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社主办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中国新闻社诚聘记者、编辑
·第二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第一届世界江门(五邑)青年大会
·第十四届世界许氏恳亲大会
您的位置:首页中国侨界
旧中国“盖世太保”揭秘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文/ 汤念祺

    中统特务组织一贯重视叛徒,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破坏共产党组织的一个极其有效的办法。确实,因叛徒而导致组织破坏占很大比重。所以,蒋介石曾亲自接见过一次顾顺章,但蒋介石本人也很瞧不起屈膝的叛徒,尽管顾顺章准备了一肚子计划要诉说,但蒋介石只是站着和他说了几句话,什么“归向中央很好”、“戴罪立功”之类,根本没有给顾顺章进一句话的机会。所以,蒋介石以后多次给中统、军统做过很具体的指示:对共产党的叛徒,“只可利用,不可重用”。

  顺便提一句,顾顺章的下场并不美妙。尽管他想尽一切办法、绞尽脑汁想继续破坏党的组织,但等特务们发现他已无油水之后,还是被一脚踢开。特别是发现他想投靠军统戴笠手下时,便动了杀机。顾顺章之死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因顾顺章想投靠军统,引起徐恩曾的愤怒,在1935年指使中统干将顾建中,以开会为名,给顾顺章扣上“不服从命令,企图别树一帜”的罪名,拔出手枪,立将顾顺章当场击毙。另一种说法是,中统借口顾顺章图谋不轨,欲行刺国民党权要,由江苏省保安司令部奉命在镇江执行枪决,由当时的省秘书长罗时实监斩。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中统申报,经蒋介石于1935年令手谕:“顾顺章既怙恶不悛,着即枪毙可也”。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因为顾顺章毕竟不是无名鼠辈。私自枪杀,万一蒋介石查询此人,恐怕不好交代。但无论如何说法,顾顺章油水被榨干、再也没有任何作用时,被一脚踢开则是事实。

  但顾顺章的叛变最终还是带来了恶果。上海中央领导机关自此以后再也没有像钱壮飞在敌人内部时的稳定状况了,那时周恩来从容不迫,竟还在白色恐怖中为苏区办了多期军事、政治干部训练班。可到了1932—1935年期间,中共白区党组织蒙受了以前不曾有过的巨大损失。在上海的中共临时中央和中央局,连年遭到中统的破坏;共青团中央、全国赤色总工会也受到破坏;中共江苏省委,几年中差不多每年要被破坏一二次;导致中共中央无法在上海立足(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执行左倾路线),被迫撤出上海。

  徐恩曾忠实执行蒋介石的指示,使调查科受到蒋介石的宠爱,变为调查处,成立了特工总部,后又正式成立中统局(正式名称是国民党中央执委会调查统计局)。

  凡是有国民党省市党部、铁路公路特别党部的地方,都有中统的特务室或工作区。省市党部除定期拨经费外,无权干涉他们的特务活动。除此之外,社会各个角落都有他们的外围组织和情报人员。由于中统特务组织极端秘密,比军统组织更隐蔽,所以危害也极大。中共地下组织因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抗战前,中共中央委员邓中夏等被捕牺牲于雨花台,即为中统特工总部所干。中共中央负责人之一的瞿秋白被捕后,也是由中统部门过问、审讯后遭到杀害的。30年代左翼作家如田汉、丁玲、阳翰笙等的被捕,也是中统特务直接经手的。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捕、被害,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茅戈被捕,均为中统所为。抗战以后,中共各省的领导机关,一些地区的特委及县委,很多都被中统破坏。徐恩曾自认最得意之作是1942年中共南方工委被破坏一案。中统组织秘密打进工委,逮捕了工委负责人廖承志以下多人。徐恩曾的这些“成绩”,多次受到蒋介石的召见与嘉奖。徐恩曾成为蒋的重要亲信,在中统组织领导的位置上干了十五、六年。但最终也被蒋介石一脚踢开,这其中有何缘故呢?

  复兴社与军统

  1927年是风雨飘摇的一年,尤其7月蒋介石政治上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各派政治力量的分化结合,每每使蒋介石处于被动地位。

  有鉴于此,蒋决心加强在军事上的情报工作,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成立密查组,由戴笠等十人为成员。任务是调查异己分子,加强嫡系及杂牌部队的掌控,掌握反蒋势力动向。表面以调查部队军容风纪为掩护。

  但时间不长,随着蒋介石的下野,密查组等于无形解散。

  1931年冬,蒋介石受《墨索里尼传》的启发,意图成立一个类似墨索里尼黑衫党或希特勒褐衫党那样的法西斯组织。蒋尤其对墨索里尼和他的黑衫党大感兴趣。墨索里尼本是一个新闻记者、社会党普通党员,依靠资产阶级右翼分子和一部份军人为骨干,成立了法西斯组织黑衫党,并于1922年发动“进军罗马”的政变,从而建立起了他的法西斯独裁统治。蒋由此受启发,也想成立类似组织,彻底搞垮政敌,打击异己,维护和巩固他的绝对领袖地位。

