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金庸的“越洋”江湖:中国的“武”与“侠”走向世界

2018年05月28日 13:5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射雕英雄传》英译本首卷封面。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首卷封面。

  金庸的“越洋”江湖

  来自中国的“武”与“侠”,正从华人世界走向西方主流文化界

  编者按

  金庸的世界与世界的金庸①

  今年2月底,英国出版了全球首部英文授权本《射雕英雄传》第一卷,上市以来已连续加印7次,受到西方主流文化出版界和媒体的关注;英文版“射雕”推出的同时,法文版漫画《射雕英雄传》也正式推出。

《射雕英雄传》法文版漫画封面。
《射雕英雄传》法文版漫画封面。

  金庸武侠的出现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个典型的现象级事件,它以坊间通俗读物为起点,采用新文化运动以来得到充分发展的白话文作为载体,融合中华传统人文思想,又对现实社会现象有很深的借鉴,同时夹杂了作者个人对文化和历史的反思。这些特质使金庸武侠在华人中广受欢迎,几至“有华人处即有金庸”。

  但在20世纪,金庸武侠在海外的传播主要在日、韩、东南亚各国。如今,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增强和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也在加入这个行列,越来越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金庸武侠登陆欧美主流文化市场正当其时。

  如何看待包括金庸武侠在内的中国文化产品在海外的传播趋势?如何理解这一趋势将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和影响?如何利用这一趋势加深中外文化的互相理解和沟通?如何让这一趋势更好地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服务?南方日报推出系列文化报道“金庸的世界与世界的金庸”,对相关话题进行全方位报道。敬请垂注。

  当你在畅销书榜单上找到一本书的介绍,它这样写:这本书反映了蒙古兴起之初的畜牧业状况,女主人公是一位养蜂专家,她的丈夫成了一个养雕专家……看了这样的简介,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能有兴趣继续读下去。读者多半还会怀疑这本书是怎么上畅销书榜的。这本所谓讲“养蜂专家”和“养雕专家”的书,在中国的名字叫《神雕侠侣》。是的,这部金庸武侠经典当初就是这样被西方评论家“糟蹋”的。

  但是,到了今天,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和“中国热”“汉语热”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金庸武侠被誉为华人世界的共同语言,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多种西方语言的译本正在推出,也在西方主流文化界和大众中收获了更多的好评。

  金庸武侠乃至中国文化是如何实现这种转变的?南方日报记者梳理了近年来金庸作品在海外的出版发行情况,并采访了当地读者和相关出版机构的人士,或许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某种趋势。

日版《射雕英雄传》单行本。 图片来源:外研社
日版《射雕英雄传》单行本。 图片来源:外研社

  ●南方日报记者 郁石 策划统筹:郎国华

  “中国的大仲马?”

  “由于金庸的小说非常受欢迎,有的时候会被拿来与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作品比较。后者是享誉世界的通俗小说之王。”

  先是,中国人都特别喜欢;然后,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纷纷传看;现在,这些小说和文化概念在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里面也开始流行起来了——这里说的,就是金庸武侠。

  2017年底到2018年初,英国出版了《射雕英雄传》英文版第一卷《英雄诞生》,大受欢迎,被摆在英国主流书店的显眼位置,出版后2个月内加印7次,英文版漫画的翻译和出版工作也在进行中。

  在漫画大国法国,《射雕英雄传》的法文漫画版于2017年10月出版了第1本,到2018年5月已经出版了第5本。全套的《射雕》法文漫画预计将达到19本,后续出版发行工作都在加速进行中。

  法国漫画新闻平台ActuaBD上说:“由于金庸的小说非常受欢迎,有的时候会被拿来与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作品比较。”法国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被誉为“通俗小说之王”,其作品深受欧洲和全世界读者欢迎。将金庸武侠类比为大仲马,这在西方主流文化圈和读者中已是极高评价。法国关于电影、动画及音乐的评论及新闻的网站Avoir-alire.com评价金庸小说:“高洁的灵魂,古老的英雄,卑鄙和奸诈之徒,骑士精神,奇幻的武术,英雄史诗般的战斗……所有武侠小说的精髓都汇集于此。”

