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在“华侨历史第一村”黎塘碉楼文化广场体验侨文化

2019年07月17日 16:10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黎塘碉楼文化广场。
黎塘碉楼文化广场。

  2016年底建成的黎塘碉楼文化广场,景致优美,内涵丰富——

  领略“侨文化”,可以去这个广场!

  策划/叶桃 统筹/王平强 崔怡娟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胡伟杰

  恩平市君堂镇黎塘村是恩平重点侨村,不少人将其称之为恩平“华侨历史第一村”,因为这个村子创造了太多恩平、乃至全国“第一”——黎塘村旅美侨胞张瑞芬是华侨华裔第一位杰出的特级女飞行家和唯一载入美国航空史册的华侨女飞行家;黎塘村拥有37栋碉楼,这一数量,不仅是无可争议的恩平村级第一,在整个广东省乃至全国村一级都是罕见的;此外,黎塘村还是恩平第一个通电话线路的村落;创办了恩平第一本侨刊;拥有恩平第一间侨联大厦、恩平乡村第一个汽车客运公司、恩平城乡第一个公园……

广场内的荷花池。
广场内的荷花池。

  2016年12月,黎塘碉楼文化广场正式落成,再次创造了一个“第一”——恩平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村级文化广场。如果你对华侨文化感兴趣,一定要来黎塘碉楼文化广场走一走,因为在这里,你几乎可以找到所有的典型华侨文化元素。

  海内外乡亲集资 建成“侨文化”广场

  黎塘碉楼文化广场总面积高达12350平方米,拥有迷人的乡村田园风光和独特文化景致:荷花池里一朵朵争相绽放的荷花,配上荷花池中雅致的观景亭,以及河边随风轻轻舞动的垂柳,让人仿佛走近了一个精致的苏州园林。一座座碉楼错落伫立在广场周边,和村里的房屋、花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广场还建有沉香园、黄花梨园、向日葵园、品茶亭等,景致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宗谱楼。
宗谱楼。

  2014年,针对村内缺乏大型文化活动以及集会、休闲场所的实际,黎塘乡亲联谊会会长张活林提出了建设一个文化广场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黎塘村海内外乡亲的热烈响应和鼎力支持。于是,黎塘乡亲联谊会联合黎塘村委会、黎塘旅港同乡会成立了黎塘碉楼文化广场筹委会,共同发出建设黎塘碉楼文化广场的倡议书。倡议书发出后,在黎塘村外出乡亲、海南省三亚新大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林的带动下,先后有400多名海内外乡亲踊跃捐款,共筹得近200多万元的项目建设启动资金。项目于2016年3月18日动工,9个月后,黎塘碉楼文化广场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

  黎塘碉楼文化广场的建成,是黎塘海内外乡亲凝心聚力,以空前高涨热情共同创造的成果,也是黎塘村近年来发展的典型写照。

  黎塘村总人口8000多人,其中旅外乡亲4000多人,分布在南洋、委内瑞拉、美国、加拿大和中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在村人口中90%以上是侨眷(包括港澳台眷属)。可以说,近代黎塘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典型的华侨文化史。

张瑞芬纪念馆。
张瑞芬纪念馆。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黎塘村的海内外乡亲就积极出钱出力,支持家乡建设。在他们的支持下,早在20世纪初,黎塘村就架设起了电话线路,创建了汽车客运公司,建立了新型学校,建造了恩平第一个乡村公园——黎塘公园。

  为了巩固和联系海内外乡亲,2013年1月,黎塘村成立了恩平市第一个乡亲联谊会,把联谊会作为团结海内外乡亲的主阵地,把乡亲“爱国、爱乡、爱创”精神融合起来,形成“黎塘人文特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黎塘村党支部将推进侨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以党建带动侨建,借助侨力、打好侨牌,吸引华侨回乡投资兴业、捐资助学、修桥建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建张瑞芬纪念馆 传承“黎塘精神”

  走进黎塘碉楼文化广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伫立在广场中央的航空女杰张瑞芬铜像。“张瑞芬是我们黎塘村人的骄傲,也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特技女飞行家,更是爱国爱乡的女英雄!”黎塘村党支部书记张伟成骄傲地说。为了让记者了解张瑞芬的故事,张伟成带记者参观了张瑞芬纪念馆。

