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的战疫英雄 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不平凡

2020年10月22日 10:43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雅万高铁项目的印尼战疫英雄

  (丝路人物故事)

  国际在线报道: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简称“雅万高铁”)项目是是中国与印尼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务实合作的重大标志性项目,是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今年3月2日,印尼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雅万高铁项目部实行封闭式集中管理,不愿接受集中管理的当地雇员可以选择回家休假,但多名当地雇员选择留守项目营地,与中方员工共同战疫。

  “战疫先锋”陈康乐

  Bangun Septiawan是名印尼华人,中文名字叫陈康乐。疫情发生后,他始终坚守在战疫第一线。

  印尼疫情暴发初期,口罩、测温枪、酒精等防疫物资极度匮乏,防疫物资的存量不足令许多中方员工惶惶不安。陈康乐发动当地雇员,以及同学和亲戚,多渠道联系防疫物资,最终采购到200个N95口罩和5000个一次性口罩,让员工们的情绪稳定下来。

  受生活习惯影响,大部分当地雇员在疫情初期并没有意识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陈康乐认真领会防疫要求,上网查看中国疫情资讯,引导当地雇员正确认知新冠肺炎,逐渐养成了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的习惯。

  凌晨三点接收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布置隔离房间,安排新进场和返场员工入住隔离房间,分发防疫物资,测量体温和消毒,盯控医院到营地开展核酸检测,组织抗体检测……几乎每一个防疫场景都有陈康乐不辞辛苦的身影,24岁的他展现着与其年龄不符的老成,防疫工作尽职尽责,一丝不苟,他总是出现在防疫第一线,是不折不扣的“战疫先锋”。

  李佳的“高铁梦”

  22岁的Kadijja Arum Nur Octaviani曾经在中国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留学三年,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校期间老师给她起了一个与她名字第一个单词发音相近的中国名字:李佳。

  3月,项目部实行集中管理后,李佳没有回家,选择留守项目营地。营地缺少翻译,她主动协助翻译;缺少帮厨,她主动去厨房帮忙,洗餐盘、切菜、包包子、打饭、打扫卫生都不在话下,任劳任怨。

  为了宣传防疫知识,李佳制作了防疫宣传漫画,设计了多个防疫展板,布置在营地和施工现场,时刻提醒大家遵守防疫要求。

  李佳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当问到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李佳说:“我想回家的时候不用坐18个小时的大巴,而是坐自己参与建设的高铁。”雅万高铁规划的二期工程万泗高铁通往李佳的家乡泗水。在自己家门口修高铁,李佳憧憬着自己的“高铁梦”。

  Tania小身板蕴藏大能量

  瘦瘦的Yovana Nathania是项目部的安全官,大家都叫她“Tania”。在铺轨基地的施工现场,大家总能看见Tania穿着红色制服,头戴红色安全帽,在到处观察记录着什么。铺轨基地现场存在多家分包商,且与线下单位交叉施工,人员繁杂,流动频繁,存在较大的安全和防疫风险。

  Tania总是在分包商上班前早早到达施工现场,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对各家分包商的员工进行班前安全和防疫教育,监督体温监测和消毒执行情况。施工开始后,Tania又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后记录在册,并要求施工管理人员立即整改。同时,她还时刻提醒现场人员要保持安全距离,降低疫情风险。

  烈日当头,尘土飞扬,Tania每天奔波在施工现场,被晒得黝黑但从不喊累。回到办公室,她整理发现的安全隐患,做内业资料,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名中方施工队长赞叹道:“23岁的小姑娘能有这样的工作作风难能可贵,真是小身板蕴藏着大能量。”

  雅万高铁项目中还有很多像陈康乐、李佳、Tania这样坚守营地数日不回家的当地雇员,比如守卫营地大门第一道防线的保安,身兼数职的司机,每天配发隔离餐的帮厨,勤勤恳恳的保洁……他们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通讯员:桑军阳)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