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龙是温州市侨商协会会长、匈牙利温州商会会长、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政协温州市海外委员。
1951年出生,原籍永嘉桥头。16岁,到温州当钣金工学徒,之后在工厂里当过技术员,做过供销员。1975年,在永嘉桥头办厂。1981年,迈进商界,经营表带、纽扣以及其他工艺品,曾一度被人称“表带王”。
1985年,走出桥头在温州安营扎泰,建立温州鹿城百货公司,还开办生产鞋材和箱包扣件工厂等。1991年,远赴匈牙利布达佩斯,先后创办余氏亨泰国际贸易公司、匈牙利华人国际投资集团、匈牙利东方宾馆;2001年,回师温州创办浙江温州广厦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温州大东方外贸公司等。
桥头,温州,匈牙利,对温州商人余文龙来说,有着太多不可磨灭的记忆。
在永嘉桥头,他还只是一名初涉商海的小青年,对未来满怀憧憬;到温州,在翻腾的商海中,他从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老板,跃然成为温州十大优秀企业家之一;到匈牙利,他的企业成为当地华人首屈一指的现代化的跨国贸易集团,他兴建的宾馆被视为当地一座地标性建筑……
走出家门、跨出国门,几乎每一步,余文龙都踏在了时代的鼓点上。温州商人果敢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出国为了谋发展
余文龙最初将目光投向国外是在1991年。当时温州兴起海外淘金热潮,但与一些人为求生存稍有不同的是,余文龙是为谋求更大发展。此前,他已在商海扬波弄潮十多年,且成绩斐然。
余文龙的父辈曾经家境殷实,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商人,早年曾在温州市区、永嘉等地经营多家商行。余文龙秉承了父亲善于经商的品性,而家道中落后艰难的家庭生活则给了他挺拔与朴实、坚韧与刚强。1975年,为了改善生存境遇,余文龙在老家永嘉桥头先后开办了皮鞋厂、五金机械厂和玩具厂。踏实的努力、辛勤的付出,让他获得了初步成功。
1985年,他不愿继续窝在小乡村,毅然走出桥头,转战温州,寻找更大的人生舞台。凭借自身不懈努力,余文龙成为温州鹿城百货公司、温州华昌鞋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掌门人,不少产品远销国外。他已经是一名成功者。在经商之余,小学毕业的余文龙还攻读温州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并获得经济师职称证书。
余文龙并未一味地沉浸在已有的成绩里。1991年,他的内心里又开始了跃跃欲试。当时,已有不少温州人纷纷去了西欧、美国等地,余文龙却独辟蹊径飞赴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进行商务考察。最终,匈牙利市场蕴藏着的无限商机深深吸引了他。
布达佩斯结硕果
在那之前,余文龙对匈牙利的了解,还仅限于电影《茜茜公主》以及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初到匈牙利,他不禁为眼前的情景大为惊讶。当时匈牙利刚刚完成经济体制转型,市场上各种轻工业产品极度匮乏,供不应求。“呵呵,那仿佛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遍地都是商机。”
回到国内,余文龙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定为海外的落脚点。不出半月,他在匈牙利第一个企业——余氏亨泰国际贸易公司诞生。之后,国内大批价廉物美的鞋服、日用品、小五金等各式小商品,通过集装箱源源不断地运抵布达佩斯。
随着外贸业务进一步拓展,1993年余文龙的第二家外贸企业——匈牙利金三角经贸事业发展公司成立。余文龙的行动启发、带动了一大批旅匈华商。当布达佩斯成为了东欧最大的中国商品集散地之时,余文龙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推出“新动作”:1995年,与几家股份公司组建华人国际投资公司并出任总裁,将投资范围扩至周边的国家;1997年,进军商业地产,与他人合作投资东方宾馆。这是华人在欧洲建造的第一家上规模、上档次的宾馆。
从商业贸易转向资产投资,是余文龙的又一次主动求变,他认为“投资宾馆能带来稳定的利润回报”。为此,他亲自规划运筹,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没多久,一座与国际接轨的、兼具现代气息与东方情调的正规三星级宾馆,在布达佩斯拔地而起。东方宾馆设施齐全,拥有112个客房,中餐厅、西餐厅兼有,可同时接待500余人用餐,在当地颇受瞩目,也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
回师温州创新业
“每次创业都是一个转折过程,商机的选择是其中的关键。”余文龙说。2001年,因为预感国内房地产未来发展的契机,余文龙又一次转身——挥师国内,展现出他一贯的远见。
2001年,温州洞头海岛交通闭塞,投资洞头的前景绝没有今天这样明朗。余文龙在三盘岛砸下巨资,投资别墅群,再过两三年一期工程也将竣工……
2001年,无锡火车站周围是一片低洼地,每逢大雨一片泽国。但余文龙仍是在这不被人看好的地方,买下地皮投资,建造了两座32层的商贸大楼。他的眼光果然独到!几年后,当地政府对那一带进行了全面改造,漂亮的火车站全新亮相,而他的商贸大楼,也成为一座地标性的建筑……
服务华人获名誉
早在1993年,余文龙就参加了匈牙利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的创建工作。在匈牙利多年来,余文龙不遗余力地维护华人利益,其中有两件事情,至今让旅匈牙华人津津乐道。
1995年,布达佩斯市场上的商品已经非常丰裕。因为中国商品的继续不断涌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商人的利益。匈牙利海关为此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对每个货柜加收了进口税。这无异给了当地华商当头一棒。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3万余个集装箱滞留在汉堡等地的海关。华商们坐立不安,紧急商量对策。那一次,余文龙被推选为华商主代表,与匈牙利海关总署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艰难谈判,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
2001年8月,匈牙利《匈牙利新闻报》和《人民之声报》分别刊载辱华文章,诬蔑华人用残忍的手段将已故亲友的尸骨销毁,而后假冒其身份。余文龙与其他侨领一起对该报道展开调查,发现原是当地一名记者的荒谬推理,毫无事实依据。之后,他们组织旅匈华人向报社提起诉讼并迅速成立维护华人权益委员会。余文龙还亲自出任理事长组织华商与对方进行义正辞严的交涉,并在电视台进行一番唇枪舌剑的公开辩论。最终,对方低头向华人致歉。
上述两件事情均获得完美结局。余文龙的付出有目共睹,为此他赢得多数旅匈华人的尊敬与拥护。
2002年,温州侨商协会宣告成立,余文龙受侨商们一致推选,担任首届理事会会长。除了忙私事,还要抽身办公事:每年都要与外地侨商协会开展交流互动,赴外地考察,捕捉市场信息为华商国内投资提供服务;邀请有关部门为侨胞讲解相关政策;发动侨商开展捐资赈灾活动……“协会里的事情非常繁琐,要干的事总是干也干不完。”做了多年会长,余文龙感触颇深。
驰骋商海四十余载,余文龙依然非常谦逊。鲜为人知的是,当年事业有成的他曾受邀为温州大学学子作专题讲座,写在黑板上的题目竟是“农民”和“小学生”这几个字。
在余文龙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我们看到了一幅书法作品:潇洒天地间。我想,正是因为历经生活的磨砺、岁月的沉淀,余文龙才会走得如此坚定洒脱、从容不迫!(温州侨网/赵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