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董寅初:爱国侨领结缘3代领导人 丹心一片献侨胞

2015年07月30日 10:01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
字号:
董寅初。
董寅初。
马骐(左)向董老祝寿问好。

  他是笔伐日寇、实业救国的热血青年;他是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共三代领导人结深情的爱国侨领;他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致公党主席……他就是(安徽)合肥肥西人董寅初先生。因为工作关系,原肥西县地志办主任马骐先生与董老交往多年。日前,他向我们讲述了董老的一些故事。

  将门之后逞英豪

  1915年9月20日,董寅初老人出生在我们肥西三河镇的董家圩。董家圩(董大房子)有百余间房屋,前后5进,沿河堤次第排开,另在三河西街也有数幢市房,是董老的祖父、著名淮军将领董履高所建。

  1928年秋,董老离开家乡,到苏州东吴大学附中读初中,当时与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同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6岁的董寅初积极投入抗日救国的行列。他与同学们一起坐火车到南京请愿,被关押2天后押回苏州。他们继续罢课,被校方开除。董老来到上海就学,于1934年夏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实业管理系。 “一·二九”学生运动时,董老组织召开学生大会,成立救国会,成为学生领袖。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董寅初于1938年从交大毕业,到香港任《申报》编辑。此时,他以报纸为阵地,宣传抗日救国,揭露日军暴行,向海外侨胞报导国内抗战情况,争取援助。一年后,他从香港只身来到印度尼西亚巴达维亚城(今雅加达),到《天声日报》工作,随后又与陈嘉庚先生一起创办《南洋商报》等报刊,在华侨中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成为东南亚闻名的爱国报人。在此期间,他也收获了爱情,和现代名人、晚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湖南湘潭人杨度的女儿恋爱、结婚。

  1942年1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董老与中国政府派驻爪哇的秘密情报小组取得联系,他利用记者身份帮助搜集日军情报。1942年10月的一天夜晚,两个年轻人在运送无线电发报机途中,被日军发现,日军随即在爪哇开展大搜捕。董老逃往泗水乡间隐藏,于12月23日被日军宪兵逮捕。在审讯中,他始终没有透露半点抗日组织的讯息。坚持说组织守夜队是为了保护华侨安全。日军给他定了3项罪名:办报发表抗日言论、逃避逮捕、组织抗日武装,判他7年牢狱。在狱中,董寅初仍用各种方式宣传抗日。同囚室的一位荷兰难友很钦佩他,为他画了一张素描像赠给他,董寅初一直珍藏家中。

  实业宏图救国梦

  日本宣布投降后,董寅初通过秘密渠道获知消息,与原巴达维亚市市长(荷兰人)、印尼人校罗玛一起代表难友与日军谈判,据理力争,日方不得不答应将关押的抗日人士分批放出。8月底,坐日本法西斯3年半黑牢的董寅初出狱时,受到当地华侨热烈欢迎,他成为南洋华侨中闻名的抗日英雄和华侨领袖,被推选担任了中华侨团总会总干事兼华侨治安总会主任。

  这时,印尼“糖王”、建源公司老板黄仲涌慕名请他加盟,董老由此投身实业界。1947年,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梦想,回到阔别10年的上海,担任建源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

  董老回来便着手恢复建源公司的产业,发展民族工业。然而,当时国民党政府又发动内战,工厂是一片废墟,市场物价飞涨,经营十分困难,他“振兴实业”的梦想无法实现。1949年,当上海解放的炮声响起的时候,很多人劝他出国。董老毅然决定留下来,保护他辛苦恢复的工厂,不让国民党特务破坏。

  上海解放不久,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董寅初用了一年时间,重建已停业18个月的“建源公司”浦东陆家嘴的亚洲最大酒精厂,改为上海溶剂厂,恢复生产。为国家提供了急需的第一批高级化学溶剂,并有部分出口,为打破反华势力对我国实行的经济封锁作出很大贡献。1956年,董寅初把上海溶剂厂和他创办的另两家企业,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先后任合营总公司副经理,华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为上海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丹心一片献侨胞

