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展开幕 全景展示北京冬奥设计遗产-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展开幕 全景展示北京冬奥设计遗产

2022年12月10日 13: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本届北京国际设计周设立的主题展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设计创新展”。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供图
    本届北京国际设计周设立的主题展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设计创新展”。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供图

  中新网北京12月9日电 (徐婧) 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展开幕暨经典设计奖颁奖仪式9日在线上举办。本届北京国际设计周设立的主题展览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设计创新展”。展览首次汇聚全部北京冬奥艺术设计成果,在“后冬奥”时期对奥运文化继续传播,形成可借鉴、可利用的冬奥设计遗产,彰显北京作为世界设计名城的实力和担当。

  “冬奥设计创新展”助奥运文化传播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院院长、北京国际设计周专家委员会主席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在中国首都北京举办的大型年度文化活动和国际性创意设计盛典,北京国际设计周已经成为荟萃国内外设计最新成果、交流当代设计创新理念、推动设计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

  本届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题展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设计创新展”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与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北京歌华传媒集团、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协办,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展览首次汇聚全部冬奥艺术设计成果,为设计周增添了亮点。

  据策展团队介绍,本次展览以“体验”+“揭秘”形式,全面展示冬奥设计的理念、创新与管理成果。其中,“体验”通过搭建复原首都体育馆、主媒体中心等8个北京冬奥会的经典场景,带领观众沉浸式、全景式“畅游”冬奥场馆,切身感受冬奥设计和中国文化之美;“揭秘”以手稿、实物、纪录片等形式,线下线上为观众呈现冬奥设计的诞生过程。“希望通过这些互动装置,让没能亲临冬奥赛场的冰雪爱好者弥补一些遗憾。”

  本次展览展出了大量的设计手稿,展示设计背后的诸多细节,这在此前的展览中都鲜少出现。策展团队希望通过展览,让大众听到设计和设计背后的故事,让业内人士了解新材料、新技术的跨界应用,为今后的大型体育赛事和活动提供设计上的借鉴。

  《大闹天宫》获本届设计周经典设计奖

  “经典设计奖”是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最高奖项,自设立以来,相继评选出了一系列具有设计价值导向,跨领域、跨行业、跨平台,见证大众生活发展的经典设计作品,清晰地表达了关于设计理念的“北京态度”。

  经过提名、初评、复评和终评四个环节,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从529项提名作品中评选出一项经典设计奖和七项提名奖。在颁奖仪式上,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马黎揭晓了本届设计周经典设计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大闹天宫》”,并为获奖单位颁奖。

  在活动现场,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重点合作项目“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之2022数字嘉年华”对外发布。今年,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启动了主题为“洞见未来”的“数字嘉年华”,定位为基于数字化展览展示手段、探索城市建筑领域前沿发展议题的文化活动,更全面、更立体、更多元地展示城市和建筑领域的发展成果和前沿探索。

  多方首发“OLYMP'ARTS中国设计奖”

  活动现场,北京国际设计周联合国际奥艺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大学魏桥国科联合实验室,共同发起“OLYMP'ARTS中国设计奖”,通过奖项的评选和推广,发掘优秀中国设计作品和青年设计师。

  国际奥艺委员会执行主席秦雯介绍,OLYMP'ARTS中国设计奖是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中的常设奖项。评审团将从艺术设计理念、设计的功能性、设计美学、设计体验性和可持续性、民生贡献、产业贡献、未来贡献等方面考核参赛作品。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不少中国设计师通过挖掘东方美学,寻找到了中国设计的独特语言,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了中国特色鲜明的设计风范。”秦雯表示,希望在OLYMP'ARTS中国设计奖参赛和获奖作品中看到更多展现中国前沿设计理念和设计表达,表现设计与文化、科技、时尚、产业、经济的融合创新,用设计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国际奥艺委员会也将制订专门的设计人才奖励计划,为来自中国的优秀设计师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完)

【责任编辑:刘洋】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分享到: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