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社主办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中国新闻社诚聘记者、编辑
·第二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第一届世界江门(五邑)青年大会
·第十四届世界许氏恳亲大会
您的位置:首页中国侨界侨乡传真
泉州书写民间慈善样本:平民慈善在侨乡渐成风气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2008年03月20日 10:03 来源:泉州晚报




许书典老人

    一个对自己“节省”,却有着宽广胸襟的老人;一个被称作“真的用心在做慈善”的老人走了,上万人冒雨前往送行。

  3月12日11时55分,这位被称为“晋江最慷慨”的老人在安海后林村许家老宅走完最后人生路,享年80周岁。

  19日上午细雨蒙蒙,上万人自发来到晋江市安海镇后林村小学,参加遗体告别仪式,许多后林村民扶老携幼送老人最后一程,不少曾接受这位老人接济过的人忍不住地掉泪。

  现场直击:“车位已满”——

  保安老陈指了指眼前的告示牌,示意记者的车辆只能停在村外。在他的印象里,晋江安海后林村从未如此拥挤。

  3月19日是许书典老先生逝世的第七天。临村的老人、当地村民、本地领导和恒安员工都自发地赶来吊唁,向老人做最后的告别。遗体告别仪式场外,挤不进去的村民安静地站成两列,默默地向老人表示哀悼。

  告别仪式上,许书典老人的长子、一向干练的商界精英许连捷神情悲痛,只能哽咽地对前来吊唁的人们说着“感谢”。

  也许老人并不知道,在他去世的两天前,许书典的名字被列入民政部“中华慈善奖”提名名单之中。以善为饥——《泉州府志》中简单的四个字,听起来有些久远,但却足以成为许书典老人和众多泉州慈善乐施者的无价追求。

  一位长者:一次捐出99999999元善款

  “一定会去送书典”,两天前,74岁的许吴偏坚定地告诉记者。许吴偏没有食言,两天后,当灵车开出村口,老人站在约两公里长的送别队伍中,冒雨与儿时的玩伴挥手告别。

  许书典曾居住过的老屋附近的祠堂外,几位老人连续几天在此守候。苏秀治老人说,六七十年过去,她依旧清晰地记得书典当年在老屋里的“苦日子”,年轻的书典卖过芋头、麦子,也卖过鸡蛋,最艰难的时候,一家人和鸭、羊住在同一座屋子。

  “都是苦日子过来的人,特别清楚那是怎么一回事。”老人们说,有了钱之后,书典的“公文包”是两个塑料袋,一袋装着递给客人的中华烟,一袋装着自己吸的散装烟草。老人一生克勤克俭,但在做慈善时却十分慷慨大方。去年,许书典老人向慈善总会捐资,一口气拿出了99999999元。他还为安海建起了书展公园、帮华侨大学建成许书典大楼。从1990年开始,他就为村里的老人发补贴,十几年间,补贴从几十元涨到现在的300元。老人离开后,发放补贴的责任将落在许连捷身上。这位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恒安集团总裁不仅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奋斗精神、节俭美德,还秉承了老人的慈善之心,在国内数度创下了堪载史册的慈善纪录:1997年,在许连捷的倡议下,恒安集团出资1000万元设立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基金,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一笔奖学金;2002年,许连捷成为中国内地首个县级慈善总会——晋江慈善总会的会长……

  一路走来,许连捷获得了民政部全国“爱心捐助奖”、全国百名“爱心慈善奖”、“光彩事业奖章”、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华慈善人物”、“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他也因此成为获得国家级慈善奖项最多的泉州人之一。

  一个圈子:泉州富豪的心灵互动

  商界有句话:“圈子有多大,钱包就有多大。”这句话同样适合作为成功人士的慈善感言。先富起来的泉州企业家们似乎有一种心灵互动——不比谁的车豪华,但比谁做的慈善事业更出色。在这样一个慈善圈子里,许连捷父子被亲切地誉为“带头大哥”。