  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等语种的金庸武侠作品出版也在酝酿中。负责金庸武侠版权运营的广州市朗声图书有限公司计划在5年内实现世界各主要语种的金庸漫画版权输出。

  “金庸武侠和中国文化进入了当地主流文化界的视野。”朗声董事长欧阳群认为,文字、漫画译作的出版和评论反映出英法等欧洲国家对金庸武侠和中国文化兴趣的提升,金庸武侠正在西方国家的文化市场上取得更多的进展。

  在此之前,2008年到2010年,朗声已经着手在北美推介金庸武侠作品。他们请画家创作金庸武侠故事题材的画作,在报纸上连载,受到当地读者的欢迎。当时在加拿大就有上千名读者要求订购相关书籍。

  如果将视野放得更宽一些,记者还注意到,此前已有媒体报道,中国网络玄幻小说也在国外爆红,成为西方很多人追捧的热门文学,并且催生了WuxiaWorld(武侠世界)等翻译中国小说的几个热门网站。中国的影视产品也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更加积极的成绩。

  近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走向了全球,但一直以来,中国的文学文化产品和服务并没有取得“实物”那样的成绩。而这一状况,会随着金庸武侠、网络玄幻及《红海行动》等新主流电影的成功而开始改变吗?如果说《红海行动》等电影是以其精良的制作而获得海外市场的青睐,那么网络玄幻是由于哪些因素而在西方流行起来呢?已经问世数十年的金庸武侠,又是因为什么样的推动力而在这个时间走到当前中西文化交流的前台呢?

  郭靖与堂吉诃德,像吗?

  “西方人也能迅速理解金庸作品的内核,比如英雄情结、爱情、牺牲精神、执着与忠诚。郭靖的‘憨劲儿’有时与堂吉诃德跟风车作战的精神相差无几,在各国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元素。”

  金庸用中国语言讲中国故事,是中国文化、历史、宗教、习俗的荟萃,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但是金庸的武侠同时也是世界的。

  在海外推广中,欧阳群发现,虽然在文化上还有一定的误读和隔阂,但是西方人也能够迅速理解金庸作品的内核,比如英雄情结、爱情、牺牲精神、执着与忠诚。这些人类精神中最基本的内核,中西方都是相通的。郭靖的“憨劲儿”有时与堂吉诃德跟风车作战的精神相差无几,在各国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元素。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海外一些书评家,会将金庸武侠与他们本国的文化产品进行对比。海外评论界也认识到,金庸作品的一些概念与西方文化中的英雄情结、骑士精神的类似和差异。

  有的图书评论和推介将金庸说成“中国的指环王”“中国的哈利波特”。这些做法,在欧阳群看来,是让西方读者在面对金庸这种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时,有了一个文化体验上的引导,在阅读体验上与他们过去熟悉的题材有了连接,能够更好地推广金庸作品和中国文化。

  不仅仅是金庸武侠,其他很多文化领域的元素正在实现“全球化”。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的主角小女孩,因为她的倔强与顽强俘获了亿万中国观众的心;《指环王》里关于人性与哲理的思考,也让非西方背景的很多读者觉得深有同感。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经济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的同时,各大文化圈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进行着融合。

  金庸武侠创作和完成的时间相对较早,但在此前,包括金庸武侠在内的中文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学文化大舞台上,很难说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显然与当时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发展程度和文化影响力相关,也与当时的全球化程度相关。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影响力逐渐扩大,中国文化在海外更受到关注。”欧阳群说,他们在与西方商业出版机构接触时发现,对方在沟通时很希望了解到相关中文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以此来评估金庸在海外图书市场中的影响力并决定自己的商业行为。

  “现在欧美普通人对中国文化开始有兴趣,近年来的汉语热就是一例。”欧阳群观察到,原来在西方研究和接触中国文化的大都是学者型的阶层,而如今在很多国家,汉语已经成了谋生的有效手段,懂汉语的人很容易找到工作。这种变化就是中国经济影响力提高的表现,经济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也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进入西方普通人的视野。欧阳群表示,中国应该有这样一个平台,让中西文化实现更好地交流。金庸武侠将是实现这一交流的良好媒介,因为它本身就是很有号召力的产品。但是,视野也不能仅限于金庸武侠本身,而应当着眼于更多优秀的中国文化作品,把它们推介给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世界各国读者,让他们有机会阅读中国的优秀作品。