  张瑞芬纪念馆建成于2017年11月,如今已成为黎塘村一张独特的人文名片。纪念馆的四面墙壁上挂满了张瑞芬的事迹资料和历史图片,讲述着其传奇而辉煌的一生。

  张瑞芬1904年出生于黎塘村一个华侨之家,高中毕业后赴美。在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理念的启发激励下,她立下航空救国的志向。她在一首诗中写道:“莫谓国中无杰出,一飞直上九重天”,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

  1931年,张瑞芬考入美国林肯航空学校,是校中唯一的女生。1932年3月,她考得美国私人飞行执照,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私人飞行执照的中国女子。

  1934年4月,张瑞芬被吸收为最出色女飞行员才能加入的美国妇女航空协会,成为加入此协会的第一位亚裔飞行员。1935年,经过严格考核,张瑞芬又取得商业(国际)飞行执照,成为第一位拥有最高级别飞行执照的中国女性。

  张瑞芬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飞行家,更是一位爱国者。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她驾机飞抵三藩市、芝加哥、圣地亚哥等众多华侨华人聚居城市,宣传抗日救国和航空救国。

  张瑞芬的事迹让全世界华人为之感动和钦佩。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通过电影、纪录片等形式讲述张瑞芬的故事:1980年,美国上演了一部讲述张瑞芬故事的电影短片《在云间》;2012年南美籍华人剧院上演了青春巡演剧《飞翔,张瑞芬的故事》;由美国华裔纪录片导演创作的纪录片《女飞行员张瑞芬的故事》于2016年在美国加利佛尼亚州试映,并在系列电影节中放映,2017年正式发行……

  “张瑞芬的爱国精神、一飞冲天的大无畏气概和举世绝伦的飞行特技,令世界航空界震惊、钦佩,我们会永远铭记她。”张伟成说,“我们打造张瑞芬纪念馆,就是希望通过宣传张瑞芬的爱国精神及奋斗事迹,激励年轻一代艰苦奋斗,传承‘黎塘精神’!”

  实施亮灯工程 打造“碉楼夜景”

  黎塘碉楼文化广场,顾名思义,碉楼是这里的核心景观。身处广场内的碉楼就有10座之多,加上其它散落在村里的,黎塘村内的碉楼总数高达37栋。

  据了解,这些碉楼是20世纪初,由该村侨胞或村集体投资兴建的,汇集了中西建筑多种结构、风格。这些碉楼当年为防盗贼、防洪涝,确保乡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居乐业起到了重大作用,至今又成为华侨、乡民爱国爱乡的历史见证。

  走进广场,见到的第一栋碉楼叫作“宗谱楼”,这栋建于1929年的碉楼,和我们印象中的碉楼有点不一样。除了主楼之外,还有一层到两层楼高的副楼环绕主楼而建,远远看去像是即将升空的火箭。

  恩平市博物馆朱忠泽馆长告诉记者,从建筑特点上来看,一般的碉楼都是独栋建筑,拥有副楼的碉楼在全国都是非常罕见的。因为碉楼的主要作用就是抵御外敌,所以一般只需要建设防御工事,如碉楼上的枪孔。而拥有副楼的“宗谱楼”,则增加了生活功能:副楼里面专门设置了住房,让碉楼拥有了居住功能;“宗谱楼”入口处的牌子上还有“从商:米铺”字样,证明其曾经还做过商铺。2012年6月,“宗谱楼”被恩平市政府认定为恩平市不可移动文物。

  张伟成告诉记者,广场里的不少碉楼都是开放的,游客可以上去参观。遗憾的是,记者前往探访时,恰好碰到这些碉楼正在进行修缮升级。而在修缮升级完成之后,这些碉楼还将迎来一次美化。

  据了解,为了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君堂镇政府决定投入90多万元对黎塘碉楼文化广场实施“亮灯工程”,将在广场周边的6栋碉楼上装设专门的灯光,以金黄为色调,把碉楼建筑结构轮廓和层次用灯光更加烘托出端庄大气的感觉,打造独特的“碉楼夜景”,为黎塘碉楼文化广场增光添彩。“计划今年9月左右完工,到时候你再来看,肯定更美了!”张伟成说。

  参观指南

  地址:恩平市君堂镇黎塘村委会(直接导航即可)

  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星期日(全天候开放)

【责任编辑:胡文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