  5年前,晋江慈善总会开始发出“带头移风易俗,把举办婚丧喜庆收取的礼金捐献给慈善总会”的倡议,恒安集团总裁许连捷就带头捐出了儿子婚宴收到的27万元礼金。随后,浔兴集团董事长施能坑、寰球鞋业董事长陈永培、菲莉集团老总杨建辉、安踏总裁丁志忠、世茂集团董事长许荣茂等人也纷纷捐出红白喜事的礼金。其中,旅外乡亲蔡天真在儿子16周岁时不办生日宴,拿出800万元设立专项基金,致力于奖教奖学和改善教学设施。

  5年之间,泉州的慈善圈子越做越大,国内异地泉商、海外泉籍乡亲和几乎所有泉州名牌企业家都跻身其中。如今,在一部关于泉州的“老板慈善榜”中,仅泉州、晋江、石狮三地近年个人捐助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就有近70人。

  这个慈善大圈子构成了泉州各地慈善总会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全市仅市县两级慈善总会就收到捐资超过12亿元,而企业家、海外侨亲设立的63个专项公益慈善基金,已累计认捐善款4亿多元。

  慈善的力量还延伸到了各地乡村。以晋江为例,早在2002年,陈埭镇就成立了首家村级慈善会。目前,晋江19个镇(街道)全部成立了爱心援助中心,386个村(社区)都有爱心援助站。如今,泉州以各种名义存在的、专门或附带从事扶贫济困的大小民间团体,估计有上百家,募款数额达数亿元。

  根据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目前国内富豪的捐赠额比例不足15%。但是,泉州慈善事业的发展可谓是国内的一个“奇迹”——在这里,2/3的善款均来自“本土”民营企业家。

  一种趋势:平民慈善在侨乡渐成风气

  慈善并不仅仅是富豪的“专利”,也是平民百姓心里美好的愿望。献出一份爱心,帮助贫困学子圆一个读书梦;伸出自己的双手,共同帮扶关爱智障儿童……在侨乡大地,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正尽己所能,为泉州的慈善事业添砖加瓦。

  从2000年开始,本社联合多个单位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支持。大家纷纷慷慨解囊,为渴望求学的孩子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热心市民的支持下,金秋助学活动8年共筹集了1100多万元爱心款,帮助5000多名困难学子实现了读书成才的梦想。已有近千名受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并开始通过捐献首月工资等方式加入助学活动。

  慈善之风也刮到了互联网上。在泉州社区的论坛里,一位名叫“冷燕”的女孩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关爱智障儿童活动。他们去残障农场采摘、购买水果,付钱作为资助;与孩子们一起吃午餐,一起学做水晶花。这些简单的行动,是为了让智障儿童接受平等的交流,让他们能够与正常人一样,自信地融入社会。

  一批做互联网的朋友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上打开计算机的第一件事,就是访问“日行一善”的网站。在那里,每点击一次,就可以给世界某处一位灾民提供1.1杯食物,捐助一位贫穷妇女接受免费的乳房X光检查,或是捐助一片14.4平方英尺的雨林……他们把这个网址告诉了周围的朋友,朋友又转告给自己的朋友。如今,在这个圈子里的人,每天都会花五分钟在三个慈善网站上,为地球上某一个贫困的人点击鼠标。

  如今,乐善好施,正如一股拂面春风,在泉州普通市民中蔓延开来。在过去的几年中,慈善满月宴,慈善拍卖、义卖,新年慈善音乐会、图片展,慈善一日捐,爱心手术、复明工程、“行走工程”,一项又一项的爱心活动,在泉州的街头坊间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平民慈善热潮。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机会,在泉州的银行、酒楼、广场、商场、医院、体育馆内,与各项慈善活动牵手。通过一张音乐会的门票或是一包义卖中的方便面,更多的泉州人将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到慈善行列中来。(林绿波 林冰)



   · 支持家乡公益事业 泉州接受侨捐近70亿元人民币
   · 情系桑梓 香港泉州慈善促进总会捐助家乡3213万
   · 侨乡晋江著名慈善家许书典辞别人世 众村民不舍
   · 侨乡晋江许书典老人八十寿辰捐献慈善总会近亿元

      
本站搜索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读者信箱】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