  “哺育期”与“梦之队”

  金庸书中一些细节,可能日本人能够很精准地把握到其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意义,但欧洲人对此完全不能理解。这就需要翻译和推介方面做更加精细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沟通、转换和再创造。

  尽管整体的经济文化发展趋势和人文精神内核,都让金庸武侠和中国文化产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势能”,但这个过程同时也有大量具体的工作要做。欧阳群将目前这一阶段称为“哺育期”。

  据他介绍,在欧美等完全西方文化背景的国家中推广中国文化产品,与在东亚、东南亚等传统的中华文化圈国家进行类似工作完全不同,难度是成几何级数增长的。

  比如,海外出版商有不同的工作习惯和业务模式,涉及到多语种版权输出的很多细节问题,需要熟悉西方出版机构运行方式并适应其做事的节奏,必须研究了解西方出版和推广机构、媒体、书评人关注的点。中华文化要更好地在西方生根发芽,就要对西方有更多的了解。

  看了西方评论家过去给金庸作品写的类似“养蜂专家”那样的书评,记者不由好奇:目前在英法两国书店里受到热烈追捧的《射雕》英文版和法文漫画版,是被怎样介绍的呢?

  欧阳群说,在与西方出版机构交流、向他们推荐金庸武侠时,他会首先介绍书的历史背景,比如对《射雕英雄传》,他会介绍说,这本书里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大约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什么时期,或者是神圣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什么时期。这样就拉近了与西方人在历史时空认知方面的距离。如果只说这是中国南宋时,那么西方人比较难理解具体的历史维度。

  介绍了历史背景后,他会进一步说,这本书的作者在真实的大历史背景下创作了一个虚构的英雄故事,这样就让对方会很自然地将金庸与西方例如大仲马等作家的作品建立一个关联。

  最后,再介绍一下这本书在中国内地和海外华人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介绍了这3点之后,对方就会对作品的基本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会自行评价这本书的价值,随后的沟通会更有效率。

  欧阳群说,西方读者与国内读者或日韩读者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完全不同,金庸书中一些细节,可能日本人能够很精准地把握到其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意义,但欧洲人对此完全不能理解。这就需要翻译和推介方面做更加精细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沟通、转换和再创造。

  由Anna Holmwood(中文名郝玉青)翻译的《射雕英雄传》第一卷,就比较典型地反映出翻译的重要性。目前大家都知道《射雕》的雕,在英译本中被翻译为秃鹫,一度引起争议。郝玉青指出了故事中的雕与英文eagle代表的生物的不同之处,以及使用condor的合理性,方获得部分读者的“谅解”。

  目前朗声准备成立一个国际翻译“梦之队”,这个机构将不像过去那样仅限于专业和学术的视野进行翻译工作,而是面向大众,走商业翻译的路线,让更多的西方普通读者能更容易地接触到金庸的作品。目前该公司已经在与相关人士接触。这些“梦之队”的预备成员年龄跨度很大,既有资深的汉学家,也有“80后”的爱好者,郝玉青就是其中一员。

  据介绍,这个翻译工作的“梦之队”需要更多熟悉中西文化的人参与进来,并且既要热爱翻译工作又要尊重原著。欧阳群说,有的翻译者没有取得原作者的授权,就自己发布相关翻译内容,这样的做法最终会损害整个行业。朗声希望能搭建一个平台,让翻译工作者能够充分沟通。这个平台可能有一个专业委员会,帮助相关参与方,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平台开放式运作,遵循商业原则,各方应明确如何合作,包括授权、付费和翻译成果权利归属。

  同时,业内人士也表示,文化走出去有很长的投入期、哺乳期,需要相关部门有更好的扶持。目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货物的进出口顺差很大,但是服务贸易却完全相反,文化推广作为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领域,完全有可能实现更大发展。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