优选项目、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首批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等,其中,综合体中的龙子峪村还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综合体内及其附近的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就业率不断攀升,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项目在乡村旅游、文化传承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一个即将完工的,集艺术展陈、休闲娱乐、高端民宿于一体的艺术群落组合体“墨”矗立在龙子峪村黑山之巅,睹物思人,大家倍加思念这位为中国乡村振兴作出贡献的法国艺术大家。

  保罗·安德鲁,从法国西南部小城走向世界,却把最后的时光留给了沂蒙老区的小山村,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文化符号。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中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保罗·安德鲁留下过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惠小东】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友情链接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