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剥皮寮:台北百年老街的闽南缘

2018年03月27日 11:11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剥皮寮老街骑廊有着浓浓闽南味
剥皮寮老街骑廊有着浓浓闽南味

  台北百年老街的闽南缘

  在台北,有这样一条街,它历经百年风雨,《艋舺》《恋恋风尘》等台湾叫座电影都在此取景,这条老街叫作“剥皮寮”。

  骑廊、红砖墙、木门窗……在剥皮寮老街上,一栋栋以闽南风格为主的建筑已经成为一道风景,诉说着剥皮寮的闽南缘。

 许多影视剧在剥皮寮老街拍摄
许多影视剧在剥皮寮老街拍摄

  剥皮寮老街位于台北市万华区,始建于清代。清代时,台南、鹿港、艋舺是台湾南、中、北三大繁华城镇,艋舺就是今天台北的万华区。几年前,台北市政府对剥皮寮老街进行了修缮。台湾电影《艋舺》热映后,取景地剥皮寮声名鹊起,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探究它背后的历史与故事。

  剥皮寮老街与闽南渊源深厚。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早来剥皮寮老街定居的是福建泉州人,因此这里大部分居民的祖籍都在泉州。剥皮寮老街不长,约三四百米,宽三米,两侧多是一二层楼高的砖木结构房屋,红砖映衬黑瓦,深褐的木门、木窗,深长的骑廊,尽显闽南建筑风格。

 游客拍照留念
游客拍照留念

  剥皮寮为何取了这么一个拗口的名字?据介绍,清代从福州运往台湾的木材运抵艋舺后,要先在此地搭建的工棚(寮)里剥去树皮,再输往各地深加工。清嘉庆年间,此地名为“福皮寮”。清道光年间直至清末,老街被称为“福地寮”。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时,老街被称为“北皮寮”。抗战胜利后,由于“北皮寮”的闽南话发音与“剥皮寮”相近,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剥皮寮”。

  历经百年,剥皮寮不仅见证了艋舺的沧桑,也留下了福建人跨海入台、创业打拼的足迹,成为闽台民众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

【责任编辑:张金杰】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