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侨乡

“潮侨”双拼农旅融合 老侨村焕发新活力

2025-05-15 09:22    来源:羊城晚报
大字
小字

  汕头澄海前美村入选“2024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典型案例”

  “潮侨”双拼农旅融合 老侨村焕发新活力

  羊城晚报讯 记者赵映光、通讯员善文轩摄影报道:近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公布了30项“2024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典型案例”及7项“2024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关注案例”。其中,由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澄海区隆都镇政府联合申报的《以侨乡为载体推动“潮侨农”融合发展——前美村保护传统村落和发展文旅产业经验做法》入选“2024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典型案例”。前美村何以能够成为全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典范?记者日前跟随汕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前往实地进行了一番探访。

  底蕴深厚,传统古村落焕发新生

  据悉,前美村始建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著名的侨乡,全村面积约2.8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6881人,海外乡亲一万多人。

  前美村文化积淀深厚,村内拥有丰富的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遗存和优越的自然资源,先后荣获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古村落、AAAA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广东省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示范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称号。2021年,中国文化名人冯骥才先生曾到前美村调研,并欣然题字“潮汕文化浓似酒,前美民艺艳如花”。

  在前美村拥有的广东乃至全国少有的特色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的陈慈黉故居和独具特色的永宁寨。据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姚望新介绍,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历时近半个世纪,集陈家几代人的心血建设完成,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集旅游观光与学术研究于一体,是潮汕文化的缩影;永宁寨则以其独特的四方形城堡式建筑风格和绝佳的建设布局闻名,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特有的传统人文环境。

  近年来,前美村坚持“保护为要,活化利用”的原则,深入挖掘“古村落、潮文化、侨文化、侨资源”的独有优势,加快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潮侨农”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通过保护传统村落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前美村将乡土文化转化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文化赋能,打造文旅融合新标杆

  为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前美村以陈慈黉故居为载体,致力于打造全国侨文化示范基地——在陈慈黉故居内建设了《侨批文化展馆》《黉利家族发展史馆》《侨胞之家》三个展馆,以及灯笼、潮剧、民俗等文化体验区,展示侨乡文化和家族文物,为侨宅增添了丰富的侨元素和侨文化内涵。

  2023年2月,在中国侨商投资(广东)大会上,广东省陈黉利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与汕头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风起潮庐”项目。同时,前美村正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争取将陈慈黉故居景区晋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以侨文化、潮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全国休闲文旅胜地,进一步擦亮“岭南第一侨宅”品牌,努力讲好华侨故事和中国侨乡故事。

  前美村不仅注重文化传承,还积极探索“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双向发展模式。村内将番石榴、青枣、莲雾、小麦、水稻等标准化种植基地与颐禾园农庄、和美生态园等景点串联起来,打造了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综合体”。

  此外,前美村还结合重要节点,举办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汕头市非遗民俗仪式体验等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旅游发展也带旺了商机,村民们通过展示传统技艺、特色美食,开设民宿、农家乐、销售土特产等方式,增加了收入来源,提高了生活水平。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火热出圈的前美村2024年共接待游客约74万人次;2025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成为产业兴、生态美、人气旺的旅游目的地。目前,前美村还正在积极筹备,为申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最佳旅游乡村”创造条件。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赵映光、善文轩

【责任编辑:惠小东】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友情链接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