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不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专家:仍需做好监测-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新冠不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专家:仍需做好监测

2023年05月06日 09: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解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此,中国专家作出回应,认为仍然要做好对病毒的监测工作。

  【解说】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从疫情流行态势来看,报告感染人数、住院人数、重症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在持续下降,病毒变异过程中,也没有发现致病力和致死率出现大的增长,人类对新冠病毒已经建立了基本认识。

  【同期】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

  总体来平衡这种疾病和病毒的危害、我们人类对它的抵抗力、以及我们需要采取的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来看,这个时候可能我们现有的抵抗力,包括人群的免疫力,我们的救治和防控能力,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来应对这种疾病它的传播。

  【解说】专家指出,世卫组织的这一认定,意味着世卫组织各成员国不再必须履行一些相关的社会公共卫生措施和防控措施。

  【同期】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

  它最大的因素就是对于交通、贸易、旅游将会进一步来减少甚至是消除有关的跨国的一些控制和限制等等,包括人群的集会、一些交往,我想他都会是有一些相应的一些调整和完善。

  【解说】专家强调,病毒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仍在不断变异,因此仍然要保持警惕,做好对病毒的监测工作。

  【同期】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 施国庆

  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已经建立了多渠道的监测预警的体系,包括我们的社区层面建立的监测系统,以及在机构层面建立的包括我们的发热病人的报告,在全国建立发热门诊和诊室的医疗机构,每天都要报告发热病人的就诊人数,其中新冠阳性的人数。

  【同期】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感染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放松了所有的防控措施,所以我们仍然还是要做一些人群的疫苗接种,特别是高危人群、弱势人群,仍然要做一些必要的一些防控的措施,包括加强救治能力的建设,所以不是放任不管。它(新冠病毒)仍然是有害的,只不过它的危害,现在从全球来看,我们具备了有效的来防控这种危害的能力。

  记者 温孟馨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王琴】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分享到: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