  1932年初,蒋介石授意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戴笠、桂永清、曾扩情、胡宗南、郑介民等十三人筹组复兴社(又称蓝衣社,对内称力行社),经过反复讨论,于三月初正式成立。机构有各处及书记、中央干事、中央监察等,但蒋介石最重视的是特务处处长,它实际上是复兴社的核心,由此看出蒋介石是想把复兴社的核心搞成一个特务组织。因而,特务处长的人事安排却一直颇费周折,当时有最佳的6个人选,如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郑介民等,戴笠也名列,但因资历较浅,多数人却不赞成。复兴社成立初的十三位骨干(后称“十三太保”),唯有戴笠是黄埔六期毕业,本来都不够格参加筹备。

  蒋介石经过反复考虑,终于1932年1月26日晚,召见戴笠,正式命令由他主持复兴社特务处。

  消息传来,不少人不解甚至不满。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蒋介石确实没有看错戴笠。

  但是,蒋介石为什么不用其它人,专门挑选资历浅的戴笠担当此重任呢?

  戴笠与蒋介石

  戴笠被蒋介石看中,还真不是凭他的资历。他的黄埔六期骑兵科的学历不仅没有毕业,而且按黄埔系的说法,也太靠后了。举个例子,抗战期间,周恩来、林彪路过胡宗南的防区回延安,胡宗南是黄埔一期毕业,周恩来是他的老师,所以他挑了部下30多个黄埔同学为老师接风。但他却不请林彪,原因是林彪黄埔四期的,他瞧不起。

  戴笠之所以受蒋的器重,主要原因是他的特工才干。戴笠人很聪明,上小学、中学成绩都很佳,曾投笔从戎。也浪迹三教九流之间,这对他的以后从事特工工作颇有好处。20年代初在上海交易所认识了蒋介石、戴季陶、陈果夫、杜月笙等人。回来又回乡组织过民团,依附过王亚樵的部队。后来因觉得王亚樵只是绿林豪杰,终难成大器,又投考黄埔,搭上黄埔六期末班车。

  在清党中,戴笠即充当了自觉的密报员的角色,先后密报过20余名共产党员学生,并从此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性。当然,他也密报教官中的腐化状况等。

  1927年夏,戴笠参加了密查组。经常越级拦蒋介石的车递情报,蒋介石刚开始还以为他是沽名钓誉,希图得宠,因为戴笠没有按规定递送情报。但后来发现戴笠一人搜集的情报,比密查组成员搜集情报的总和还要多,而且较有价值,所以逐渐产生好感,亲下手谕追认了他黄埔六期正式毕业生资格。

  后来密查组无形解散,蒋破格提拔戴笠为总司令上尉联络参谋,专搞军事情报。这期间,戴笠跑遍山东、太原、武汉、济南、保定、平津一带,搜集了大量有关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张宗昌、孙传芳、张作霖等军阀部队的大量情报,对二次北伐起到了一定作用,因之愈加受蒋介石的器重。

  这一时期,戴笠不光跑路辛苦,还有生命危险,因为一旦被军阀们发现他是特务,性命就难保了。而且,他因资历太浅,往往见不到蒋介石,情报都需要由别人转送。千辛万苦搜集来的情报,不要说及时送到蒋介石手上,就连蒋介石的住所和办公室也进不去。不光那些蒋介石身边的黄埔一、二、三期的参谋、副官老大哥们瞧不起他,连蒋介石身边的警卫、勤务、司机、厨师、娘姨等人,见到戴笠也常翻白眼,往往见到的第一句就是:“小瘪三又来了”。

  尤其蒋介石的心腹、侍卫长王世和(也是黄埔一期毕业),更是瞧不上戴笠的出身和鬼蜮勾当,经常加以破口大骂,甚至殴打。戴笠将此视为奇耻大辱,但仍坚韧不懈,常常在清晨的寒风中拦蒋介石的车递送情报。这些,都给蒋介石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后来还因此破格提升戴为少校副官。

  1929年,蒋与冯、闫、李等人矛盾激化,在蒋桂、中原大战中,戴笠不仅情报出色,还舍生策反过唐生智部下的部队,由此晋升中校联络参谋。

  但是,光能苦干也不行。如果比邓文仪,邓文仪是南昌行营调查队长,这个科是比复兴社成立还要早的特务组织。康泽、桂永清、郑介民等都是黄埔老大哥,论资历、才干、职务,都不在戴笠以下。

  [1]  [2]  [下一页]



      
本站搜索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读者信箱】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