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消息:3月23日上午,广东省紫金县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自然村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开工奠基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河源市副市长吴有必,省委统战部巡视员陈安文,省侨办有关代表,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蔡松贵,市外事侨务局局长郭定祥,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和省、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当天的奠基仪式,并共同为纪念馆动工培土。
据悉,3月14日,河源市副市长吴有必率河源市外事侨务局、河源市文化局及紫金县外事侨务局、紫金县文化局等部门人士就此事专门深入紫金县中坝镇进行调查了解,要求紫金县要尽快制订方案,抓紧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的重建工作,同时要完善原有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旅游效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掀开了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建设的序幕。
据了解,2003年9月8日,孙穗芳女士曾率儿子王祖耀等一行来到紫金县中坝镇孙屋排寻根祭祖,先后拜祭了孙氏先祖的墓地和祠堂,并亲笔题词“寻根问祖”和“国父孙中山先生祖籍在广东省紫金县中坝镇,希望恢复中山镇原名”等。这是百年来,孙中山后裔到紫金寻根祭祖第一人。在寻根祭祖过程中,孙穗芳看到孙氏祖祠年久失修,遂建议重新修缮孙中山祖籍纪念馆,使之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中山精神发扬光大,并带动该县旅游业发展。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的重建工作也被列入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
现年72岁的孙穗芳女士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紫金县中坝镇出席当天纪念馆奠基仪式。孙穗芳首先对纪念馆的开工奠基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希望紫金能借此机会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前来寻根问祖,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她表示在返美后将向海外大力推介紫金,推介河源。
在当天的奠基仪式上,孙穗芳还向当地的中山中学、庆龄中学、中山小学等学校赠送亲笔题词。
河源市副市长吴有必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的动工重建表示祝贺,并希望紫金县把纪念馆建设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以此为契机,积极保护和开发好自然人文景观、文化遗址以及民间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让古迹遗风焕发新的光彩。
相关链接:
原纪念馆始建于1942年
紫金县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始建于1942年,位于紫金县中坝镇发昌村皇冠山(又称黄牛挨磨山)下,原为孙氏宗祠。馆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82平方米。馆内陈列有孙中山先生的家世源流、列祖考妣墓碑拓片、孙科先生赠送给祖籍的孙中山照片和寄来的一批函件等。1986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屈武亲笔题写“紫金中坝孙中山先生祖籍纪念馆”馆名,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时恢复陈列,民革中央办公厅发电致贺,台、港人士和美籍华人等都慕名前往参观。1987年,该馆被列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由于该馆系砖木结构建筑,且年久失修,部分已倒塌,现仅留下数间危旧的瓦房。因此,这一具有独特性质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同被掩埋在煤矿里面的金子一样,一直没有发出应有的光芒。
目前,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建设已投入资金约100万元,完成征地拆迁面积1900多平方米,各项重建工作亦在紧张有序进行中。(紫金县外侨局/严雪青 张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