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在侨界引发广泛关注-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在侨界引发广泛关注

2021年04月12日 14:4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在北京及侨界引发广泛关注

  讲好中国故事 续写家国情深

  “看了展览很受感动,老一辈华侨到海外去拼搏建设,这些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让人感动。”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参观了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后,90岁老人马昌焜十分感慨。他说,侨批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值得年轻一代重视并挖掘好侨批文化。

  为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4月9日,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并在一天之内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节目。

  在当前这一重要时期,展览将侨批中的诚信精神、家国情怀,传播开来、传承下去,让更多社会大众看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勤劳勇敢的智慧和文化,在北京及侨界引发广泛关注。

  侨批为江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丰富的新“蓝本”。除了举办侨批专题展览,江门还将探索更多新的路径,让泛黄的侨批开口讲故事,将侨批中的奋斗精神、家国情怀、诚信品质,传播开来、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积聚精神力量。

  江门实践

  侨胞集体记忆焕发新的光彩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都,400多万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遍布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素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的美誉。中西文明交流互鉴是江门的文化源泉,这里哺育了维新先驱梁启超、油画之父李铁夫、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粤剧大师红线女等众多名人大家,孕育出“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侨批档案”两项世界遗产,在全国首屈一指。

  “侨”是江门最大的文化内核,是江门的文化DNA,侨批是不可复制、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江门是侨批保护研究的前沿重镇。江门银信(侨批)具有数量多、历史跨度长、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等特点,在世界记忆遗产保护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是一座被期待挖掘的文化“富矿”。

  作为侨批保护研究的前沿重镇,江门一直在推动侨批保护、活化,让侨胞的集体记忆,在江门焕发出新的光彩。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介绍,去年11月以来,江门市就着力为侨批保护拓展“新圈子”、汇聚“金点子”、开出“好方子”。

  顶层设计不断加强,推动侨批“活起来”。江门率先召开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保护活化工作研讨会,成立侨批文化保护活化研究中心,出台《江门市侨批保护活化工作方案》,全方位推动侨批活化利用。

  多维度呈现,推动侨批“热起来”。精心筹建银信广场、银信博物馆,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国宝档案:华侨故事——银信里的家国情》《跨越山海的家书》等多部纪录片,解读侨批文化,弘扬爱国爱乡的华侨精神。

  立体式包装,推动侨批“火起来”。开发银信红包、侨批台历等文创产品,让侨批文化融入百姓生活;创编微纪录片《侨批里的江门故事》,打造一批网络“爆款”宣传品,反响热烈。比如,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就首次将银信主题文创产品——“‘归往’新会陈皮普洱茶”带到观众面前,让观众通过极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深入感受五邑侨乡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侨界关注

  引导加强全社会道德风气培育

  在扎实推进侨批保护与活化的基础上,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精心筹备,推动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在北京展出。展览展出银信及相关展品230余件,其中170余件展品来自江门,系统呈现了五邑侨胞从走出国门、回馈家乡到报效祖国的时代记忆。

  “展览先期在江门市展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我们希望举办本次北京巡展,向更多的观众展示银信(侨批)的丰富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更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展示华侨讲信誉、守承诺的优良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诚信建设,加强全社会道德风气培育。”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臧杰斌说,希望能够借助展览引导人们回顾和牢记老一辈华侨艰难的拼搏史、创业史,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进一步弘扬海外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在新形势下,凝心聚力,共圆中国梦。

  中国侨联顾问黄军军参观展览时表示,展览形式内容均有所创新,非常新颖。广大侨胞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不仅为所在国发展繁荣作出贡献,赢得当地人民尊重,而且心系祖国、家乡、家人,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要通过展览让人们了解这些历史,了解中国人的精神。” 黄军军说。

  展览挖掘出不少华侨历史和体现华侨家国情怀的故事。中国侨联顾问唐闻生认为,侨批在当年的传递中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仍络绎不绝,这也是华侨华人家国情怀的表现。她建议,侨批一要做好展览,二要挖掘好背后的故事,讲好华侨故事,可通过展览、故事、影视等展示出来,给今天的人们以启示。

  著名侨领司徒美堂的孙女司徒月桂参观展览后感触颇深。“华侨华人的家国情,让人动容。这次展览让我们对侨批背后的华侨华人的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司徒月桂认为,不仅要通过展览让年轻人了解侨批及其背后的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还要让年轻人更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努力奋斗。

  每一封侨批背后都是一个故事,体现着华侨华人深深的家国情怀。北京市东城区侨联主席谭菲家乡是江门开平,此次家乡的侨批展来到北京,让她倍感亲切。“我们看到,每一封侨批,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敬老爱亲的好家风、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等,都值得我们好好去弘扬。”谭菲说。

  包装运用

  打造成为传播中国故事重要载体

  尘封在银信(侨批)中的那些家风故事、诚信故事、爱国故事、民族故事,是中华民族近代移民、创业史、奋斗史的历史见证,展现了华侨华人坚忍不拔、勇于开拓、守信重义、爱乡爱国的优秀精神。

  透过侨批,人们能看到老一辈华侨虽历经磨难,仍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透过侨批,人们能够深刻体会到老一辈华侨节衣缩食,捐资支援家乡建设的桑梓情深。透过侨批,人们能感悟到中华民族无论身在何地,始终坚守“讲信誉、守承诺”的可贵品质;透过侨批,人们能够清晰看到江门华侨为民族伟大复兴前赴后继、不畏艰辛,甚至为祖国不惜付出自己生命的鲜活历史。

  “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五邑华侨为民族伟大复兴矢志奋斗,前赴后继、不畏艰辛,任劳任怨,为祖国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说,侨批中记载华侨寄钱回家盖碉楼、购买枪支、支援抗日、建设医院学校的故事比比皆是。

  如今,在江门,侨批这座历史文化的“富矿”闪耀出越来越夺目的光彩,为江门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当前江门不断推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的背景下,除了展览,江门还将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保护活化、包装运用这个重要的中国华侨历史文化瑰宝,将五邑银信(侨批)打造成为传播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未来,江门更将继续利用好“侨”的资源,把“侨文化”打造好、包装好、运用好,通过江门故事传递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文/图:戴惠甜 石岩 王丽丽

【责任编辑:王琴】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