  1956年,董寅初老人被选为新成立的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后任主席,从此献身侨务工作。在他初任中国致公党主席期间,为祖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和扩大对外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特别是上海浦东的开发,更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他和交大老同学、著名建筑学家林同琰一起提出开发浦东、修建浦东大桥等重要建议,并多次陪同邓小平、江泽民、吴邦国等领导人和各界专家学者考察浦东。他的很多重要意见,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专家们的肯定。

  董老的海外朋友非常多。他不顾年高体弱,走遍世界,访问侨胞,到处都受到热烈欢迎。他更与交大同学“计算机大王”王安、合肥老乡科学家杨振宁、美国第一位华人大学校长田长霖等保持着密切联系。他经常说:“中国是一个侨民众多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侨民,像中国海外侨民这样对祖国表现出如此巨大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源于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这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数千年来所形成的民族情、文化根,是任何力量也割不断的。”

  三代领导结深情

  董寅初老人每次回忆他与中共三代领导人建立的深厚情谊,总是从初次见到毛主席开始。据董老介绍,他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在1956年,全国侨联在北京成立的时候,毛泽东主席特地来看望他们这些海外游子的代表。那天他荣幸地聆听了毛主席对华侨华人的谆谆教诲,并与大家一起和毛主席合影留念。

  而董老与邓小平的交往就更多了。1983年,邓小平和彭真等中央领导出席致公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董老和始终关注侨务工作的邓小平有了比较多的交往。此后不久他就到北京致公党中央担任工作,直到后来出任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与邓小平接触的机会更多了,邓小平对参政党的关心他是深有体会的。共产党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关心,他是深受其惠的。他的许多建议,受到国家和地方高层领导的重视,不少被政府在制定决策中采纳。

  董老交往最多的领导人,还是他的交大校友江泽民总书记。1997年香港即将举行回归大典的前夕,董老作为中央政府代表团的成员之一,与江泽民总书记同坐一架飞机赴港。在飞机上,董老坐得比较靠后,总书记上来后一眼看到他,高兴地走向他的座位,拉着他的手,然后在他身边的空座位上坐下说,真高兴啊,我们一起去香港!董老说,尽管他和总书记是交大的校友,而且总书记在上海任职和后来到中央工作,他们经常在各种场合里见面,时有面对面的交谈,但是像这次同在一架飞机上坐在一起,共同度过一段庄严而重要的行程,却还是第一次。

  据董老说,当时他几乎忘记了自己与国家元首坐在一起,只感到是在同老朋友亲切叙谈。总书记很兴奋,因为此行的目的地是即将回到祖国大家庭的香港,他们交谈的话题很自然地从香港的曲折经历谈起。总书记熟悉香港的历史,在谈话中特别讲到,香港人民为摆脱奴役、争取自由而进行的几次声势浩大的斗争;还回忆起在解放战争时期,许多民主人士在香港与反动派斗争的史实。

  据董老说,整个航程中他们一起回顾这几十年来,对香港的文明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许多人士。从总书记的眼神里,董老看出了他对那些人有着深深的敬意。同过去的许多次见面、谈话一样,总书记总是要董老对上海、对全国的发展,多反映些问题,多提些建议。因为民主党派的专家、学者比较多,社会接触面比较广,看问题也有相当的深度,应当为祖国的建设好好地发挥作用。

  历史丰碑永不朽

  2009年6月23日晚,董寅初老人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6月27日,我作为家乡肥西代表之一参加吊唁和遗体告别活动。

  其实,自2002年以来的十多年中,我和肥西县志办及三河镇的同志曾多次去上海采访董寅初先生和其家人、身边工作人员,寻访董氏旧居、董氏宗祠,在三河镇创办了“爱国侨领董寅初生平事迹展馆”。现在,该馆作为三河镇创建国家5A级景区重点提升的景点,正在实施扩建和展览陈列提升工程,将于8月竣工。而今年9月20日,也是董寅初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隆重纪念董寅初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

  ■人物简介

  马骐,1948年生,安徽临泉人,曾任肥西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淮军》项目组成员,安徽省社科联历史文化中心研究员,安徽省刘铭传研究会副会长。从事史志研究30年,编著有《连战家族》、《肥西县志》、《肥西淮军人物》等书。(马骐/口述 程堂义 郁春媛 刘生/整理)

【编辑:金嘉龙】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