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房县“黄酒村”:“圈粉”游客 致富村民-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湖北房县“黄酒村”:“圈粉”游客 致富村民

2020年10月29日 15: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图为房县黄酒博物馆 刘建维 摄
图为房县黄酒博物馆 刘建维 摄

  中新网十堰10月29日电 题:探访湖北房县“黄酒村”:“圈粉”游客 致富村民

  作者 武一力

  一幢幢民宅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一间间黄酒作坊飘溢出醇厚绵密的酒香……这里是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土城镇土城村,有着悠久的黄酒酿造历史。房县黄酒酿造工艺是湖北省非遗文化保护品牌,也是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图为房县黄酒博物馆内的制酒器具 武一力 摄

图为房县黄酒博物馆内的制酒器具 武一力 摄

  2018年,土城镇按照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将土城村打造成“中国黄酒民俗文化村”,现已建成黄酒博物馆、文化广场、电商中心、工艺酒窖、特色民居等主体工程,各地游客“闻香而来”。数据显示,该村开放至今,共计接待游客15万人,销售当地贫困乡村农民酿造的黄酒、土特产等旅游伴手礼共计5000万元,在景区内就业的当地贫困村民达361人。

  漫步在村庄小道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随着旅游业发展,当地村民的黄酒也拓宽了销路。  图为土城村村民正在酿制黄酒 刘建维 摄

图为土城村村民正在酿制黄酒 刘建维 摄

  2011年,在外打工创业的村民耿吉奎回到土城村成立了黄酒专业合作社,把100多户分散的酿酒农户组织起来,引入龙头企业,实行统一原材料购进、统一生产工艺、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品牌销售,农户分户酿造、分户储藏、入股分红,黄酒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图为黄酒民俗文化村 刘建维 摄

图为黄酒民俗文化村 刘建维 摄

  “三碗不过岗”是该村最早做黄酒的作坊,也是该村致富带头的作坊。作坊负责人鲜艳今年49岁,不仅自己因酒脱贫,还带动村民酿酒,共同致富。鲜艳告诉记者,一公斤大米可酿0.6公斤洑汁酒,洑汁酒一般售价在16元每公斤,一年若销售3000公斤,可净赚几万元。在鲜艳的带动下,村民们看到了商机,纷纷仿效。 图为黄酒民俗文化村 刘建维 摄

图为黄酒民俗文化村 刘建维 摄

  土城村42岁的酿酒大户瞿万江就是一名受益者。记者近日走进瞿万江的酿酒作坊看到,他刚酿制好两大缸黄酒,正准备装瓶发货。 图为房县黄酒博物馆 武一力 摄

图为房县黄酒博物馆 武一力 摄

  瞿万江酿制的黄酒酒色微黄,澄清透亮,一打开瓶盖,芳香绵长的酒香扑面而来,入口下肚,厚重醇香,回味怡畅。

  时光倒流回4年前,瞿万江还是一名典型贫困户,在外务工,没有稳定收入。在村干部帮扶下,瞿万江学习了黄酒酿制技术,到银行贷款添置酿酒设备和原材料。“以前还担心黄酒没销路,现在随着土城村游客越来越多,淘宝、微店等线上销售渠道越来越丰富,每天全国各地的订单络绎不绝,甚至还有越南游客找我买酒。”他说,现在80%的订单都是来自线上平台。  图为瞿万江打包好的自酿黄酒 武一力 摄

图为瞿万江打包好的自酿黄酒 武一力 摄

  2018年,瞿万江成功脱贫摘帽,盖上了新楼,买了台小汽车。 图为瞿万江正在酿制黄酒 武一力 摄

图为瞿万江正在酿制黄酒 武一力 摄 图为瞿万江倒出自己酿制的黄酒 刘建维 摄
图为瞿万江倒出自己酿制的黄酒 刘建维 摄

  房县黄酒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卢扬成介绍,如今,土城镇现有黄酒专业合作社6家,从事黄酒经营的农户1039家,带动贫困户313户。其中,黄酒民俗村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07户,带动贫困户57户,有34户贫困户已稳步走上致富之路。土城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以前的3800多元提升至1.3万元至1.5万元。(完)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